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勘测与天线选型
判断题
1. 勘测完成或者勘测过程中, 对勘测过的基站整理出《无线勘测报告(XXX基站)》,根据
运营商的要求,此报告可能非常详细,比如包括360的环拍照片等。( T ) 2. 《工程参数总表》是在无线勘测结束后输出的贯穿整个规划优化的基础性文档,必须始
终保证唯一性和实时刷新。( T )
3. 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
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 T )
4.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 T )
5. 指南针使用时注意不要靠近铁物质,以免受磁化影响精度。( T )
6. 要达到同样的分集效果,水平分集距离必须是采用垂直分集时的5~6倍。 ( F ) 7. 800MHZ,馈线长度大于80米要采用5/4″馈线;馈线长度小于80米时采用7/8″馈。
( T )
8. 基站天线必须具备三防能力,即:防潮、防盐雾、防雷。( F ) 9. 指南针使用时注意不要靠近铁物质,以免受磁化影响精度。( T )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基站勘测原则中正确的是:( C )
A、城市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优先考虑作为站址。 B、天线主瓣应优先沿街道与河流等地物辐射。
C、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D、以上都不对。
2. 下面关于基站选址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尽量选择在隐蔽的地方,不需要考虑其它物体的阻挡。 B.基站选址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工程可实施性。 C.基站尽量选择在高处,以求最大的覆盖范围。
D.有时为了照顾话务热点区域,可能会牺牲其它区域的网络质量。
3. 某全向天线,工作频率为1710 ~ 2170 MHz / 垂直极化 / 11 dBi 增益 / 不预置下倾 /
零点填充。 适用于哪个场景( C )
A、密集城区
B、一般城区
C、农村
D、公路
多项选择题
1. 基站勘测中需要注意:( BD )
A、勘测时馈线长度大于80米采用7/8″馈线;小于80米采用5/4″馈线 B、共站址建设时干扰主要表现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 C、对800M、900M的无线信号来说,在此距离的第一菲涅尔区约为 50m。
D、在有直放站的地方,不同行政区域的交界处,矿山和野外等区域,需要注意进行电磁背景的测试。
2. 在站址确定时,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 ABC )
。
A、小区布局不合理:小区分布太近或者太远,不能很好的完成覆盖,导致覆盖盲区或者越区覆盖
B、没有充分考虑地物阻挡等因素:在安装基站天线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围环境,在天线的方向上有高楼或者山体阻挡,导致信号反弹,无法完成正常的覆盖要求
C、天线安装位置考虑不周全:在安装天线的时候,没有考虑天线间的距离(隔离度要求)、天线周围是否有建筑物遮挡、天线是否方便日后进行调整维修等
D、用户分布方面的考虑不周全:最主要的就是基站没有建设在用户集中的地点,违背基站选址原则
简答题
1、 简述各种场景下的天线选型: 市区基站天线选择
(1) 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65°的定向天线; (2) 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
(3) 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3~6°)的天线; (4) 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 郊区基站天线选择
(5) (6) (7) (8)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或90°的定向天线; 一般选择15~18dBi的中、高增益天线;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 双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均可选用。
农村基站天线选择
(9) 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120°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10) 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比较高(16~18dBi);
(11) 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 (12) 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公路基站天线选择
(13) 一般选择窄波束、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
全向天线;
(14) 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 (15) 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16) 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
2、 对于一个新建网络,选择基站站址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 当理想站址不可用而选择备用站址时,要尽量避免所选的不同站点都向同一个中心
偏移,避免基站站址分布不均。 站点寻找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由市中心开始向边缘扩散,先保证市中心的选点。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 周期。
? 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一般
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 新建基站应选在交通方便、机房、电源、传输、铁塔等设施安全可用的地点。 ? 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 ?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落。
? 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
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
? 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 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首先保证重点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 ?
? 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 保证重点区域的覆盖。 ? 长期性建设的考虑。
? 如果基站选址是在现有网络扩容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站选址的时候还要注意和现有
网络基站的配合。 ?
