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外国教育史教程大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

(一)巴比伦学校

1、泥板书舍、泥板书、楔形文字 2、寺庙学校:初级教育、高级教育 (二)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和书法 2、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常用体罚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一)古代埃及的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 2、僧侣学校 3、职官学校 4、文士学校 (二)古代埃及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 1、宫廷学校—无法考证 2、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 3、职官学校—

4、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

三、古代硬度的教育

(一)波罗门教育 1、古代印度等级制

2、婆罗门的学校(古儒学校)家庭教育 3、教学内容:《吠陀》经

4、教学方法:背诵、体罚、导生制 (二)佛教教育 1、寺庙学校

2、教学内容:佛经

3、教学方法: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三)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同: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异:婆罗门教育史一种私立教育,而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二)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 (三)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

(四)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 (五)教育方法简单,盛行体罚,实行个别施教

(六)知识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七)文化教育甚为古老,源远而流不长

第二章 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一)巴斯达教育 1、教育为国家所控制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第 - 1 - 小教(2)班叶衍应

外国教育史教程大纲

2、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 3、教育过程:0- 7岁—母亲抚育 7-18岁—军营教育 18-30岁—军事训练 4、教育内容:五项训练、军事训练 5、教育特点: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

1、教育由国家和私人共同管理

2、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3、教育过程:0-7岁—家庭教育

7-13岁—进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13-15、16岁—进体操学校学习 15、16岁接授职业教育 18—20岁—接受军事教育 4、教育内容:文法、音乐、体操、军事 5、不重视女子教育

二、时代的教育(前5世纪—前3世纪)

(一)“智者派”的教育实践

1、智者的含义:专指收费收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 3、共同思想特征:相对主义 个人主义 感觉主义 怀疑主义 (二)“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1、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2、确立了西方的教学科目(“三艺”—文法、修辞法和辩证法) 3、智者把道德和政治问题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4、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5、智者的教育思想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方向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一)希腊学校教育的变化 1、初等学校发生了蜕变 2、中等教育面临衰微

3、高等教育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二)东西文化教育的融合

1、雅典文化教育对广大地区的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文化和教育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

1、教育目的论:教育培养治国人才(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备各种实际知识) 2、德育论: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是要教人学会做人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四种美德(正义、勇敢、节制、智慧)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第 - 2 - 小教(2)班叶衍应

外国教育史教程大纲

?道德教育的途径:知识教育

3、智育论: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二)“苏格拉底方法” ? 苏格拉底的方法又叫“问答法”,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 意思是不直接把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的方式来揭示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一)“学习即回忆” (二)《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理想国》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2《理想国》中的教育过程:

早期教育:公育,以游戏为主。

初等教育:情感教育为主。具体内容是“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高等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内容注重哲学和“四艺”。

(三)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灵魂论与教育

灵魂说与之相应的教育:人类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 ? 植物灵魂—体育教育 ? 动物灵魂—德育教育 ? 理性灵魂—智育教育

(二)论教育的作用:发展人的理性 (三)论教育过程

0—7以体育教育为主 7—14以德育为主 14—21以智育为主

(四) 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

在儿童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 必须注重多功能的道德教育

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 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音乐教育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前8世纪—5世纪)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一)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

1、教育的基本特征:农民—军人的教育 2、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

3、教育的目的:培养合格的公民

(二)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希腊—罗马时期) 1、共和后期的双制学校与双语教育

(1)双制学校分为:希腊式学校与拉丁语学校 (2)双语教育:希腊语与拉丁语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第 - 3 - 小教(2)班叶衍应

外国教育史教程大纲

2、共和后期的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7—12岁)私立学校 (2)中等教育:(12—16岁)文法学校 (3)高等教育(16--)修辞学校

二、帝国时期罗马教育

(一)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改革 1、改变教育目的

2、初等教育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学校改为国立 3、教师地位和待遇由私人的聘请改为国家委派 (二)帝国时期罗马学校的变化

1、初等教育:由文学的学习转移到文法分析上

2、中等教育: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 3、高等教育:从培养演说家变为培养官吏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2、论教育内容: (1)广博的学识

(2)在修辞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 (3)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3、论教育方法:练习(模拟演说、写作、现场观摩)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生平简介: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培养》 1、论教育目的与作用

(1)目的:培养具有最高德行的演说家

(2)作用:教育的作用应该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征。 2、论教育过程

家庭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3、论教学

(1)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构想

(2)关于教学内容: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 (3)关于教学过程:模仿、理论指导、练习

(4)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原则--教学适度原则 方法—问答法 (5)论教师: ? 德才兼备 ? 教师对学生应该宽严相济 ?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对学生要多勉励,少斥责 ? 教师要懂得教学艺术 ? 教师要因材施教

(三)奥古斯丁的宗教哲学思想 1、上帝就是真理 2、“原罪论”与“禁欲说” 3、宗教教育:《圣经》为内容 4、平等的思想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第 - 4 - 小教(2)班叶衍应

外国教育史教程大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特点)

(一)教育被教会所垄断:教育组织机构是教会学校(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 (二)教育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和教徒 (三)教师是由教会委派

(四)教育内容是《圣经》和“七艺” (五)教学方法:口授、背诵和抄写相结合

二、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一)宫廷教育:宫廷学校 1、培养目标:培养封建官吏 2、教育内容:“七艺” 3、教学方法:问答法 (二)骑士教育:(特殊的家庭教育)

1、培养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教育阶段:

(1)7岁前:家庭教育

(2)7—14岁:礼文教育阶段 (3)14—21岁:侍从教育 3、教育内容:“骑士七技”

三、中世纪大学

(一)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出现 2、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3、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 (二)中世纪大学的教育 1、类型:

(1)根据领导体制划分为:“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

(2)根据学科不同划分为:文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2、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课程:课程不一 4、方法:辩论、演讲 5、特征: (1)行会性 (2)高度自治性 (3)流动性 (4)国际性 (5)宗教性 6、意义

(1)打破了教会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 (2)中世纪大学也成为近现代大学的起源

(3)中世纪也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城市学校: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第 - 5 - 小教(2)班叶衍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47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