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0052909(2014)02004403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一)“模块化”教学改革

合肥学院2008年提出“模块化”教学的新思想,2009年“模块化”教学开始在部分专业实施,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模块化”教学新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根据专业的工程特点,分析、确定专业工程能力,再将抽象的专业工程能力具体化为能力要素,再对能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能力单元,然后以各个能力单元组织与其相对应的知识单元构建形成“模块”,通过若干个相关模块的有机搭配构成“模块化”教学体系。模块就是围绕着学生应具备的特定的“工程能力”来组织相关知识的一种“能力―知识”体,“模块化”教学是将传统的“以知识输入”为导向改变为“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合理安排各模块的教学活动,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2010年中国提出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落实《纲要》,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合肥学院

是国家第一批实施《计划》的单位,土木工程专业是合肥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之一。“结构设计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设计能力”包括工程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结构分析与计算能力、

工程结构设计实现能力,其中工程结构设计实现能力是结构设计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知识是具备工程结构设计能力的重要体现。这种以能力为主导构建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思想符合《纲要》、《计划》的教育改革方向。 (三)行业应用型人才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土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工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具有完备知识结构,又具备较强“工程能力”的毕业生综合竞争能力强,是企业欢迎的人才。 (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状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涉及的前置课程主要有:结构力学、工程荷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抗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等[1]。该课程具有知识跨度大,概念多,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大,结构性态定量、定性要求多等特点。照搬学术性高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必然存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 学生的工程能力与行业的要求也将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效果会很不理想,因此正确定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乃至教学

体系进行深度改革非常必要。笔者近年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二、教学目标定位与模块构建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工程能力”的工程人才,学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构建,其基本指导思想见图1。 (一)工程能力的确定

教学目标即能力定位:(1)具有运用现行有关规范 (这里的规范是指国家关于结构工程设计的各种规范的总称,以下同)手工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2)具有运用现行有关规范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变更设计问题的能力;(3)具有熟练使用建筑结构CAD技术进行一般高层结构的工程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布置特点、结构内力分析方法、构造要求;掌握建筑结构CAD技术。 此模块共5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学分,上机教学1.5学分,实践教学1.5学分。整个模块的学时数分为教学(包括学习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两部分学时数的比例为1∶1。 (二)相关知识内容的调整

“模块化”教学改革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来说是全局性的,不是局部的。构建不同的“能力―知识”体模块时,应将能力所需的知识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配,避

免相同的知识内容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每个课程各自为政,讲究该课程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模块化”教学体现的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各个模块所追求的是达到能力的要求。比如风荷载计算、地震作用计算等内容在其他模块中已经出现,那么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就不再出现,所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重点突出高层建筑结构性态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知识内容。 值得强调的是应将有关规范内容与设计理论有机结合,避免把理论和规范割裂成“两张皮”;既要重视设计原理的普遍性,也要重视设计的特殊性。要通过相关知识内容的调整,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中的知识内容更有针对性[2]。 三、教学规划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解教学、上机操作教学、工程设计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考核五个教学环节。

(一)课堂讲解教学

课堂教学以讲解基本设计理论、有关规范等内容为主,加强案例对比分析,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精讲结构体系的力学性态 把握结构体系的性态也就把握住了结构设计的灵魂,所以对结构体系的性态分析要充分,既要分析结构体系的性态的一般性,也要分析性态的特殊性。重点讲解结构性态反应、理论建立的基本思想、计算参数和计算

结果的意义,公式推导可简略一些。通过同一结构体系、不同结构布置方案案例的结构性态对比,学生很容易把握设计中所涉及的重要参数对结构的影响。教学 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最好。 2.重视对规范要求、条款的理解把握

结构体系性态反应以及一个构件的性态反应表现到怎样的程度,人们是可以接受的或是不可以接受的,这都必须引入规范加以阐释。判定一个结构是否能用,也必须依靠有关规范做出判断,所以

应重视对相关规范的学习理解,而不能仅仅掌握教材内容。理解和把握规范对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至关重要。 (二)上机操作教学

上机操作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高层混凝土结构工作性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讲解、练习结构布置

除了强化学生的建模技巧外,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规范关于结构布置的要求。如对抗侧力构件、特殊构件(如短肢剪力墙)、结构传力途径等基本概念的感性认识。 2.讲解、练习结构计算参数的输入

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输入计算,理解各参数的工程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在线全文阅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45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