切换
填空题
1、 当某一个导频的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 PSMM ,并且把该导频列
入 候选 集。
2、 硬切换的四种类型是:__ 手机辅助硬切换 __、_ 直接硬切换 __、_ 伪导频硬切
换 __、_ Hand-down硬切换 _。
判断题
1. handdown硬切换实际上是先切到同小区的不同载频,再软切换过去。由于不需要进行
异频搜索,因此对通话的影响小,故提高了切换成功率。( T ) 2. 导频集是指具有相同的频率且有相同的PN码相位的导频集合。( F )
3. 一般地,软切换典型过程: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切换判决—>切换执行->新的测量
控制。( T )
4. 进行伪导频硬切换时,使用触发门限和目标导频两个参数就可以触发硬切换了。( ) 5. 软切换一定是同频之间的切换。 ( T ) 6. 覆盖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激活集搜索窗越大,则可用的PN偏置数越多。( F ) 7. 剩余集搜索的仅是PN为PILOT_INC的倍数导频。( T )
8. 动态软切换的设置要结合静态切换门限T_ADD、T_DROP ( F )
9. 在CDMA系统中导频集是指具有相同的频率且有相同的PN码相位的导频集合。( F ) 10. 硬切换中,同一MSC下的CI不能相同,否则会找不到切换路由,导致切换不成功。
( T )
11. 两路软切换占用一个CE资源和两个WALSH码资源。( F )更软切换占用一个ce
资源和两个WLASH码资源
12. PILOT_INC的取值决定了不同小区导频间的相位偏移量,所以PILOT_INC的取值越小越
好。 ( F )
13. 当邻区关系已经配置的很完善了,就不需要手机搜索剩余集了,为此可以将SRCH_WIN_R
参数设置为0,以提高手机的搜索速度。( F )
14. SRCH_WIN_A设置的过小,可能造成部分有用的激活集信号落在搜索窗口之外,这些遗
漏在窗口之外的激活集信号会变成干扰,可能严重影响链路质量。( T ) 15. TOTAL_ZONES设置大于1,可以避免移动台在登记区域边界的频繁切换,尤其是对于导
频污染较严重的边界区域,由于经常发生空闲切换,即便移动台不移动也会发生频繁的登记。所以设置的越大越好。 ( F )
单项选择题
1. T_ADD(导频可用门限),是导频可用的Ec/Io最低要求。从系统参数消息发给手机,手
机检测到有导频高于T_ADD,上报PSMM,更新到候选集,请问T_ADD的默认设置( C ) A、-12dB C、-14dB
B、-13dB D、-15dB
2. 移动台对激活集、候选集、相邻集和剩余集的搜索循一定的原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只搜索为Pilot_INC整数倍的PN偏置;
B、对剩余集只搜索为Pilot_INC整数倍的PN偏置,其他导频集无限制; C、对激活集和剩余集只搜索为Pilot_INC整数倍的PN偏置; D、所有集合都没有限制。
3. 更软切换和软切换的区别在于( A )
A、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BTS里,分支信号在BTS做最大增益比合并; B、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BSC里,分支信号在BSC做最大增益比合并; C、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BTS里,分支信号在BTS做选择合并; D、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BSC里,分支信号在BSC做选择合并。 4. 关于搜索窗,描述错误的是:( D )
A、当各搜索窗设置过大时,手机搜索速度减慢,会引起掉话、切换不成功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B、相邻集搜索窗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相邻导频自身的多径时延,还必须考虑相邻导频与参考导频的相对传播时延。
C、手机在搜索激活集及侯选集中导频时,是分别以各导频自己最早到达多径为中心进行搜索的
D、为保证相邻导频能落在搜索窗里面,要求相邻集搜索窗大小等于相邻集导频与参考导频间最大可能达到的相对时延。 5. 软/更软切换中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于上行软/更软切换分支将占用过多的WALSH码资源,功率资源,以及信道板CE。 B、对于下行,软/更软切换能提供分集增益,降低发射功率,改善覆盖,提高容量。 C、软/更软切换最大分支个数限制为3。 D、以上都不对。
6. PILOT_INC导频偏置指数增量。是相邻的两个导频相位偏置之差。当偏置指数增量为4
时,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导频相位之差为 ( C ) A 64 B 168 C 256 D 512 7. 手机执行切换后向BSC发出( B )消息。
A、HDM; C、PSMM;
B、HCM; D、PPSMM
8. 导频在下列哪个集合中被搜索到的次数最多( C )
A、剩余集; C、激活集;
B、相邻集; D、候选集。
9. 手机的激活集中有2个导频,候选集中有4个导频,相邻集中有12个导频,那么,当相邻
集中的某个导频被搜索到第二次时,激活集中的导频至少被搜索到( B )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cdma2000 1x&EV-DO练习题(有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