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根据所属国的建设要求办理。
3.3 在城镇以及繁华地段,各种路面至管道埋深(管顶至路面)要求
类 别 人行道下人行道下(有方砖敷(车辆出入设的道路) 及停车位置) ≥0.5 ≥0.7 与电车轨道交车行越(从轨道底部道下 算起) ≥0.7 ≥1.0 与铁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 ≥1.5 塑料管 钢管 ≥0.3 ≥0.5 ≥0.5 ≥0.7 ≥1.2 备注:未在本表列明在其他路由形式的管道埋深按表 5的土质埋深要求实
注:具体应和铁道部门协商。 3.4 在公路路肩、野外或无方砖敷设的人行道,管道埋深的最小埋深要求
敷设地段及土质 塑料管 钢管 全石质、流沙 埋深(米) (管顶至路面) ≥1.5 ≥1.0 ≥0.6 备 注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 管道基础详见管道基础施工说明 排水沟设计深度以下 排水沟(沟底为片石、≥0.6 水泥) 排水沟(沟底为土) ≥0.6 排水沟 市郊、村镇 ≥0.6 ≥1.2
在特殊路段无法满足上述埋深要求时,当采用塑料管敷设时,若管道顶至地面距离大于 0.3m时,采用混凝土水泥(C15)包封,包封厚度15-20cm。若管道面至地面距离在小于 0.3m时,必须采用无缝镀锌钢管保护。对于管道群在特殊路段,管道群昀上层管孔的顶层距地面小于 0.15m而无法使用钢管保护的采用包封厚度大于30cm 的水泥混凝土包封。
进入人(手)处的管道底部距人(手)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顶面(即人孔内上覆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若特殊情况,以现场签证为准。
管道坡度应有一定的坡度,可为3‰—4‰,不得小于2.5‰,不得有向上弯曲的管道管孔:无损坏、无阻塞、无淤泥、无杂物。
管道在斜坡处时,管道埋深指管顶至管沟口昀低端的距离。参见下图。
在平地敷设时 在坡地敷设时H为管顶至地面的距离
3.5 PVC塑料管道的铺设
(1)管道基础 PVC管的重量较轻,又有较大的纵向抗折弯强度。建筑时,对基础的要求较低,一般可以按以下的原则建设:
? 当土质较好,又无地下水时,在夯实的素土上铺一层 5?10cm厚的砂子
或细土,
然后敷管。
? 当土质较好,但有地下水时,可先铺一层 10-20mm厚的砂土垫层,夯平
后即可敷
设管道。
? 当沟底为岩石,半风化的石质土壤或砾石时,应先铺 5-10cm厚的砂子
或细土,
然后敷管。
? 当沟底的土质较差,又有涌水,特别是流砂或淤泥地段,应先抛石夯实,
铺设约
8cm厚的混凝土基础,并于基础上加5cm的砂垫层,然后方可敷管。
? 塑料管道与排水沟交越时,采用套钢管保护。
? 回填土时,郊区管沟复土高必须高出路面 20-30公分并分层压实。
? 塑料管采用钢管保护时,钢管保护长度不到一个段长(两相邻手孔间距
离),施
工时塑料管外加套钢管保护(钢管采用φ125mm),塑料管伸出钢管两端处采用水泥包封固定,包封长度不小于30cm。
? 塑料管孔组合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管孔排列整齐,间隔均
匀,塑料
管间缝隙宜为10-15mm,每间隔 2-3m可设塑料管架(或帮孔固定一次)支撑,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进行整体固定;管群大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帮扎固定,昀后对分组进行整体固定,保证管群的整体开头统一。
? 子管:超出管孔整齐(伸出长度 15-25公分),颜色区分明显,闲置子
管有管堵。
? 共建时乙主各 PVC大管的颜色采用红色标记,以此分辨。
? 在斜坡埋设管道时,管道外侧离坡面水平距离小于 50cm时,需进行石
砌坡保护。
如图所示:
H小于 50mm时,需做石砌护坡保护
(2)管道接续
PVC管接续采用承插法,并用塑料胶粘接和防水处理。
3.6 钢管管道的铺设
(1)钢管由于价格甚贵,又容易锈蚀,仅在以下特殊地段使用: 管道埋设很浅,而地面的荷载很重,冲击力甚大的地带;土质较软,或翻浆地段;跨越沟渠及穿越小河的管道建筑;须采用顶管的地段;短距离的引上管道;
