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题目“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2分)
2.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④段中治疗过程和市场上的热闹场面应该详写,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4.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簇野菊花”,你生命中“那簇野菊花”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下来。(3分)
答案:
1.示例:我从野菊花身上获得一种启迪1分,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在“我”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1分。
评分标准:答出“获得启迪”得1分,“在我生命中有重要意义”得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野菊花人格化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菊花灿烂开放的状态,突出了野菊花蓬勃的生命力1分。
评分标准:答出修辞1分,答出作用1分。修辞方法答错,此题不得分。
3.不该详写1分,因为治疗过程和市场上热闹场面与文章中心思想关系不大,也不是主要描写的内容,应略写1分。
评分标准:答不出第一点或答错,此题不得分。 4.略。
评分标准:写出生活中实例1分,写出心灵受到触动1分,语言流畅1分。 26牡丹的拒绝(有删改) 张抗抗
①牡丹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这是早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②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却偏偏要翻山涉水,从天南海北不约而同地涌进洛阳城。这风习由来已久,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③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亲合,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躁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④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节”。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而至。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⑤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末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⑥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⑦曾经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轻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话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⑧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我想,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牡丹的美。牡丹之美,惊世骇俗。
⑨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牡丹的拒绝”显示出牡丹具有怎样的个性?(3分)
2.文章第⑨段中“富贵”和“高贵”分别写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质?(2分) ①富贵: ②高贵:
3.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3分)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修辞手法: 作者意图:
4.作者写牡丹之超凡脱俗意在写人的品性,请就“‘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人品位的理解。(4分) 答: 5.“牡丹”的个性被作者称颂,其实,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赏。请从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种花中选择你钟爱的一种,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用优美的语言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品格。(40-50字)(4分) 答:我钟爱( )花。 。
答案: 1.(3分)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 2.(2分)富贵:外在风姿 高贵:内在品位 3.(3分)
手法:拟人(1分)
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 “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1分) 4.(4分)参考答案: ①品位是内在的美,不易被人发现,但我们做人或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人的内在品位。
②牡丹个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贵。 ③做人应追求牡丹一样的品位。
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追求“坚持真理、高雅情趣、宁静心灵”等高品位。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钟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证你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彰显你的纯净,风华宁静了世人的心魄,香气沉醉着君子的灵魂。
(括号内容不赋分,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准确且内容恰当2分,能揭示出“精神品格”2分,不足字或超字扣1分,文字不优美酌情扣分) 27拔下钥匙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⑧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⑨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文中多次提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4.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2分)
5.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3分)
答案:
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 评分说明:(2分)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 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评分说明:(2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1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3.“普通”表现了陈乐平身份和职业的平凡,反复强调“普通”一词,突出了他精神的高尚和人格的伟大。 评分说明:(2分)解释普通的含义1分,答出作用1分。
4.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5.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 评分说明:(3分)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8父亲那只寂寞的手 琴台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为了还原手上的皮肤,医生将他的右手缝到肚皮上,据说要养护一段时间。
② 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白日里无事,小夫妻两个经常叽叽咕咕地凑在一起说私房话,做父亲的,远远坐在安静的走廊长椅上,一只手在眼眉上滑来滑去,衰老的眼睛湿漉漉地看着某个地方发呆。即便吃饭的时候,他也是沉默的,唯一话多的是每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病房的空调调得太低,年轻的儿媳感冒了,昏昏沉沉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和摁棉签,他咕哝着要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⑥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
⑦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⑧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孩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个娇气的丫头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糖葫芦。顽皮的孩子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
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脸中,我好像小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那个瞬间,我感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选自《意林》,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抖动”的作用。(2分)
3.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第⑦段中和画线句。(2分)
4.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⑩段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言不及义炎谈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5.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3分)
答案:
1.一位父亲在医院里为生病的儿子按摩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亲情的理解与思考。 评分标准:(2分)简洁流畅、概括情节1分,揭示主旨、符合文意1分。 2.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儿子感受到父爱时内心的激动。 评分标准:(2分)描写方法1分,人物心理1分。
3.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无论什么样的父亲,当儿女依恋他时,内心都会变得柔软,感到幸福。 评分标准:(2分)修辞方法1分,结合文意谈作用1分。
4.示例:①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并不影响文章主旨的表达,而且结构也较紧凑。 ②不能删去。结构上与前文呼应(或结构严谨);内容上突出了主旨。 评分标准:(2分)结构和内容各1分。
5.示例:感受: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到父母的那样的无私和伟大,但他们也需要儿女的爱。我们一个小小的爱的举动,就可以让父母们感到欣慰和满足。
做法:在爸爸(妈妈)疲惫的时候,为他(她)端上一杯茶,为他(她)敲敲背。 评分标准:(3分)感受2分,做法1分。 29水车 郭远辉
①它不像一张犁,要用的时候,挂在背上,赶着牛就走;它不像一担箩筐或是一担土箕,平凡得可以到处乱放;它甚至不像绝大多数的农具,总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它,是水车,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说它是车,是农耕诗人给它戴上的一顶桂冠。它身上没有安装一个轮子,它不但不能载货驮物,反而每一次从农家到水塘去车水,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扛着去。可以说,它是我所见的所有农具中,做工最繁杂、力学原理和生产美学得到最充分融合的一件农具。它总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
②1980年,生产队将所有集体的生产工具分到各家各户,由于全队只有五辆水车,每户人家都想要,队长只能以抓阄的形式来确定。母亲把机会让给别人,让大家先抓,留下最后一个阄给母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打开阄时,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水车”两个字,她自然高兴,但当她看到最想得到水车的李伯因为没有抓到阄而神情无比沮丧时,母亲竟然将全队人视为神器的水车让给了李伯。
③第二年开春时,母亲请来村里的老木匠罗秋生,为我家做一架水车。母亲把藏在老屋二楼上的一批准备盖新房的上好杉木料搬了下来。母亲说,水车是田喝水的碗,没有水,田就会渴,经常口渴的田园,禾苗怎么能长得好呢?罗木匠是一个做农具的能手,村里几乎所有的农具都是他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做的。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它随着一个家一起呼吸,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他用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水车做了出来。崭新的水车静静地躺在晒谷场上,木香怡人。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