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材料 3-6 ................................................................................... 42 佐证材料 3-9 ................................................................................... 53 佐证材料 4-1 ................................................................................... 53 佐证材料 4-3 ................................................................................... 53 佐证材料 5-3 ................................................................................... 54
iv
第一部分 自评报告
一、学科建设背景、意义和目的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省属农业院校农业机械化学科之一,是河北省农业机械化领域唯一具备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1986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在职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并于2003年获得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农业机械化重点学科的辐射和带动下,同时获批的还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2006年获批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现有骨干教师1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6人在全国性专业学会任职,8人为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2004年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6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90.1万元。鉴定科技成果16项,获奖项目10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出版教材14部,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4门,发表学术论文184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55篇被EI收录,34篇被ISTP收录,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依托农业机械化重点学科的优势,先后与日本长野县工科短期大学、莫斯科农业工程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河北省中信联、河北省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河北省天同集团、河北省天威集团、首都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邢台钢铁集团、河北省宇康集团、中收集团联合收割机厂、河北农哈哈集团、河北大陆村镇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互派访问学者、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合作关系。2004年与莫斯科农业工程大学签署教学和科研合作意向,2005年与河北天威集团签订了合作科研与人才联合培养协议,2006年
1
在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建立校级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在大陆村镇建立院级三结合基地。2006年承办华北地区第十六届暨河北省第六届热处理学术年会。2007年承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07年学术年会和河北省振动工程学会年会。2008年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这是该学术会议首次在华北地区承办召开。2008年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 该学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建的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把河北农业大学成熟的办学经验和科研、人才优势与长城汽车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融为一体,开创了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与大型企业合作办学的先河,标志着我省高校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09年与河北立中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河北省轻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至2009年间,4人出国访问。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学科建设氛围,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50多年来,本学科已累计培养本科生5000余名。自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培养硕士225名。在校硕士生60名、博士生15名。2004至2009届本科生就业率均大于95%,培养的硕士生就业于河北省及京津等市的农业机械管理、农业现代化研究、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及研究所、银行、合资企业和国家大型企业等部门,广受社会欢迎。他们的辛勤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河北省经济和农业机械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进程。
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水平、特色以及标志性成果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始终以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研究教育为己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升河北乃至全国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科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位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在学科学术队伍、科研能力与水平、
2
试验研究条件、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的农业机械化学科,已经在\农机材料与维修\、\现代农业装备\、\农业智能化与测控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1、学术方向带头人简介
(1)农机材料与维修方向学术带头人:
孙维连教授,52岁,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获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任河北省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高校金工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失效分析委员会模具失效分会副主任、保定市热处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委、河北省精品课程《工程材料》课程负责人,河北省轻金属材料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副主任,河北省精密数控专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金属组织强化、分析与制备、机械零件失效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曾主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现主持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Q-300A型自动金相试样切割机”、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ZrN溅射薄膜的呈色机理研究”等课题。获专利2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近5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4篇。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材料》1部,《机械工程实践》等教材2部。
(2)现代农业装备方向学术带头人:
刘俊峰教授,53岁,博士生导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果园机械岗位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河北省环保产业协会理事,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高等农业机械学》、《机械化现代化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等多门课程。近5年在国家一级学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2部。现主持“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小麦收获机械智能测产系统的研
3
究开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成果1项,专利5项,申请专利3项。
(3)农业智能化与测控技术方向学科带头人:
霍利民教授,44岁,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2005年取得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至9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Waterloo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用于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推理算法研究”等课题7项,2006年“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系统”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4篇。 2、学术方向简介
(1)农机材料与维修方向
该方向自80年代初,一直致力于机器维修和诊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灰口铸铁、铝合金等难焊金属零件的修复工艺研究;高硬度轴类零件尺寸恢复工艺的研究;在机器维修和诊断理论方面,提出了机器维修工程学五大板块的学科框架;基于黑板-框架知识表示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时诊断专家系统以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生成工具,应用到了国内20多个铁路工程局的“诊断工程车”和“门桥式起重机智能诊断仪”上。
在金属材料分析和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方面,“ZrN溅射薄膜的呈色机理研究”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在修复工艺研究方面,研究了对承受交变载荷高硬度轴类零件的尺寸恢复工艺和难焊材料的焊接修复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成功地找到了采用大颗粒、多棱角、高硬度激冷钢砂进行干喷砂预处理方法,解决了传统电拉毛处理的轴类零件热喷涂后疲劳强度低的问题。在难焊材料的焊接修复研究中,通过使用不同焊接材料对各种不同母材、不同焊接工艺过程进行全程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揭示了常规铸铁焊修失败的根源和机理,打破了“采用普通结构钢焊条低温焊接铸铁”的禁区,研究开发了“铸铁冷焊专家系统”,“随焊锤击控制参数及应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点学科评价自评报告-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