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采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A0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是一种集成传感器,它内部含有霍尔元件、放大器、稳压电源、带一定滞后特性的比较器及集电极开路输出部分等,如图3-5所示。
图3-5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内部结构图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如图3-6 所示。
图3-6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工作特性
当外加的磁感应强度超过动作点Bop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但磁感应强度降到动作点Bop以下时,传感器输出电平不变,一直要降到释放点BRE时,传感器才由低电平跃变为高电平。Bop与Bre之间的滞后(或称为回差)使开关动作更为可靠。
图3-7 霍尔传感器检测转速示意图
霍尔传感器检测转速示意图3-7如下。在非磁材料的圆盘边上粘贴一块磁钢,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圆盘外缘附近。圆盘每转动一圈霍尔传感器便输出一个脉冲。通过单片机测量产生脉冲的频率,就可以得出圆盘的转速。同样道理,根据圆盘(车轮)的转速,再结合圆盘的周长就是计算出物体的位移。如果要增加测量位移精度,可以在圆盘(车轮)上多增加几个磁钢。
由于传感器内部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所以需外接一个上拉电阻,其阻值与电源电压大
11
小有关,一般取1~2k,如图3-8所示。 VCC1RL2KS NH23Vout 图3-8 传感器输出电路 3.3 存储器电路 AT24C02是美国ATMEL公司的低功耗CMOS串行EEPROM,它是内含256×8位存储空间,具有工作电压宽(2.5~5.5V)、擦写次数多(大于10000次)、写入速度快(小于10ms)等特点。 AT24C02的1、2、3脚是三条地址线,用于确定芯片的硬件地址。在AT89C2051试验开发板上它们都接地,第8脚和第4脚分别为正、负电源。第5脚SDA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数据通过这条双向I2C总线串行传送,在AT89C2051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3.5连接。第6脚SCL为串行时钟输入线,在AT89C2051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3.6连接。SDA和SCL都需要和正电源间各接一个5.1K的电阻上拉。第7脚需要接地。 AT24C02中带有片内地址寄存器。每写入或读出一个数据字节后,该地址寄存器自动加1,以实现对下一个存储单元的读写。所有字节均以单一操作方式读取。为降低总的写入时间,一次操作可写入多达8个字节的数据。 AT24C02是CMOS2048位串行E2PROM,在内部的组织成256×8位。AT24C02的特点是具有允许在简单的二线总线上工作的串行接口和软件协议。在本设计中用芯片AT24C02的SDA端与单片机的P3.7口相连,SCL端与单片机的P3.5口相连。因为在这个I2C总线上只有一个器件,所以把AT24C02的地址设为000,即把A0、A2、A3都接地。单片机计算出来的里程数据通过SDA、SCL向AT24C02输送数据。单片机首先向AT24C02发送写信号,当确认后从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储存单元提取数据然后向AT24C02的内部地址传送数据。当显示里程时,单片机首先向AT24C02发送读信号,然后确认后,单片机从AT24C02内部的地址向单片机的读出单元字节读出数据,供显示所用。与单片机的接口如图3-9所示。 2312 Vcc5.1K5.1K12345678911RST/VppP3.0(RXD)P3.1(TXD)XTAL2XTAL1P3.2(INT0)P3.3(INT1)P3.4(T0)P3.5(T1)P3.7VCCP1.7P1.6P1.5P1.4P1.3P1.2P1.1(AIN1)P1.0(AIN0)GND201918171615141312101234A0A2A3VssVCCWCSCLSDL8765AT24C02AT89C2051 图3-9 AT24CO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4 74LS74芯片 本次设计中的采用驱动数码管的芯片为74LS244,74LS244为三态输出的八位缓冲器和线驱动器,若单片机输出口直接接显示部分电路,则电流太小,会导致显示部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单片机输出口先接入驱动芯片74LS244,增大电流,使LED能够正常工作。其逻辑图如图3-10所示,可以看出74LS244由2组组成、每组由四路输入、输出构成。每组有一个控制端高或低电平决定该组数据被接通还是断开。 图3-10 74LS244逻辑图 74LS74是D触发器的一种,它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储器件,是构成多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逻辑单元。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即“0”和“1”,在一定的外界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由于其状态的更新发生在CP脉冲的边沿故又称之为上升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D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针到来前D端的状态。引脚图如图3-11所示。 13
图3-11 74LS74引脚图
在本题目中74LS74芯片起分频的作用。当车轮每转一圈,霍尔传感器输出一个低电平脉冲,通过74LS74进行二分频后,定时器T1的开启时间为车轮转1圈的时间,这样就可以算出自行车的速度。分频前后对比图如图3-12所示。
v 0 v 霍尔输出圈脉t 0 二分频后的波t 图3-12 分频前后对比图
由图可见,二分频后的波形的高或地电平的时间正好是霍尔传感器开关的一个周期,霍尔传感器输出脉冲到INT0,即P3.2口接收到对圈数计数的脉冲。经74LS74二分频后的信号输入到INT1,内部定时计数器测得每转一圈所用的时间,通过计算即可得里程值和即时速度。
3.5 时钟电路的设计
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AT89C52片内由一个反相放大器构成振荡器,可以由它产生时钟。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为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前者。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电容,就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的振荡电路如图3-13所示。
14
图3-13单片机片内振荡电路
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常选择为30PF左右。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而外接晶体的振荡频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片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每一种单片机都有自己的最大工作频率,外接的晶体振荡频率不大于单片机的最大工作频率即可。此外,如果单片机有串行通信,则应该选择振荡频率除以串行通信频率可以除尽的晶体。本设计晶振采用12MHz,故计数周期为1us。
3.6 复位电路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的复位输入引脚RET为AT89C52提供了初始化的手段。有了它可以使程序从指定处开始执行,即从程序存储器中的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在89C52的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RET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内部则初始复位。只要RET保持高电平,则89C52循环复位。只有当RET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以后,89C52才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本系统的复位电路是采用按键复位的电路,如图3-14所示,是常用复位电路之一。单片机复位通过按动按钮产生高电平复位称手动复位。上电时,刚接通电源,电容C相当于瞬间短路,+5V立即加到RET/VPD端,该高电平使89C52全机自动复位,这就是上电复位;若运行过程中需要程序从头执行,只需按动按钮即可。按下按钮,则直接把+5V加到了RET/VPD端从而复位称为手动复位。复位后,P0到P3并行I/O口全为高电平,其它寄存器全部清零,只有SBUF寄存器状态不确定。
图3-14 按键复位电路
工作原理:通电瞬间,RC电路充电,RST引脚出现高电平,只要RST端保持24ms以上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地复位。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51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