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8. 某混合碱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耗去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V2 mL,已知V1 A.NaOH~Na2CO3 B.Na2CO3 C.NaHCO3~NaOH D.NaHCO3~Na2CO3 9. 根据质子理论,Na2HPO4是( D )。 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两性物质 10. 用HCl标准溶液测纯碱含量时,滴定产物为CO2,若c(HCl)=0.1000 mol·L-1,则THCl/Na2CO3? ( A ) g·mL-1 A.0.005300 B.0.01060 C.0.008400 D.0.04200。 11. 用双指示剂测定混合碱(可能含有Na2CO3、NaOH或NaHCO3)时,若V1>V2,则该混合物是有( D )组成的。 ???? A.NaOH B.Na2CO3 C.NaHCO3 D.A和B 12. H2PO4-的共轭碱是( B )。 A.H3PO4 B.HPO42- C.PO43- D.OH- 13. 质子理论认为,下列物质中全部是酸的是(B ) A.H2S、C2O42-、HCO3- B.H2CO3、NH4+、H2O C.Cl-、BF3、OH- D.H2S、CO32-、H2O 14. 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15. 用NaOH标液滴定HCl和HAc至终点时,?溶液均呈( A );而滴至等当点时,前者的溶液呈(B );后者的溶液呈( A )。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两性 16. 含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滴至酚酞变色,耗去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耗去V2 mL,则V1和V2的关系是( B ) A.V1=V2 B. V1>V2 C. V1 17. 按酸碱质子理论,NH4H2PO4是(两性)物质。 18. 用HCl标液滴定组成为(1)~(4)的碱液,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至终点,耗液为 V1(mL),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耗液为V2(mL),则V1与V2之间的关系为: A.V1=V2 B.2V1=3V2 C.V1=3V2???? D.V1=2V2 (1) Na2CO3 ( D) ??? (2) NaOH ( A ) ??? (3) n(NaOH)=n(Na2CO3)组成的混合物 ( B ) ??? (4) n(Na2CO3)=n(NaHCO3)组成的混合物 ( C ) 11 台州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19. 中性溶液严格地说是指( D )。 A.pH=7.0的溶液 B.pOH=7.0的溶液 C.pH +pOH=14的溶液 D.[H]=[OH]的溶液 20. NH3的共轭酸是( C )。 A.NH2OH B.N2H4 C.NH4+ D.NH4OH 21. 质子理论认为,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碱的是( B ) A. HAc、H3PO4、H2O B. Ac-、PO43-、H2O C. HAc、H2PO4-、OH- D. Ac-、PO43-、NH4+ 22. 质子理论认为,下列物质中全部是两性物质的是( C )。 A. Ac-、CO32-、PO43-、H2O B. CO32-、CN-、Ac-、NO3- C. HS-、HNO3-、H2PO42-、H2O- D. H2S、Ac-、NH4+、H2O 23. 用来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 C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H2C2O4·2H2O C.硼砂 D.As2O3 24. 若以KHP为基准物标定NaOH溶液时,(A )应用操作液淋液三次左右。 ??? A.滴定管 B.容量瓶 C.锥形瓶 D.量筒; 1.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 B.MY的颜色 C.MIn的颜色 D.A与B的混合颜色 2.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络合比一般为( A )。 A.1:1 B.1:2 C.1:4 D.1:6 3. 在EDTA滴定法中,下列关于掩蔽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配位掩蔽剂必须是可溶无色 B.沉淀掩蔽法所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小 C.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存在价态 D.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4. 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 B )。 A. αY(H) 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 αY(H) 随pH值增大而减小 C. αY(H) 随酸度增大而减小 D. αY(H) 与pH变化无关 5.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了个数为( C )。 A.2 B.4 C.6 D.8 6.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 C )。 A.KHC8H4O4~HCl B.KH2PO4~Na2HPO4 C.NH4Cl~NH3·H2O D.NaAc~HAc 12 + - 台州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7. 实际工作中所用的EDTA是指( D ) ???? A.H4Y B.H6Y2+ C.Na2H2Y D.?Na2H2Y.2H2O 8. 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pKa2=6.3 pKa3=11.6 H2In- HIn2- In3- 紫红 蓝 橙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C ) A.pH < 6.3 B.pH > 11.6 C.pH = 6.3~11.6 D.pH = 6.3±1 9.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C )。 A. Mg2+含量 B. Ca2+含量 C. Ca2+、Mg2+总量 D. Ca2+、Mg2+、Fe3+、Al3+总量 11. Fe3+、Al3+对铬黑T有( D )。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12. 标定EDTA时所用的基准物CaCO3中含有微量Na2CO3,则标定结果将(B?)。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13. 用EDTA滴定Mg2+,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少量Fe3+的存在将导致( C )。 A.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以致无法确定终点 B.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 C.使EDTA与指示剂作用缓慢,终点延长 D.