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 节能评估的原则、基本内容与方法

5.1节能评估的原则

5.1.1 为科学决策服务的原则

节能评估在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文件之前进行,属技术支撑行为。在评估依据、内容、方法、改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必须体现为科学决策服务的原则。

5.1.2 客观公正原则

节能评估在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所消耗能源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的预测情况与建设项目节能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等内容进行技术评估,其评估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1.3 节能评估与审查采用相同依据的原则

建设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应采用相同的依据,应以国家或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节能政策和技术标准为依据。 5.1.4 突出重点原则

节能评估应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所在区域环境特征,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从项目现状、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用能系统设计、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利用、建筑风环境和热环境分析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估,明确重大节能问题的评估结论。 5.1.5 广泛参与原则

节能评估须听取项目周边利害关系人的相关意见,综合考虑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节能评估咨询单位及有关设计单位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

5.1.6 技术指导性原则

节能评估应对建设项目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提出技术指导。涉及新技术的建设项目,应指出新技术的推广导向。

13

5.2 节能评估的方法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专家咨询、专题调研、模拟验算、科学指导等方法。

5.3节能评估的基本内容

5.3.1 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符合性

从建设项目的规模、现状、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采暖通风系统设计、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等方面,评估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有关政策的符合性。 5.3.2 建筑节能措施

1. 评估建设项目所采取各项建筑节能措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措施、建筑风环境和热环境优化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用能系统节能措施、能耗监测监控措施、节水措施等;

2. 要求所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技术经济可行,设备先进、安全、可靠,符合建筑节能的技术政策,禁止使用国家和省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建筑技术和产品,鼓励采用国家和省推广使用的建筑技术和产品。 5.3.3 能源利用风险

1. 评估建设项目存在的能源利用风险及制约因素,从建筑能耗各个角度评估建设项目能源利用风险的可接受性;

2. 评估能源利用风险防范措施和能源利用事故处理应急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5.3.4 建筑能耗预测和能耗总量控制

评估建设项目实施后的建筑能耗的可接受性。

评估建设项目建筑能耗总量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一致性,与地方政府的建筑能耗总量控制要求的符合性,采取的相应建筑能耗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14

5.3.5 公众参与

评估公众尤其是直接受到工程影响的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

分析建设单位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采纳或者未采纳的说明的合理性。

5.4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原则和要求

5.4.1 编制原则

节能评估报告应实事求是,突出工程特点和区域环境特点,体现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 5.4.2 编制要求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格式参见第8章,可根据项目和环境的特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要求文字通畅简洁,项目概况和关键问题交代清楚,评估内容依据充分,评估结论明确可信,评估建议客观可行。

15

6 节能评估相关资料及分析

6.1 拟建建筑建设地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管理策略分析

对拟建建筑建设地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管理策略的调查,应注重收集国家、省、所在地关于电力、燃气、燃油、燃煤、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热力资源、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相关标准、政策、法规、规定和能源规划等资料。

对拟建建筑建设地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管理策略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以全面了解项目建设地的能源战略和能源管理情况。

6.2 拟建建筑建设地气象、水资源和地质等资料分析

对于气象、水资源和地质资料调查,首先应从各自的数据来源及相应资料的翔实性以及调查内容和数据量能否满足相应评估的要求出发。应特别关注各种资料的连续性,如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应调查全年逐日、逐时的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预测分析所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云量)等。还应特别关注各种资料的代表性,如对于地质现状的调查,应提供切实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地地质的勘探资料。最后还应确保各种资料的可靠性,所有相关资料应注明资料来源和出处。

气象资料统计结果重点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地市的温度、湿度和风玫瑰图等。气象资料应包括典型气象年的气候统计结果以及所在地市全年逐日逐时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结果。在考虑建设项目平面布置时,应以节能规范中所提供的风玫瑰图等气象资料为依据。评估时应关注所在地市是否有主导风向,温度、湿度和云量是否有地域性特点(如海洋性气候、山区气候等)。

水资源重点在于分析建设地或周边的地表水水源资料。需要收集水资源的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分布、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流速及流量动态变化、水质及其动态变化、水资源利用现状等。水资源资料收集还应包括收集建设地周边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等相关资料,如收集城市污水源管网等情况。

地质资料分析重点在于建设地或周边的岩土层的结构、岩土体热物性、岩土体温度、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和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等,评估时应关注这些参数的不同特点,为建筑能源利用提供依据。

16

6.3 拟建建筑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情况及分析

对于项目建设地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的性质、规模等资料进行收集。

6.4 拟建建筑周边能源设施现状和规划情况及分析

应注重收集拟建建筑周边的电力、燃气、燃油、燃煤、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热力资源、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规划情况,逐项分析,根据规划要求,淘汰重污染或禁止使用的能源,积极推荐采用清洁能源。对于可再生能源、余热废热利用、热电冷联产、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等的现状和规划应重点收集资料和重点分析。

6.5 拟建建筑建设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及分析

应注重收集拟建建筑周边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资料、应用现状和规划情况,根据浙江省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能源规划和发展要求,重点收集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相关资料,并根据拟建建筑的建设特点,从建筑的生命周期出发,分析并有选择的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其中太阳能利用应注重太阳能的热利用,应在全省范围内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中全面推广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还应倡导采用太阳能光伏利用技术和太阳能光诱导技术。

地热能主要应注重土壤源、淡水水源、海水源等资源的利用,尤其沿海城市和地区注重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淡水水源利用主要是指地表淡水水源利用,不建议采用地下水源资源,更严禁采用地下承压水水源利用技术。

当建设地位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时,应重点收集和分析污水水源水量、热工参数等资料,提倡合理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

生物质能利用应重点在城乡结合部、村镇民用建筑等中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6.6 拟用建筑建设地余热废热和新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及分析

拟用建筑的余热废热利用主要是指建设地周边是否有一定规模的余热或废热资源,如电厂或其它工业的废热、热电厂的余热等,如果存在相关余热废热供应的管网系统,在项目设计时应优先考虑这些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4)在线全文阅读。

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962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下一篇:CNG题库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