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添加的CRC 校验位进行校验,如果无错则输出,否则将Step 5得到的信息位交织的译码结果进行解交织送到第一分量译码器的输入端。
Step 7:重复Step 3-6 直至编码正确或迭代次数达到初始设定的次数。(一定信噪比下的误比特率将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一定的迭代次数之后,译码性能将不再提高。)
9.答:交织原理:假定有一些4比特的消息分组,把4个相继分组中的第1个比特取出,并让这4个第1比特组成一个4比特分组,成为第1帧,对其余的2~4比特也做相同处理然后依次传输第1帧、第2帧?若在传输期间,第2帧丢失,如果没有交织,就会丢失一个信息分组,采用脚趾之后是每个消息分组中的第2比特丢失,再利用信道编码,全部消息分组中的消息仍可恢复。交织的目的是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消除随机差错。 10.解:相干时间:TC?10ms,
符号周期:TS?1 则交织深度:d?RSTC?1TS50?103?2?105s,
(2?10?5)?5?10?10?3?500,
交织时延:ndTS?7?500?2?10?70ms。
11.解:状态序列为:
00 00 10 11 01 10 01 00 10 11 01 10 编码输出: 00 11 01 01 00 10 00 01 01 00
第四章
1
2答:QPSK在其码元交替处的载波相位往往是突变的,当相邻的两个码元同时转换时,会产生180°的载波跃变.OQPSK信号由于同相和正交支路码流在时间上相差半个周期,使得相邻码元间相位变化只能是0°或90°,不会是180°,克服了QPSK信号180°跃变的缺陷。?/4-QPSK是一种相位突跳介于QPSK和OQPSK的QPSK改进方案,它的最大相位跳变是135°。 3编码网格图:
前6比特为:010101 5答:OFDM可以看作是MFSK和另一种多进制数字调制(如MPSK或QAM)的结合:首先,有多个载频,各载频两两相互正交。其次,每个载频都采用多进制传输。高速的数据流经OFDM后被串并变换,分配到多个并行的正交子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假设系统总带宽为B,被分为N各子信道,则每个子信道带宽为B/N,每路数据传输速率为系统总的传信率的1/N,即符号周期变为原来的N倍,远大于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所以OFDM系统将宽带信道转化为一系列频率平坦衰落信道减轻了码间干扰。
6答:QPSK优点: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在电路中易于实。
缺点:QPSK信号的相位不连续,在其码元交替处的载波相位往往是突变的,当相邻的两个码元同时转换时,会产生180°的载波变换。
OQPSK优点:由于同相和正交支路码流在时间上相差半个周期,使得相邻码元间相位变化只能是0°或90°,不会是180°,克服了QPSK信号180°跃变的缺陷。OQPSK的包络变化的幅度要比QPSK的小许多,且没有包络零点。由于两个支路符号的错开并不影响他们的功率谱,OQPSK信号的功率谱和QPSK相同,因此有相同的带宽效率。
缺点: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
?/4-QPSK优点:带限?/4-QPSK信号比带限QPSK有更好的恒包络性质。?/4-QPSK具有能够非相干解调的优点,并且在多径衰落信道中比OQPSK性能更好,是适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之一。
缺点:其最大相位跳变是135°。恒包络性质不如OQPSK。 在衰落信道中一般用?/4-QPSK。因为在移动环境下,多径衰落使得相干检测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往往工作性能比相干检测更差,所以常常希望采用差分检测。在差分检测中,OQPSK的性能比QPSK差。为了兼顾频带效率、包络波动幅度小和采用差分检测,?/4-QPSK是各种性能要求的一种折衷。它有适度的相位跳变信号包络幅度大于OQPSK小于QPSK。 7解:TS内平均能量:Eav?1Mi?1?Ei?M1M??i?1MTS0Si(t)dt
?? ??2
?3Eav??3Eav?M?1?3??4ASK调制的误码率P4???erfc??M??erfc?2??154???M?1??16-QAM调制的误码率PM?1?(1?P4)2将上式带入即可。
8答:为了保持接收载波的同步,在此段时间必须传输信号而不能让其空白,而加入了循环
前缀(CP),用以消除时间弥散信道的影响。只要CP长度大于信道最大时延,就可以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为了保持原信息传输速率不变,信号的抽样速率应提高到原来的1+N/g倍。 9解:4-PSK:dmin?