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 14. 在pH=5.0时,下列0.01 mol·L-1金属离子溶液中,可用EDTA标液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D )。 A. Mg2+ B. Mn2+ C. Ca2+ D. Zn2+ 15. 在含ZnY的氨性缓冲液中加入KCN,以铬黑T为指示剂,为滴定析出的EDTA,应选择的金属离子是( B )。 A. Ca2+ B. Mg2+ C. Cu2+ D. Pb2+ 16. ?M(L)=1表示(M与L没有副反应 )。 17.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C)。 A. Mg2+量 B. Ca2+量 C. Ca2+, Mg2+总量 D. Ca2+,Mg2+,Al3+,Fe3+总量 13 台州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18. 以EDTA作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 在酸度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酸式络合物MHY B. 在碱度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碱式络合物MOHY C. 不论溶液pH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只形成MY一种形式的络合物 19.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Et<0.1%)的条件是( D )。 A. lgK(MY)≥6.0 B. lgK'(MY)≥6.0 C. lg*c计K(MY)+≥6.0 D. lg*c计K'(MY)+≥6.0 20. 用EDTA滴定Ca2+、Mg2+,若溶液中存在少量Fe3+和Al3+将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D )。 A. 加KCN掩蔽Fe3+,加NaF掩蔽Al3+ B. 加入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加NaF掩蔽Al3+ C. 采用沉淀掩蔽法,加NaOH沉淀Fe3+和Al3+ D.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以掩蔽Fe3+和Al3+ 21. 某一Fe3+和Mg2+混合液,可实现分别测定的方法是(A)。 A.控制溶液酸度用EDTA滴定 B.沉淀掩蔽用EDTA滴定 C.氧化还原掩蔽EDTA滴定 D.氧化还原滴定,与EDTA滴定 1.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时,Fe3+的存在对分析结果 A。 A 产生正误差 B 产生负误差 C 没有影响 2. 用间接碘量法滴定含有Fe3+的Cu2+试液时,KI应在 B 加入。 A 改变铁离子的存在价态前 B 改变铁离子的存在价态后 C 临近终点时加入 D 终点时加入 3. 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在 B 时加入。 A 滴定开始 B 滴定至近终点 C 标准溶液滴定近50% D 标准溶液滴定了50% 4. 为下列滴定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A 铁铵矾 B 淀粉 C 荧光黄 D 自身指示剂 ⑴ 以KBrO3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B ⑵ 以KMnO4标准溶液测定铁矿石中的全铁 D ⑷ 以I2标准溶液滴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B 5. 用比较法标定碘标液的浓度时,常用于滴定碘的标准溶液是 C 。 A H2SO4 B KBrO3 C Na2S2O3 D K2Cr2O7 6. 为使CrO42-转化为Cr2O72-,则须加 A 。 A 酸 B 氧化剂 C 还原剂 D 碱 14 台州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7. 条件电极电位是指 C 。 A 标准电极电位 B 电对的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浓度都等于1mol/L时的电极电位 C 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总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影响因素(酸度、络合、…、等)后的实际电极电位 D 电对的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浓度比率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 8. 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盐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应 C 。 A 像酸碱滴定一样快速进行 B 开始快而后慢 C 开始慢而后逐渐加快 D 一直保持缓慢 9. 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 (1) MnO4-滴定 Fe2+时,Cl-的氧化被加快 D ; (2) MnO4-滴定 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B ;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10. 在未加Mn2+的酸性溶液中,用草酸盐标定KMnO4溶液时,若将滴定速度分为三个阶段,则正确的滴定操作是 C。 A 快-快-快 B 快-慢-快 C 慢-快-慢 D 慢-慢-快 11.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 溶液,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A A 邻二氮菲 B HCl C NH4Cl D H2SO4 12.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D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13. 已知 ECe4?/Ce3?=1.44 V, EFe3?/Fe2?=0.68 V,则反应 Ce4++Fe2+=Ce3++Fe3+ 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为 D 。 A 1.1×10-18 B 92.5 C 36.2 D 2.8×106 14. 用氧化还原法测定钡的含量时,先将Ba2+沉淀为Ba(IO3)2,过滤、洗涤后溶解于酸,加入过量KI,析出得I2用Na2S3O3标准溶液滴定,则BaCl2与Na2S3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 A.1:2 B.1:12 C.1:3 D.1:6 15.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 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不考虑离子强度影响)。C A.邻二氮菲 B.HCl C.H3PO4 D.H2SO4 16. 间接碘量法常用的基准物是C 。 A H2C2O4·2H2O B KMnO4 C K2Cr2O7 D Na2C2O4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分析化学第5版期末试题汇总(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