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居住环境中的步行区 人车分离的规划思想
4、步行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规划:可达性(交通组织、人车关系、容量适宜、往来方便),多样性(购物、娱乐、休闲、办公) --设计:整体布局、环境设施
五.交通与停车(PARKING AND TRANSPORTATION) 1、概念
交通与停车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当他们与城市公交系统、步行系统、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组织在一起时,对城市布局形态有很大的影响。 2、意义
现代城市中,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对交通与停车要素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宜人的道路景观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有效的停车组织更是对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保护与改造(PRESERATION AND CONSERATION) 1、概念
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时间的积淀,城市的风貌特色需要历史文化的内涵来体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是城市设计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发展的城市环境中,保护与改造已经成为永恒的主题。今天的保护与改
21
造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仅仅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而是涉及到更广义的传统建筑、空间场所、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镇。 “非但必须要保护并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把一般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马丘比丘宪章》在我国对传统街区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改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南京夫子庙、天津古文化街的实践重新唤起了市民心中对往日的回忆和地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城市环境保护的几个层次 ---历史性文物古迹 ---历史地段 ---景观特色区域 ---城市传统格局等
七.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ENIRONMENTAL FURNITURE) 环境设施是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供人们使用,为人的活动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在功能上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因此,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非城市空间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小的点缀依然要体现足够的舒适性和艺术性,才会给城市空间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 八.城市标志系统(SIGNAGE)
标志与标牌是城市指认系统的重要元素,清晰的城市标志系统会给城市带来明确的指向性。
中国传统城市中的招幌、牌匾、灯笼、旗杆等是富有东方色彩的标志;在欧洲传统的装饰图案与简单明了的文字招牌受到广泛的运用。城市环境中无序的标志牌、广告栏、霓虹灯会给人带
22
来混乱的信息,而标识系统的简单统一又会使城市环境变得单调无味,因此,现代城市设计中常常将城市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加以强调,丰富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单调。 九.使用活动(ACTIITY) 1、概念
城市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方面,城市空间形式、功能布局和形象特征对人的活动应该有积极的支持作用,而另一方面,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行为活动参与也一直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城市设计空间和人的行为的相互依存构成了城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舞台”与“演员”,使用活动和活动支持(Actiity and Actiity Support) 2、活动类型 --必要活动 --选择活动 --社交活动
3、空间领域活动性质
--100米,可辨认人体的距离,是“社交区域” --70—100米,可辨认认得性别、年龄和动作 --30米,可人出熟人,面部表情、头形、年龄 --20---25米,进入干扰距离。
23
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的“四层以下”模式 浙江临海城市新区城市设计
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一) 一.田园城市理论—重新认识霍华德 1、“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
大城市“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漠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在任何地方都是社会战争,都是每一个家庭处于被围困的状态。”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思想的起源
---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 ---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 2、“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 (1)对城市症结问题的认识 ---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 ---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 ---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
24
(2)田园城市的构想
---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城市4平方公里、农业2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0.2万人) ---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 ---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
---社会城市—旧城不断改造,最终全面实现田园城市的目标。 ---社会改革的万能钥匙(THE MASTER KEY)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年) 关键:
--土地公有、自由结合、自然之爱、社会之爱 --行政办法、过分集权、侵犯既得利益、妨碍自由 3、田园城市的试验 (1)两座新城的试验:
---莱奇沃斯(Letchworth)(1903年) ---韦林(Welwyn)(1919年) (2)从对理论的宣传到对实验的经营
4、被淡化的社会改革理想
---1902年再版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社会改革思想的淡化。 ---“灵魂被抛弃、躯壳受歌颂”:一个有创见思想家的悲哀。 5、战后新城发展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新城运动”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设计创新课程(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