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级护理人员三基应知应会内容
一、填空题
1. 皮内注射前询问患者“三史”包括 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 。 2.接触患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 伤口敷料 后要洗手。 3.打开无菌包之前应检查有无 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 是否变色及其 有效期 。
4.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4 小时更换。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 小时。
5.测腋温的测量时间是 5-10 分钟。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 30分钟 测量。
6.测量血压计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保持 血压计零点、肱动脉 与 心脏 同一水平。
7.一般患者测量脉搏测量 30s ,脉搏异常的患者,应测量 1min 。
8.对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棉球 干湿度、禁止 漱口 ;操作前后应清点 棉球数量 。
9 行鼻饲患者,应该每天检查 胃管插入深度 ,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 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 暂停鼻饲 。 10.护理人员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它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 受伤部位,向 离心 方向 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 来回 挤压,然后用 肥皂水 和 流动水 清洗伤口,再用 碘酒 和 酒精 或安尔碘消毒,必要时去外科急诊进行伤口处理,根据损伤程度定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11.胃管插入长度为:成人 45-55cm ,婴幼儿14-18cm ,即患者 发际至剑突 或 有鼻尖经耳垂到剑突 的距离。 12.鼻饲的病人鼻饲给药时应先 研碎, 溶解 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ml水冲洗导管,以防止 管道堵塞 。 13.进行鼻饲操作前,要评估患者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 鼻中隔偏曲、息肉 等,既往有无 鼻部疾患。
1
14.为尿潴留患者导尿主要目的是 引流尿液 、 减轻痛苦 ,但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 1000毫升,以防出现 虚脱 和 血尿 。
15. 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8h后,要求到厕所大便,责任护士应该 制止患者 并指导其床上使用便盆。
16.实施胃肠减压时,要注意观察引流物的 颜色、性质 、 量,并记录24小时总量。
17.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应禁止 饮水 、 进食 ,保持 口腔清洁 。
18.对急腹症、 妊娠早期 、 消化道出血 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 肥皂水 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500ml ,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 30cm 。 19.灌肠可以刺激患者 肠蠕动 、 软化粪便 、 解除便秘 排除 肠内积气 、减轻腹胀。
20.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 动脉血氧分压 和 动脉血氧饱和度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21.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留取痰液前要先 漱口 ,然后 深吸气 ,用力咳出 第一口痰 ,留于容器中。
22. 交接班制度规定:交班中发现病人 病情 、治疗 及 护理器械物品 等不相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 交班者 负责。
23.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的 血液循环 ,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 远心端 到 近心端 。
24.抢救病人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 复诵一遍 ,由 二人 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 空安剖 。
25.雾化吸入能帮助患者解除 支气管痉挛 ,改善 通气功能 ,预防、治疗患者发生 呼吸道感染 。
26.血糖监测目的:监测患者 血糖水平 ,评价 代谢 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7.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 号码 与试纸的 号码 一致。
28.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 脉搏 、 心率 、注意其节律的变化,如脉率低于 60次/分钟 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
2
29.口服给药法的目的是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 口服 给药,并观察 药物作用 。 30.在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 输液反应 的发生。 31.长期进行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由 远心 端至 近心 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32.静脉输液患者应根据患者 病情 、 年龄 、 药物性质 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 40~60 滴/分钟,儿童 20~40 滴/分钟。
33.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应输入 0.9%氯化钠溶液 ,防发生反应。
34.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 总血容量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循环负荷过重 、 出血倾向 、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等。 35.静脉输血要求输血前 双人核对 血袋包装、 血液 、 配血 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核实 血型 检验报告单。
36.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将输液器与 肝素帽 或者 正压接头 连接。 37.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 溶血 的因素。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 血液 与 抗凝剂 混匀。
38.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名、剂量 、浓度 、 有无变质 、 瓶口松动 、 裂缝 、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9.压疮分为三期即 淤血红润期 、 炎症浸润期 、 溃疡期 。
40.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采集动脉血标本时常选用 桡动脉 、 股动脉 、足背动脉 、肱动脉 等动脉。
41.动脉血标本采集后,应指导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 5-10分钟,至 不出血 为止。
42.肌内注射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 神经 和 血管,避开 炎症 、硬结 、瘢痕等部位。
43.皮内注射技术目的用于药物的 皮肤过敏实验 、 预防接种 及 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
44.搬运患者时将患者头部置于平车的 大轮 端,护士站于患者 头 侧,下坡时应使患者头部位于 高处 端,对骨折患者,应在平车上 垫木板,在搬运患者过
3
程中保证 输液 和 引流 的通畅。
45.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应禁止 皮试 ,皮试药液要 现用现配 ,剂量要准确 ,并备肾上腺素 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6.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可以防止 脑水肿 ,并可降低 脑细胞的代谢 ,减少其 需氧量,提高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
47.为患者实施局部物理降温,可以减轻 充血 和 出血 ,限制 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
48.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 枕后、 耳廓、 心前区、 腹部、 阴囊 及 足底 部位。
49.患者在软组织损伤、挫伤 48小时内禁忌使用热疗。 50.用简易呼吸器时,氧流量应调节至 8-10 升/分,每次送气 400—600毫升,频率 10—12 次/分。 51.心外按压时 ,按压幅度应使胸骨下陷 4-5厘米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为 1:1 ;按压频率为不少于 100次/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 30:2 。 52.胸外心脏按压时 肩 、 肘 、 腕 在一条直线上,并与身体长轴 垂直 ,按压时手掌跟不能离开 胸壁 。 53.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包括: 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心脏按摩 。 54.《护士条例》实施的宗旨是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55.《护士条例》所称的护士是指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56.护士执业,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福利待遇、 参加社会保险 的权利。任何 单位 或者 个人 不得克扣护士工资,降低 或者 取消 护士福利等待遇。
57.认真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到“六洁”、“四无”,“六洁”是指口腔 、头发 、手足 、皮肤 、会阴 、床单位 清洁;“四无”是指无褥疮 、坠床 、烫伤 、交叉感染的发生。
4
59.交接班制度规定: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阅读病室报告 、护理记录、交班记事本。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二、选择题
1.关于吸痰法操作正确的是( D )
A 吸痰时应给予高流量吸氧 B 吸痰时间不宜超过30秒
C 痰液不易吸出时可适度加大负压 D 痰液较多应间隔3~5分钟再次吸引 2. 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C )
A空气栓塞 B过敏反应 C 溶血反应 D循环负荷过重 3.下列哪项不是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D )
A患者体温过低 B 房间光照太强 C监测手指涂抹指甲油 D 更换传感器位置
4.肠梗阻发生后,最重要的是了解( D )
A肠梗阻的原因 B肠梗阻的部位 C肠梗阻的类型 D肠梗阻的程度 5.关于除颤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 )
A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敷料 B 为防止患者坠床,除颤时请同事按压患者四肢
C 确认电复率方式为同步方式 D 充电后双手拇指依次按压放电电钮电击除颤 6.带有植入性起搏器患者,除颤时( C )
A 不必考虑 B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5cm C 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D 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5cm 7.经气管插管吸痰时一般将负压调至( B )
A 100-150mmHg B 150-200mmHg C 200-250mmHg D 250-300 mmHg 8.属于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 B )
A 尿频、尿急 B 排尿中断 C.血尿 D.脓尿 9.不适用轴线翻身法的患者是 ( D )
A 颈椎损伤患者 B 腰椎骨折患者 C 颅骨牵引患者 D 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 10.应用平车转移患者正确的方法是 ( B )
A 尽量使患者远离搬运者 B 将患者的头部置于平车的大轮端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年N0-N3级护理人员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