8-PSK:dmin?2r2?2;?r?1
r2?r2?2r?rcos45??1.852?10log?5.33dB 212;r?1.85
?能量增量?Eg1M10解:Sl?Mi?1?Ei?d2min2?1l(4?1) 3
Sl4l4l?1, Sl?1? ?33
?Sl?1?4Sl
l?2时,即16QAM S?2.5d2min
4PAM 16PAM
S?1.25d2min S?6.57d2min
12????时接收端检测将发生错误。 2MM相位变化 0 11解:???12解: 格雷码 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4 ?/2 3?/4 ? 5?/4 3?/2 7?/4 输出序列:100101001100010
13解:(a)?/4-QPSK的信号空间图:
(b)
(c)编码输出:10101101100111 14(a)内圆半径a?21?3A,外圆半径b?A 22(b)由A2?r2?r2?2r?rcos
?4得
r?1.31A.
A28(8?1.312)?1.72A2
(c)P8PSK?
P8QAM?
A28(4?0.5?4?1.87)?1.18A2
功率增益:10log(1.72/1.18)?1.6dB
(d)有可能,可用格雷码编码。 (e)符号速率为90?3?30Mbit/s
第五章
1答:直接序列扩频原理:直接用具有高码片速率的扩频码序列去扩展数字信号的频谱。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将频谱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图如下:
由信源产生的信息流{an }变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d(t)。d(t)与一个高速率的二进制伪噪声码c(t)相乘,得到复合信号d(t)c(t),这就扩展了传输信号的带宽。频谱扩展后的复合信号d(t)c(t)对载波cos(2?f0t)进行调制,得到射频信号s(t),然后通过发射机和天线送入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射频信号经过变频后输出中频信号sm(t),通常sm(t)是N个发射信号和干扰信号及噪声的混合信号。它与本地扩频码cm(t)进行扩频解调,使宽带信号sm(t)变为窄带信号bm(t).bm(t)经信息解调器恢复成原始数字信号{an }。
2答:干扰信号和本地参考伪噪声码相关处理后,其频带被扩展,也就是干扰信号的能量被扩展到整个传输频带内,降低了干扰信号的电平。由于有用信号和本地参考伪噪声码有良好的相关性,再通过相关处理后被压缩到中心频率为fIF、带宽为Bb的频带内,因为相关器后的中频滤波器通频带很窄,通常为Bb=2Rb,所以中频滤波器只输出被基带信号调制的中频信号和落在滤波器通频带内的那部分干扰信号和噪声,而绝大部分的干扰信号和噪声的功率被中频滤波器滤除这样就大大地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噪比。
3答:对于宽带干扰,由于干扰信号的能量分布在一个较宽的频带上,接收机通过窄带滤波器将大部分能量滤除,而对于窄带干扰信号,接收机通过躲避的方法,在大部分时间内不让干扰信号通过接收机中的中频滤波器。即对于宽跳频接收机将干扰信号的能量在一个较宽的频带上进行了平均,对于窄带干扰,将干扰信号的能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进行了平均。 4答:RAKE多径传输给信号的接收造成干扰,利用扩频码良好地自相关特性,可以很好地抑制这种干扰,但是这些先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都携带相同的信息,若能利用这些能量,这可以变害为利。这就是RAKE接收机的思想。在RAKE接收机中,每个相关器和多径信号中的一个不同时延的分量同步,输出就是携带相同信息但时延不同的信号。把这些输出信号适当的延时对齐,然后按某种方法合并,就可以增加信号的能量,改善信噪比。 5答:分集技术就是利用多条传输相同信息且具有近似相等的平均信号强度和相互独立衰落特性的信号路径,并在接收端对这些信号进行适当的合并,以便大大地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只要几个信号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经恰当的合并就能得到最大的信号增益。从而改善传输的可靠性。
6答:用来对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技术叫做微观分集。以克服长期衰落为目的,如楼房等物体的阴影效应的分集叫做宏观分集。微观分集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分集、角度分集、时间分集(书上只有三种,查资料补全了)。 7答:合并方式有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值合并以及等增益合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哈工大移动通信课后作业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