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计划
墙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差;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质量控制
粱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
安装粱模板前,先安装粱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方允许安装粱模板。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斜水部位没有用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 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第11页 共54页
工程质量计划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
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收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是属于厚大的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校对,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检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须时二次浇筑。
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
第12页 共54页
工程质量计划
不当。 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有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塑性沉降裂缝 产生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砼在塑性阶段无任何强度时,由于基础和砼自身沉降,模板胀动或砼表面出现较厚泌水情况时发生的。这种裂缝,一般较宽且深,对于沿着水平筋出现在这种纵间裂缝,是引起钢筋锈蚀的一个主要原因,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控制砼的水灰比,加强振捣,对模板及支撑刚度加强。 塑性收缩裂缝 产生原因:
第13页 共54页
工程质量计划
在砼即将凝固前,当多余水从混凝土表面以极快速的速度蒸发掉形成的,以及砼在硬化期间成硬化后在表面尚出现的裂缝。 防治措施:
1、在炎热环境中降低表面的温度。
2、施工用料采用中粗砂,石子的粒径采用5-31.5㎜,砼掺加减水剂,减小砼施工用料的收缩
3、浇筑后及早进行覆盖表面,及早洒水养护。
温差应力产生的裂缝 产生原因:
在施工期间引起的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水泥水化热或因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一般于结构截面垂直。 防治措施:
1、可用钢筋来加强,配置分部均步的细钢筋。 2、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3、采用冷却措施和散热办法使浇筑温差控制在20℃。
因配钢筋不当引起的开裂 产生原因:
钢筋保护层太薄,上层钢筋网空隙太大,数量较少,钢筋被踩踏下沉,支撑拆除过早等原因引起的裂纹。 防治措施:
第14页 共54页
工程质量计划
1、钢筋网的间距不能太大,局部应增加构造钢筋。
2、在浇筑砼时钢筋整理,专人值班,被踩踏下沉的钢筋应复原。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钢筋加工通 病现象:
钢筋下料长度不准箍筋歪斜扭曲,绑扎间距不均,钢筋贴模板,负筋下榻等。
预防及纠正措施:
1、指派熟练工人操作钢筋机械,定期校核调直机的计量部件。加工箍筋时一次性加工个数不宜过多。
2、粱板及墙柱钢筋绑扎时,先划线,后绑扎,严格按线绑扎。
3、严格用按规定厚度的具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垫块将粱板钢筋垫起,墙柱钢筋的保护层垫块绑扎牢固。
4、板面负筋要用固定马凳垫起,数量要足够,绑扎要牢固,避免踩踏。
直螺纹加工 通病现象:
1、钢筋原材端部3cm未用无齿锯切割掉且断面不垂直; 1、套丝过粗或过细; 3、套丝长短不一;
4、加工完毕的钢筋未戴保护帽;
第15页 共54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长城杯质量计划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