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还是有序的“交易”活动,企业活动可以用“交易——价值”范式做出更一般性的解构,以此为基础认识商业模式的结构,可望获得更高的理论效率。程愚研究的不足在于局限于交易——价值层面,对构成商业模式的要素和理论维度基本上没有涉及。
吴伯凡(2007)提出用四个层面共九个要素来衡量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它们是:产品(价值主张)、顾客界面(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架构(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和合作伙伴网络)、财务表现(成本结构和收入模型)。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学者虽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含义,但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对商业模式的简单描述上,缺乏对其构成组分进行解析,由于未建立起完整的、可供深入探讨的结构体系,也更未建立起对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框架,因而也就缺乏对商业模式系统的全面认识,在其理论意义上远不足以解释和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活动。同时,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商业模式的内涵基本上可以从经济、运营和战略三个层面去理解,其中,经济层面是指“如何赚钱”的利润产生逻辑,即企业商业模式以赢利为根本目标;运营层面则关注于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方式、生产运作流程、知识管理等;战略层面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定位、组织边界及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然而对于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却没有深入的研究。
基于以上定义及研究成果,笔者较赞同Osterwalder和Pigneur在2002年提出的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他们认为企业战略和企业过
程之间缺乏一种联系,而商业模式就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企业战略属于计划层次,商业模式属于框架层次,而企业过程属于具体的实现层次。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在概念上和框架结构上的实现,并为企业过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要保证企业的战略很好的得以实施,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具体的认识并能形成良好的沟通,而这正是商业模式的价值所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商业模式研究综述(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