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气候变化复习摘要(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陆面生态过程:是指月至年到年际时间尺度上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了植被的生长、演替以及各种扰动(如火灾、虫灾、土地利用等)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还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碳氮等营养物质的交换过程。 16、陆面过程主要方面的总结

? 陆面热力过程:发生在大气、植被和土壤表面的辐射过程(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和

长波辐射)、土壤、植被、大气间的感热和潜热交换;地面以下土壤的热传导与气隙中的热输送。

? 陆面水文过程:大气降水、蒸发和植物蒸腾、凝结、地表径流以及冰雪融化和冻结;

大气降水、地面水的渗漏和深层水的上吸、植物根系的吸收、地下水流及土壤冻结和融化。

? 陆面动量交换:地面对风的摩擦和植被的阻挡;

? 陆面与大气的物质交换:气体、气溶胶、烟尘向上输送和大气悬垂物的沉落; 17、陆面过程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决定了大气动力学控制方程发展的下边界条件-预报源/汇项 大气控制方程中:

动量方程(决定风速变化)中的摩擦力项 能量方程(决定大气温度变化)中的感热项 水汽方程(决定大气湿度变化)中的潜热项等 气候系统对不同的陆地下垫面的敏感性 地表反照率 土壤湿度 表面粗糙度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在气候模式及气象预报中的地位

6

地表反照率 土壤湿度 表面粗糙度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18、大气对陆面过程的影响

? 降水?陆面的干、湿状态、地表水循环;

? 大气的风、温度、湿度? 地气界面的能量平衡? 引起地表状况的变化; ? 大气的温度、降水? 植被的分布 19、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意义 主要进行水、碳以及热量的交换与循环过程。

20、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1、 蒸发、蒸腾(蒸散)2、降水(凝结)、地表径流、3、水汽输送:海洋洋流的循环送、 径流输送、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 地下水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意义:(1)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促进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塑造地表形态。

21、碳循环的过程:碳储存在大气、海洋、生物圈与地壳中。它们之间发生着明显而复杂的交换(通量),最后调剂和决定着大气中碳的浓度。即两种温室气体的浓度:CO2和CH4。 22、气候属性:①热力属性②动力属性③水分属性④静力属性 23、气候形成的因子归纳为: ①太阳辐射(天文因子)

7

②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

③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24、太阳辐射的作用:太阳辐射是大气、陆地、海洋增温的主要能源,又是大气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所以,太阳辐射也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在地球表面,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气候类型,首先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的,同样,对于同一气候区,气候有季节的交替,也是太阳辐射随时间有变化的缘故。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一、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 二、大气透明度、云层、云量等影响太阳辐射 25、天文辐射时空分布特点

(1)天文辐射能量的分布是完全因纬度而异的

(2)夏半年获得天文辐射量的最大值在20°—25°的纬度带上,由此向两极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地。

(3)冬半年北半球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是赤道。

(4)天文辐射的南北差异不仅随冬、夏半年而有不同,而且在同一时间内随纬度亦有不同。 (5)夏半年与冬半年天文辐射的差值是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加大的。 (6)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夜期间,天文辐射为零。

26、大气环流在气候中形成的作用: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促进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并通过气团的活动影响气候的形成。从而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系统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7、ENSO对气候的影响:

8

28、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子:海陆分布、地形、地表特征(植被、土壤类型等)、冰雪覆盖等.

29、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 使温度的纬向带状分布发生变形,在同一气候带中可出现不同的气候型。 ? 使海洋和陆地在获得相同太阳辐射的前提下,表面温度变化产生差异。 ? 大气中水汽的供应者,距海远近不同,使空气湿度和降水量发生变化 ? 冷热源上

? 使在同一纬度带中可出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 在近海地区形成海陆风。 30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风的季节变化, 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引起)

海陆风:在海岸附近,由于海陆间热力差异的日变化引起的。(白海夜陆)中低纬度,气温日较差较大,多在夏季晴朗天气

9

31、

高原季风: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它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从山坡吹向谷地,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焚风: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炎热而干燥的风。 中小地形影响-布拉风(Bora): 32、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气候变化复习摘要(2)在线全文阅读。

气候变化复习摘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133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