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η 越小,说明机械效率越高 ( )
(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减小额外功。 ( )
(3)只要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甚至超过100% ( ) 2、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80%,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 ) 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使用乙机械做功省力 C.使用甲机械做的额外功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
3、起重机在20s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J,额外功是
4
1.6×10J,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________,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_______W。
4、用动滑轮将重60N的物体提高1m,人对绳的拉力是40N,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
5、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动滑轮重多少?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
【学习目标】
1、形成知识框架,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讨论本章基本实验及其结论(包含作图)。
2、会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本章还存在的困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形成知识网络,,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杠杆
(1)定义: _____ 叫杠杆。杠杆可可,形状任意。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l1 l2 ①支点: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O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F1 F2 ④动力臂:从到的距离用字母_____表示。 ⑤阻力臂:从到的距离用字母表示。 2、滑轮
(1)定滑轮: F1 ①定义:
l1 ②实质: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_但是能改变动力的_____。
l2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F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
②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倍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2(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或v绳)=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物(或v物) 3、滑轮组
① 定义:。
②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又能改变动力的。
③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n G 。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4、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 公式:
1
1
1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斜面:
(2)额外功:定义:
公式: 斜面:
(3)总功:定义: 公式:
(4)机械效率:①定义:
②公式: =
斜面: η= 定滑轮: η=
动滑轮: η=
η= 滑轮组:
= = =
= = =
③有用功总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用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二、合作互助学习:先讨论基本实验,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应调节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_。
②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________ ____。
写成公式_______________ 也可写成:F1 /F2=l2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
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_____,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2、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① 应测物理量:
②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③ 步骤:必须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三、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问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如右图所示,现要在杠杆的另一端B端画一个最长力臂的力使杠杆保持平衡,请画出这个力。
2、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G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8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
A.2.5N B.5N C.10N D.无法确定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将杠杆中点支到支架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2)在实验中,若保持钩码的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下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额外功是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如图所示,一人用滑轮组提起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125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0m,则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 。
η=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G 第5题
6、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 则拉力做的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如图所示,某人将一物体用F=40 N的推力匀速将一个重200 N的物体推上高h=1 m、长s=6 m的斜面,则此人对物体做的总功为J,额外功为J,摩擦力为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8 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20 N,把物体提升了2 m,
求:①有用功是多少?②总功是多少?③额外功是多少?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9、用图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A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N.(1)不计轮和绳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10、如图,用滑轮组拉着重为6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8 m,拉力F 做的功为1280J,(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的大小;(2)若动滑轮重为12N,机械效率为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导学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