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金属及其化合物(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验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都能与镁反应,所以在把氮气通入A之前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氧气要用装置F,除去二氧化碳要用装置D,除去水蒸气要用装置B,并且除去的由前到后的顺序为:二氧化碳—水蒸气(从装置D中会带出水蒸气)—氧气。

35.(08年山东理综·28)(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

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高温 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I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的实验现象为 。

答案: (1)Cu、O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1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b、c

(3)2Fe3++2I-=2Fe2++I2 S2O82-+2Fe2+=2SO42-+2Fe3+(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扣分) (4)a:稀硫酸、KMnO4溶液

b: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

解析:(1)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Cu化合价为+2,S化合价为-2,分析化学方程式两边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有Cu和O元素。关于SO2的吸收问题,一是不能高空排放,因为这样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二是不能用浓硫酸吸收,因SO2难溶于浓硫酸。只有变废为宝,才能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答案选b、c.

(2)此题要从催化剂的本质出发,作为催化剂的物质要参与有关反应,但后来的反应必须又生成了催化剂。本题要求写出表示Fe作催化剂的反应,因此,首先Fe要参与反应,即有反应2Fe3++2I-=2Fe2+ +I2,生成的Fe2+又被S2032-氧化生成了Fe3+。此题若要求写出Fe2+对上述反应的作催化剂的话,就应写成如下方程式:S2082-+Fe2+=2SO42-+2Fe3+,2Fe3++2I-=2Fe2+ +I2,虽是二个相同反应方程式,由于二者的前后顺序的颠倒,却产生了本质的区别。

(3)此题考查是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及常见离子的鉴别。因Al2O3溶于酸后生成了Al3+,Al3+又能与过量NaOH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NaAlO2),然后将溶液中的难溶物Fe(OH)3沉淀过滤出来,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故除去Al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要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方法,最好利用Fe2+的还原性,先将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FeO→Fe2+),然后滴入KMn04溶液,观察其溶液是否褪色。注意所用酸不能是硝酸或盐酸,因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盐酸会还原KMn04溶液而使之褪色,干扰了Fe2+的检验。

36.(8分)(08年江苏化学·16)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M红色金属3+

3+

3+

H2SO4H2O2MSO4蓝色溶液MZKOHKOHCl2K2EO4

KSCNE金属XH2SO4H2O2Y红色溶液(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2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 (4)由E制备的E(C5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E。核磁共振法能

E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

答案:(8分)(1)Cu + H2O2 + H2SO4 == CuSO4 + 2H2O

(2)4Fe2+ + O2 + 4H+ == 4Fe3+ + 2H2O 2Fe3+ + 2I— == 2Fe2+ + I2 (3)10KOH + 3Cl2 + 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 (4)1 3

解析:M为红色金属且生成蓝色溶液,H2SO 4提供酸性环境,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H2O2 + H2SO4 == CuSO4 + 2H2O,E为金属铁,原因是Y遇到硫氰化钾呈红色,X为铁置换铜后生成了Fe,H2SO 4提供酸性环境,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 + O2 + 4H == 4Fe + 2H2O ,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10KOH + 3Cl2

E+

3+

2+

2+

+

E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错误的结构为:

中有几部

份为环五二烯,有三种等效氢原子,而正确的结构中为大π键,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 37.(09年福建理综·24)(13分)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 。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验证滤液B含Fe,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 (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 。 (5)已知298K时,Mg(OH)2的容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 = 。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3 -

3+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答案:(1)Al2O3+6H(2)SiO2+2OH-

2Al+3H2O

3+

SiO23+H2O

(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 (4)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 (5)5.6×10-10mol/L

解析:本题考查铝土矿中氧化铝提取的工艺流程。(1)与HCl反应生成Al,应为铝土矿中Al2O3。(2)SiO2可以溶于NaOH中生成Na2SiO3。(3)检验Fe3+的特征反应很多,如与KSCN显血红色,与苯酚显紫色,与OH-显红褐色沉淀等。(4)生成E、K时,CO2均是过量的,故应生成NaHCO3。(5)Ksp= c(Mg2+)·c2(OH-),c(Mg2+)=5.6×10-12/(0.1)2=5.6×10-10。

38.(09年宁夏理综·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 )→( )( )→( )( )→( )( )→(l)

3+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答案:(1)①xCuCO3·yCu(OH)2·zH2O+(x+y)H 2 ②a→k,j→gf(hi)→de(ed)→hi(gf)→bc(cb)→l ③1.8 CuCO3·Cu(OH) 2·H2O

△ (x+y)Cu+ xCO2+(x+2y+z)H2O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4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可行 根据反应xCuCO3·yCu(OH)2·zH2O

△ (x+y)CuO+ xCO2↑+(y+z)H2O↑,依据碱

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解析:(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后产物CuO再与氢气反应,第①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②要能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O2和H2O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H2O和CO2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2)其实在分析(1)①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xCuCO3·yCu(OH)2·zH2O

△ (x+y)CuO+xCO2↑+(y+z)H2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

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点评】又是仪器组装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很为流行,2007年的全国I卷和2008年海南卷也再次出现,因此可以说这是高考题若干年轮回的一种体现。

39.(09年宁夏理综·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 、 (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Al C Na2O2 (2)2H2O +Na2O2 =4Na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金属及其化合物(5)在线全文阅读。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金属及其化合物(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85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