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阴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驱赶季节的低迷,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入选时,文章局部有改动)

1、文中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3分)

2、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3分)

3、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4、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加点词“点缀”的含义。(2分)

5、本文不止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6、作者在第⑦段中是怎样展开联想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分)

答案:

1.(3分) 冬雨、落叶、原野

2.(3分)因为作者离开德宏后,在异乡感受了冬天的寒冷和寂寥,与家乡的冬天有了对比,才感到家乡冬色的秀美。

3.(3分)比喻。(1分)把落叶比作德宏冬天的旗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德宏冬天来临的标志就是落叶。(2分 )

4.(2分)点缀本意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文中是指原野上有白霜装点,再配上其它景物,使德宏冬日的原野更加美丽。

5.(3分)答出其中一个点,即可得满分。示例一: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1分)作用:用北国冬天的壮景、江南冬天的娇怯,衬托出德宏冬天热情的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

示例二: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

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1分) 作用:把北方与德宏的冬天作了比较,衬托出德宏冬天的特点,有花有雨、无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

6.(4分) 由听到的看到的,联想到“饱满的种子”、 “熊熊的火把”、“壮实的堤岸”、“流泻的大波”。(2分)这些联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弱到强,淋漓尽致地抒发并深化了作者对德宏这块热土的热爱、赞美与歌颂之情。(2分) 5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消逝了。春天是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海子却走了,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④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⑤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⑦海生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颂歌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 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浩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认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本文选自《读者》,有删改)

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说说其作用。(3分)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2分)

3.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3分)

4.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5.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分)

6.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3分)

答案: 1.(3分)答题示例: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1分)交代了事情的结局(1分)造成悬念,吸引读者(1分) 。 2.(2分)答题示例:母亲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劝诫儿子,从中可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与包容。 3.(3分) 答题示例:儿子是母亲的希望,是母亲的全部,儿子的离去让母亲无比思念、万分悲痛。母亲虽然活着,但是她的灵魂已经随儿子去了。可见儿子对于母亲是多么地重要,母亲对儿子爱得是多么深沉。(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4.(4分) 答题示例:内容作者借天空对大地表达爱意的形式,告诉我们做儿女的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关爱和回报自己的人(2分)。修辞:运用了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答出一种即可,1分)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儿女应该如何回报亲人对自己的爱(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5.(3分) 答题提示:开放题。找出细节(1分) 答出感动的原因。(2分) 6.(3分) 答题提示:开放题。紧扣标题内涵、联系生活实际,答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6我现在也是童年 陈祖芬

①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

②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有钱的,我只以为我是有钱的。因为,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一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五角钱。那时候,考试是五分制,两分是不及格,五分就是优秀。如果我得到两三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两三个五角钱。一个拥有两三个五角钱的人,那是怎样的有钱啊!我拿上钱调头就往书亭跑,激动万分地看着一本本童话书,想着怎么买回“全世界”。或许,谁也想不通五角钱怎么能买下全世界?能,当然能。因为我心目中的全世界,就是这个小书亭,而且是这个小书亭里的童话书。

③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读完,就放在小衣柜里。我年年买童话,可是我的“全世界”一直没怎么增加。怎么回事?对了,总有同学跟我借书。借的时候说好要还的,后来就忘了还我了,后来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借走的。或许,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

④中学的时候,我常常生病在家,一个人躺在床上。那时候,没有电视,只能痴痴地望着斑驳的天花板。我在斑驳间看出无穷的图案,小仙女、小天使、小公主,还有森林、城堡、宫殿。美丽的、梦幻的故事天天在那里发生,我的“全世界”搬到了我家天花板上:天花板上的世界,把我的病床生涯,变得无边无际地绚丽。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⑤童话是一条河,点点浪花跳动着智慧与真情;童话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着缤纷的诗趣与美丽;童话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人类的未来与希望。我徜徉在童话的世界里。

⑥我喜欢洋娃娃,妈妈用布包上棉花再画上眼睛鼻子,给我做了一个。我上高二的时候还抱着这个娃娃去学校,后来就被批评了:你想想,你已经是高二学生了,怎么还这么幼稚,还抱着布娃娃上学? ⑦幼稚的双胞胎姐妹,叫做:天真。人长大了,就不可以天真了吗?

⑧长大了以后,我去欧洲、美洲,我去香港、台湾,我买回来的,大都是童话书和玩具。有一次在伦敦逛市场,看到了一只塑料大皮鞋,那是一个做成皮鞋状的童话小屋。我小时候的“全世界”里,有一本书就叫《大皮鞋》,封面上画的那只鞋,竞和伦敦市场上的这只一模一样。我好像在这里又看到了童年的梦,我拍着手又叫又跳。卖货的英国妇女,当即把大皮鞋的售价涨了一英镑还是半英镑。 ⑨进入21世纪的时候,有报纸叫我写有关文章,我写了篇《三高世纪和玩具总动员》。我是觉得,社会越

是现代化、数码化,越是应该唤醒童真。有天真,才有比尔·盖茨,才有爱迪生,才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信?看看比尔·盖茨那张永远长不大的娃娃脸。

⑩中国内地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马云,是世界经济论坛选出的全球l00位未来领袖之一。马云是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办人。但是关于电脑,他只会浏览和收发邮件。他自称不I也不T,一个不懂IT的人是怎样当上IT英雄的?他成功前,有人说他是傻子,是疯子。而我想,他是孩子,是一个用自己的创造写IT童话的孩子。虽然他已经40多岁了,但他说:“我现在也是童年。”

?我嘛,现在有多一些的钱来买“全世界”了。我的工作间是个玩具屋,是个童话世界。我近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是个成年人的童话。有人读了说:祖芬的书越写越少儿化了。或许,我是把少年时代我家天花板上的童话搬进书房了。 ?我高兴,“我现在也是童年”。

(选自2011年05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选文有改动)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中“全世界”的含义及引号的作用。(2分)

2.谈谈你对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的理解。(3分)

3.请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童话是一条河,点点浪花跳动着智慧与真情;童话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着缤纷的诗趣与美丽;童话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人类的未来与希望。 赏析:

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5.整体感知全文,请简要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3分)

6.结合你读过的一篇童话,谈谈你对文中“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4分)

答案: 1.(2分)答:“全世界”的本意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句中的“全世界”指的是童话书(1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1分)。 2.(3分)答:这句话的意思是童话已进入“我”的精神世界,“我”和童话已融为一体,表现出“我”对童话的痴迷。 3.(3分)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童话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1分)。句式整齐美观,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1分)。 4.(2分)答: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虽人到中年,但依然保持童真童趣的喜悦、自豪之情(1分)。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1分)。 5.(3分)答:本文以童话书为线索(1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十来岁\,“上中学”,“长大后”,“现在”几个时段的叙述,写出了“我”对童话的执著与痴迷(1分)。层次分明,中心突出(1分)。 6.(4分)(开放性试题,答出书名或故事名,给1分;能对故事情节加以复述或对某个形象、情节加以展示,给2分;点出“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这一主题,给1分,共4分) 答题示例:我最喜欢的童话是《丑小鸭》。它深蕴着作者的温情,以富有美妙诗趣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终于变成了美丽天鹅的故事。这篇童话不仅给我有益的启迪,开启了我的智慧与想象力,还给我带来美的享受。所以说“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7那一声吆喝 召唤

“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

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 “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 “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 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

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 “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 “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 “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

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

“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 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

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

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选自《美文》,2006年4月)

1.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4分)

2.第3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2分)

3.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2分)

4.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5.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2)在线全文阅读。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91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