用于大型桥梁上的过桥管道;其他需要钢管的地段。
(2)钢管的接续
钢管接续分套管焊接法和管箍法。 采用管箍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 接续前,应将管口磨圆,保证光滑无棱。
? 接续时应在钢管的外螺纹与套管的内螺之间填充订、石棉线、铅丹油(鱼
油拌石
墨粉)等。套管螺纹拧紧时,不能将螺纹全部拧入,应于管套外露 1-2扣的螺,两端进入套管的长度各不小于管套长度的1/3。
采用套管焊接法,套管长度应不小于25cm,两端进入套管的长度各不小于管套长度的1/3。焊接处需要防腐处理。
3.7 回填土
①回填土前,应清除沟(坑)内遗留的杂物,回填土内不应含有直径大于 5厘米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②管道顶部回填土在 30厘米以上时,每次填 30公分应用木夯排夯三遍,直至回填,夯实与原地表平齐。
③在市内主干道路的回土夯实,应与路面平齐,市内一般道路的回土夯实,应高出路面5—10cm。
3.8 手孔建筑要求
一般采用手孔建造,常用单页和双页、多页手孔、回井或在重要地段可采用保护型井。
①人孔应防止漏水,应建筑在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盘混凝土。人孔内不得有其它管线穿越。
②井口口圈齐全牢固,配合的缝隙紧密。井编号齐全。 ③施工时必须先打砼底,然后再砖砌,砖必须砌在砼基础上。
④在保证管孔埋深的前提下,如手孔离公路边线较远且土路面平缓处,手井砌成比土路面高20cm。如手孔离公路边线较远且坡度大,土路和公路落差在 40厘米以下处,手孔砌成与公路面同高;苦地面和公路落差在 40厘米以上,则手井砌成比土路面高 20厘米,如有特殊情况还可适当加深,但考虑到日后光缆的
敷设和日常维护方便,砌井昀深应不超过 2米。在遇到土路比公路面高出不多于 30厘米的地段,应以公路面为基准来算深,手井井面高出土路面 5厘米。在遇到土路比公路高出多于 30厘米的地段,如该路段近期会动土,在动土后再施工,否则,统一按井深 150厘米砌井,井面应高出泥路面5厘米,管孔埋深应符合要求。
⑤人(手)孔抹面的墙体,抹面应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摸面厚度、沙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规定,手孔砌砖用 100号水泥砂浆。基础用 150号混
:
凝土。手孔抹面用体积比为 12.5水泥沙浆,内壁抹 10mm厚。外壁抹25mm。
⑥人(手)孔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外形偏差不大于±10毫米,混凝土标号(配筋)应符合设计规定。
⑦墙体与基础结合严密,不漏水。
⑧手孔的底部基础与管道昀低层应保持 300mm的距离,以保证光缆与水泥面无磨擦牵引穿放以及减少管道积水,若特殊情况,以现场签证为准。
3.9 手孔盖及孔内铁件安装
手孔盖应符合业主对井盖的相关要求,一般采用B型井盖,高速公路或停大型货车地点采用A型。重要地段可采用防盗井盖。
手孔内铁件可采用弯钩膨胀螺栓、铸铁或防盗光缆支架、新型光缆支架,根据分公司的要求选用。采用电缆支架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电缆支架穿钉的规格,穿钉于墙体应保持垂直。
②电缆支架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大于5mm,间距偏差小于10mm。
③相邻两组穿钉间距应符合施工规定,偏差应小于20mm。
④穿钉露出墙面应适度,应为 50-70mm,露出部分应无砂浆等附着物,穿钉螺母应齐全有效。
⑤穿钉安装必须牢固 采用弯钩膨胀螺栓时,满足下列要求: ? 弯钩膨胀螺栓的规格,膨胀螺栓于墙体应保持垂直;
? 弯钩膨胀螺栓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大于5mm,间距偏差
小于10mm;
? 弯钩膨胀螺栓安装必须牢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杆件外场施工工艺规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