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影视剧中演员用方言表演现象研究 :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 姓 名:闫风 学 号:201011010073 系 别:文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双学位) 年级班级:2011级(1)班 指导教师:张华莉
2014年5月20日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 ??????????????????????????????1 一、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方言字的研究??????????????3
(一)“中”字凸显河南方言?????????????????????3 (二)“俺”字与“咋”字在电影《一九四二》中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 化 .????????????????????????????3
二、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方言词的研究??????????????4 三、电影《一九四二》的语言特色??????????????????5
(一)于细节处展现人性 ??????????????????????5 (二)情感抑扬难抒的硬伤 ?????????????????????6
四、《一九四二》影视剧中方言的魅力以及和普通话的关系?????6
(一)电影《一九四二》中方言的魅力?????????????????6 (二)从《一九四二》影视剧中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8
参考文献.?????????????????????????????10 致谢 ???????????????????????????????11
影视剧中演员用方言表演现象研究
: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
摘 要:本文主要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 》为例用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从字、词、句三个点进行研究,分析其语言特色,以显示地方方言习惯与影视剧表演中故事及情感所传达给观众的准确性,进而阐述影视剧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电影《一九四二 》用河南方言来表达,更加切合当时的情景,更加到位,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触景生情。试想,如果这部电影用普通话来表达,是不可能达到剧本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正是因为用了河南方言来表达,才使得1942年的大逃荒真实地呈现出来。 关键词:影视剧;方言;1942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Dialect in the
Films and TV Dramas Performances
-----The Movie 1942 as an Example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 director Feng Xiaogang's movie 1942as an example of Henan dialect and Mandarin are compared, studied from the word, word, sentence three points, analyzing its language features, the story and emotional display local dialect habit and TV drama performances to convey to the audience the accurac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rin and dialect in the movie. The movie 1942’s language in the Henan dialect, its expression is more cut scene at that time, more in place, resonate, let a person be moved by what one sees. Just imagine, if this movie to use Mandarin to express, it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 script itself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It is because of the Henan dialect to express, the 1942 grand have become truly once again emerged.
Key Words:the Films and TV Dramas;Dialect
第1页(共3 页)
在影视剧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影视剧中人物用方言来交流的现象出现的比较早,我国最早的方言电影应该是1963年出品的四川方言电影《抓壮丁》。近10年来各地方言在影视剧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如《疯狂的石头》中重庆话、河北保定话、青岛话、香港话的使用,把电影中人物性格与语言结合起来,形象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特点、各地人们的生活情况及语言习惯等。2011年出品的电影《最爱》中陕北方言的普遍使用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浓郁的陕北人的性格色彩,让人容易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风味。2012年11月29日,作为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剧中使用了河南方言,使得以前只听说过的1942年河南大灾非常形象地再现在人们面前。方言之所以在近年来在影视剧中普遍使用的原因是:第一,很多观众认为,方言是电影达到真实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方言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等特点,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第三,分众化的需要;第四,方言影视剧成为影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以普通话为主的影视剧的补充。
方言影视剧虽然已经在荧幕上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已经很久,特别是近年来开始大量地出现,但是目前还没有引起太多人对在影视剧表演中用方言这一现象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思考。关于这方面的文献也非常少见。目前能在网上搜寻到的就有《我国方言电视剧研究:现状、争议与价值》、《影视剧中东北方言现象的研究》、《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川渝方言影视剧研究》、《方言在影视剧中的美学特征》等寥寥几篇。能在纸质书籍中翻阅查找到的相关文献更是少得可怜。
关于在影视剧表演中用方言这一现象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思考还没有引起太多人的研究和探索,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我就选择了“影视剧表演中用方言现象研究”这一课题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至于为什么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进行研究,原因有三:第一,我自己是河南人,电影《一九四二》讲述的是发生在河南的故事,且这部电影所使用的语言是河南话,是我的熟悉的方言。第二,我祖辈是1942年河南大灾的受害者之一,从小就听爷爷奶奶讲述着1942年的故事长大,对这一事件比较了解,也有很深的感情。第三,电影《一九四二》上映的时间比较近,较为贴近我们这一代人选择的审美感觉。
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对自己生长的这个地方以及河南的话是有浓郁的感情和好奇心。电影《一九四二》刚好可以作为我情感的依托,它以河南话为表演语言,说明河南话在当今的社会中还是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的。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把河南介绍给世人,同时也有助于河南方言的研究。我对方言影视剧前景的看好
第2页(共4 页)
及对各种言论中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凡是都得脚踏实地地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汉语文言学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河南周口人,就语言的保护与传承来讲,我应该从河南本省特别是周口本地的实际出发,从自身来保护与传承河南的方言。怎么做才最合适呢?借即将毕业这学期毕业论文的写作之际,我以大家都非常熟悉且在前年轰动一时的电影《一九四二》为例进行了研究,运用比较法,对普通话与河南话进行对比。文章主要从字、词、句与普通话对比等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方言字的研究
(一)“中”字凸显河南方言
俺们河南人说的“中”,是“行”、“好”的意思,表示同意别人观点的字。放眼整个中国,除了河南,其它方言中并没有这个字,普通话里“zhong”这一读音的字也没有表示“行”、“好”意思。在《一九四二》中听到这个字时我便知道这是地地道道的河南话,对俺们河南人来说一听便有很强烈的的亲切感。而河南人一听到“老东家”等同意别人的时候都说“中、中、中”,便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字背后所蕴含的那些无奈和幸酸。
(二)“俺”字与“咋”字在电影《一九四二》中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1.“俺”字在电影《一九四二》中的使用
与“中”字相比,“俺”字在我国的许多方言都中存在,也与普通话读音非常的接近,都是前鼻音,第三声调。“咋”在河南方言中也前鼻音,只是河南话“咋”的声调是去声,读作“àn”。同样这种读音让人一听便知:这是口味浓重的河南话。如果注意到了人物性格的特点与故事的剧情变化的人会发现,“俺”字在电影《一九四二》中的变化。在电影的开始,主人公老东家是带有私心的地主阶层的人,不管想什么或说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同时认为自己的亲人也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此时主人公在说到“俺”字时是仅仅只有一个“俺”字,之后或之前没有加任何的修饰的字眼。在要去逃难的时候,主人公“老东家”在“俺”字后面加了“们”字组成了“俺们”。“俺们”指的是“老东家”一家与一起逃荒的村里人。这时主人公还心存侥幸,还希望在大灾过后重回故里继续着自己的东家地位,同时还是侥幸地以自己为中心。在逃难过程中当“老东家”在用到“俺”字的时,后面加
第3页(共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闫风 论文(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