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建筑自身可能产生的余热废热也应得到充分重视,尽可能在建筑中得到应用,如空调机组的冷凝热、锅炉燃烧余热等。当然,也应当鼓励采用热回收技术对空调排热(冷)等进行热量(冷量)回收。
拟建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主要是指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技术、能源塔热泵应用技术、室外免费能源利用技术等,在经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在拟建建筑中有选择的采用。
6.7 拟建建筑建设地周边已建成的类似建筑能源利用现状及分析
拟建建筑建设地周边已建成的类似建筑能源利用情况的收集,应重视对现有类似建筑的在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经验进行收集和分析;重视对于能源进行高效综合利用成功案例的收集和分析;重视对于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成功经验的收集和分析。
6.8 拟建建筑相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及分析
应充分重视对拟建建筑相关的公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特别是直接受到工程影响的公众的意见,分析公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针对性和相应拟采取措施的可行性,并分析建设单位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和建议采纳或者未采纳的说明的合理性。
6.9 其他根据民用建筑特点需要搜集和调查的内容及分析
应分析该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包含租售政策、使用功能、运营时间、加班情况、人员情况等,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能源供应方案。
18
7 节能评估要点
7.1政策相符性评估
7.1.1法律法规相符性评估
评估项目建设与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相符性。
包括(且不局限于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7.1.2标准、规范相符性评估
评估项目建设与节能标准以及其他与节能相关的标准、规范的相符性。 包括(且不局限于包括)《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 7.1.3规划相符性评估
评估项目建设与国家、地方节能规划的符合性,包括(且不局限于包括)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或流域的的节能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措施的相符性。
7.2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系统设计技术评估
7.2.1基本要求
1. 组成完整,应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围护结构的结构形式、墙体、外窗、
屋面等的保温隔热系统;
19
2. 重点明确,应明确建设项目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窗的热工性能、活动外
遮阳的设置、屋顶绿化的设置等; 3. 数据或资料真实、准确;
4. 建设项目设计应满足规定性指标,若不满足规定性指标,则必须要求应用性
能性指标权衡计算进行验算。权衡计算软件需通过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权衡计算模型及边界输入条件与实际设计相符,参照建筑的模型选取正确合理;
5. 节能计算数据结果应满足相关节能标准要求。 7.2.2评估要点
1. 基本情况
——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朝向、体形系数等设计方案,投资,建设地点等内容完整;
——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或者钢结构描述清楚,楼盖类型,所采用的墙体材料(包括外墙、内墙、±0.000以下墙体以及轻质填充墙等)以及砌筑砂浆等明晰完整。 2. 墙体:
——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内保温、外保温或自保温的构造作法、冷(热)桥处理节点作法清楚、施工工艺明确及材料安全。评估外墙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特性,保温隔热外墙的热工计算公式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地下室外墙及地面内表面温度的计算与室内露点温度的选取准确,比较结果符合热工要求;
——内墙材料及热工计算准确。
3.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幕墙等)
——保温隔热系统作法、冷(热)桥处理节点作法清楚,外遮阳措施与节点作法明晰;
——评估外窗热工参数(玻璃的光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材料的热工系数)、外窗的热工计算公式、遮阳系数的计算公式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例计算准确; ——日照分析合理;
20
——窗户的可开启面积、窗户的气密性要求合理。 4. 屋顶
——屋顶的保温隔热系统内保温、外保温或自保温作法、冷(热)桥处理节点作法清楚、施工工艺明确以及材料安全;
——评估屋顶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特性,保温隔热屋顶的热工计算公式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屋顶绿化的位置、物种、绿化的实现方式等可行。绿化的面积及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合理。 5. 架空楼板
——架空楼板的保温隔热系统内保温、外保温或自保温作法、冷(热)桥处理节点作法清楚、施工工艺明确以及材料安全;
——评估架空楼板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特性,保温隔热外墙的热工计算公式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6. 其它围护结构
——楼板、户门等的保温隔热系统作法、冷(热)桥处理节点作法清楚; ——评估楼板、户门等热工参数、热工计算公式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7.3建筑用能设备系统技术评估
7.3.1基本要求
1. 组成完整,应包括采暖空调和通风系统、建筑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
智能化系统;
2. 重点明确,应明确系统方式、系统组成以及主要用能设备效率; 3. 数据或资料真实、准确;
4. 用能设备相关数据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7.3.2评估要点
1. 采暖空调和通风系统
? 评估内容应包括室内外设计参数、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用能设备方式等。
——主要系统流程清楚;
21
——评估空调负荷计算模型与建筑围护资料一致;折算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折算通风换气次数合理。 ? 冷热源
——冷热源形式符合项目特点;
——冷热源效率分析清楚、数量与容量配置合理,能满足不同负荷调节需求 ? 输配系统
——输配系统形式符合项目特点; ——供回水温度与温差的选取合理节能;
——输配系统比摩阻与流速估算指标以及输配半径合理,计算结果准确; ——水泵输配系统输送能效比、耗电输热比、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公式准确,输入数据符合项目特点。 ? 末端用能设备
——末端用能设备的方式符合项目特点; ——送风温度的选取合理节能;
——减少冷热量损失的措施完整(新风接入方式、回风方式、保温方式等)。 2. 建筑电气系统
? 基本情况:变配电系统、照明、电气设备节能、计量等,主要系统流程清楚。 ? 变配电所位置与供电半径、变压器数量、容量配置的合理性评估。 ? 照明功率密度数据与节能要求的符合性。照明光源与灯具符合项目特点,灯
具效率分析清楚。照明控制要求可行。 ? 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节能要求的符合性评估。
? 根据建筑的功能、归属等情况,对各处用电能耗进行计量的合理性评估。 3. 给排水系统
? 基本情况: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相关要求选取用
水量标准、供水方式及系统、排水方式及系统等。 ——主要系统流程清楚;
——给水、排水系统的节能和节水措施明确; ——主要的给排水加压系统的节能措施明确。 ? 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系统的加热热源选择合理;
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