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刑法学7-21章练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练习题(7-12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1.犯罪行为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惩罚性 D.行为人具有可惩罚性

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3.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D.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社会关系 4.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 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

5.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D )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6.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7、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

1

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本案中,某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故意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8.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小孩,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 )

A. 法律的直接规定 B. 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9.犯罪客观方面是( )

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危害结果 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

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10、保卫科长干部李某与张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自己事先卸过子弹的手枪向张某开了一枪,不料枪中尚有一颗子弹,当场将张某打死。李某的行为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故

11、王某住在一高层楼房的第10层,一日在收拾房间时王某随手将一空酒瓶扔出窗外,不想正砸在楼下一行人的头部,造成该行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致人重伤 12.正当防卫成立的合法条件之一是( )

A.必须有违法行为发生

B.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 C.防卫行为一般是针对不法分子本人实施 D.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3.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B.危险即将来临 C.避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后实施 D.只要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损害

2

14.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 匕首,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15.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16.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乙迫不得已,掏出匕首将甲刺成重伤,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紧急避险

17、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刘某。刘某边抵挡便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部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对象错误 D.紧急避险

18、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未遂 19.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结果加重犯

20.甲盗窃同宿舍乙的金戒指后,受到良心谴责,在乙发觉前把钱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3

21.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数罪

22.甲与乙有仇,某日,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又后悔,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负刑事责任 23.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于( )

A.直接故意犯罪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4.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单独构成犯罪 25.聚众犯罪( )

A.属于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有的属于共同犯罪

D.不是法律概念,不应在共同犯罪中适用 26.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

A.都是主犯 B.都是从犯 C.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D.有的可能是胁从犯

27.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

A.都是主犯 B.都是从犯 C.一般是主犯,有的是从犯 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28.对于从犯,应当( )

A.从轻、减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减轻或免除处罚 D.从轻处罚

29.甲为杀死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房屋炸毁,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4

30.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31.甲盗窃得一钱包,内有一张活期存折,甲冒充存折上的储户去银行取款,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结合犯

32.某单位工作人员甲乘被借调收款之机,在一周内三次窃取现金数千元,甲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33.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在刑法上称为

( )

A.吸收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合犯

34.刑罚由( )决定适用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35.一般预防的对象主要是( )

A.犯罪分子 B.有可能实施犯罪的行为的人 C.一切人 D.违法分子 36.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改造罪犯 B.惩罚罪犯 C.教育罪犯 D.预防犯罪 37.特殊预防是指( )

A.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所犯的那种罪 C.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

D.预防犯罪分子向其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刑法学7-21章练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刑法学7-21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85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