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消除机理研究”课题得到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积极开展设备机电一体化研究,主持了国家火炬项目“自动金相制样设备”并获贷款300万元,为解决机械制造和维修等领域金相试样制备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发研制了3代4型系列DMP型微电脑整平磨光抛光机和金相试样切割机。其系列机型在“八五”、“九五”期间两次获“国家级新产品”殊荣,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完全替代了相应的进口产品,研究成果二度获国家级新产品殊荣。2007年“Q-300A型自动金相试样切割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DMP-4A型自动金相试样研磨抛光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Q-300A自动金相试样切割机”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2)现代农业装备方向
该方向以农业机械装备的机构机理创新和性能优化研究为着眼点,以现代农业产业新型装备、精准种植机械及节水少耕免耕机械化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旨在为河北省和我国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及机械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008年农业部、财政部制订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人员,刘俊峰教授受聘为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和机械研究室的果园机械岗位专家,已研制、生产和推广多个专项产品。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任务,主持该项课题的子专题“适应小麦-玉米两茬秸秆还田条件下农机配套技术”的研究并获河北省科技成果,项目总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研制出2BMD-12小麦免耕播种机、2BXJF-12型小麦精密播种机、2BMF-4型带状粉碎玉米免耕播种机和2BFS-3型玉米免耕播种双层施肥播种机等新型农机具,经专家鉴定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生产条件下农机具的研究”成为主要创新点之一。 “十一五”期间继续主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专题的研究。
以“防药、防虫、防擦、着色”绿色环保为目的的“双层果实袋
5
自动化成型机”投入华北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的富士苹果园区应用,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照“以保为主、先保后治、治沙与治穷并重”为原则的“首都圈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改善北京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防沙治沙工程以及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样板。
(3)农业智能化与测控技术方向
该方向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工程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为宗旨,多年来在谷物清选、气力系统、玉米精深加工和农业智能化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在气力清选及气力输送的研究方面,建立了基于虚拟技术气力输送谷物气固两相流模型,优化了气力输送中输送浓度、气流速度、物料含水率等参数,先后完成了风机实验台、悬浮速度试验装置、气力输送谷物低功耗研究、基于虚拟系统的风机性能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等课题。基于虚拟系统的风机性能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鉴定,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图像处理的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系统研究”等2项课题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振动电机单轴横置高速振动筛振动机理研究”得到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玉米深加工的研究方面,采用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先进技术,解决了我国中小玉米淀粉加工厂原料利用率低(仅50%)、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废水、废渣中有用物质的提取和转化率达92%,玉米淀粉加工原料利用率达89%。该技术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
在农业智能化方面,开展了人工智能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大型贝叶斯网络推理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图模型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配电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课题。2008年“用于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推理算法研究”得到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系统”于200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操作票工作票智能生成系统”、“农村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系统”以及河北省供电公司试点项目“配电自动化
6
系统”先后投入运行或推广应用。
三、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及使用效益
近50年来,本学科已累计培养本科生5000余名。自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培养硕士225名。在读硕士60名,在读博士15名。2007届博士毕业生赵树朋获得2007年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届硕士毕业生赵晓顺的学位论文《基于USB接口的智能温湿度检测仪的研制》和2007届硕士毕业生刘扬的学位论文《遗传算法和GIS技术在精细灌溉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研究》获2008年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养的硕士生就业于河北省及京津等市的农业机械管理、农业现代化研究、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及研究所、银行、合资企业和国家大型企业等部门,广受社会欢迎。他们的辛勤工作极大加快了河北省经济和农业机械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进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学术梯队合理,科研实力雄厚。
本学科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5年前更加合理,具有教授10人,副教授4人,博士10人,在全国性专业学会任职6人,国家及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8人,博士生导师8人。
2004年以来改建、扩建了农业工程设计室、农业机械CAD/CAM研究室、机械测试室、电子实验室,增添了农机性能监测“移动工作站”、设施农业精密播种装备、喷雾性能综合实验台、FV-800A立式加工中心、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果园苗圃管理专用机械等新型实验设备。2004-2009年新增仪器设备总资产价值400余万元,给学科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
四、重点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重点学科各研究方向建设,优化研究团队和学术梯队。
7
重点培育学术带头人,努力使之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真正能够领导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2)奖励攻读博士学位返校的青年教师,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攻读博士计划。充分利用工作基础,深化与国内一流学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3)实施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奖励政策。
(4)营造良好的科研外部环境,加强与国家各部委、河北省各厅局级部门、国内知名院校和全国厂矿企业的联系,拓宽科研项目申请渠道。
(5)继续深化与校内其他学科的合作,拓展学科发展空间。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方向与农作物栽培等学科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十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持续担任农机配套技术及保苗技术研究;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方向与果树学科合作,成功申报“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课题;农业智能化及测控技术方向与动物营养和农业信息化等学科紧密合作,成功申报国家863课题“奶牛养殖场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6)加强与河北农哈哈集团、天威英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省农科院农机化所、河北省电力总公司、河北省农机鉴定总站、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科研协作及人才联合培养。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更新设备,完善平台。本学科的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大多为2003年以前购买。借助学校支持经费、重点学科经费、企业资助经费、日行贷款、“河北省轻金属工程技术中心”筹备经费等,先后购进了“农机性能监测移动工作站” 、“喷雾机械综合实验台” 、“果园苗圃管理专用机械” 、“设施农业精密播种装备” 、“FV-800A立式加工中心”、“透射电镜”、“动态数据采集器”等设备,“等离子喷涂设备”、“发动机试验台”等设备也在购置中,这一系列教学科研急需的实验设备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和试验手段,为学科点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工
8
程”机械分项,“国家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果园机械岗位、“生态型纸料复合式育果袋机—SYDJ-3”、“Q-300A型自动金相试样切割机”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奶牛养殖场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863计划等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及时的、必要的设备支持和开发手段。同时,在实验教学方面,新设备的引进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平台支撑。
(2)凝聚方向,彰显特色。没有特色无一显示重点,在学科特色建设上,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略显不足,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针对以上缺点,我学科积极研究、应对,从市场需求、支撑区域或地方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交叉学科和国家优先发展的空白高新技术领域等方面寻求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培育本学科发展特色。例如,利用我省果树种植面积大,区域分布广的优势,结合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提出的“国家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新型农业装备方向学术带头人刘俊峰教授成为果园机械岗位专家,该项目运用产业化理念和现代化手段来改造和升级我国苹果产业体系,改变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果园种植观念和方法,该项目的运用和推广将大大提高我国果园种植的效率,改善果树质量和果实品质,推动果园产业向标准化和国际化迈进。
(3)支持龙头,提高影响。坚持以学术带头人为龙头,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精、学术造诣深、知名度高的学术带头人队伍,有力地推动学科的建设发展,提高学科的专业质量和学术水平。统一规划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梯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任务,和学术带头人制定任期目标,使他们认清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重任。对学术带头人要积极支持,大胆使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成为学术建设的龙头、梯队建设的帅才、人才培养的良师、对外交流的使者。学科建设的特色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责任心和能力。另外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大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点学科评价自评报告-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