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势,明道,优术”,是长江商学院校训。最早出自《道德经》和《孙子兵法》。蓝帆股份董事长刘文静作为长江商学院EMBA十期学员,学以致用,将“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方式成功应用在蓝帆事业的发展中,并确定为蓝帆的战略经营思维。
本文分享刘文静董事长在2009年4月份写的文章—解读“取势,明道,优术”。我们可以看到,5年后的今天,文章中所描绘的所有规划和发展目标,已全部达成,我们的规模由2009年的33条生产线发展到了今天的137条,并建立起了产业链条,成为了行业内唯一的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PVC手套制造商-行业领导者,成功创办了企业的黄埔军校——蓝帆学院,并开启了新十年的第二次征程,开始构建医疗健康事业的新未来。这就是蓝帆的力量。
解读“取势,明道,优术”
作为一名普通的蓝帆人,多么幸运公司给我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长江商学院两年的EMBA教育,不仅让我树立了全球化的视野,拓宽了思维框架,奠定了战略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方式。长江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学以致用,经世济民”。我想,我最好的学以致用的方式,就是发展好蓝帆事业,回报员工、社会和股东。同时,我也希望带领全体蓝帆人都能够学会“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方式,共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在公司各主要场所和“蓝帆报道”上都标出“取势,明道,优术”的原因。 那么,究竟什么是“取势,明道,优术”呢?
●势:即外部形势。“取势”,是指把握透了外部形势的态势和发展走向,并顺势而为的一种行为。
比方说,天要下雨了,就是“势”,准备雨伞来遮雨,就是“取势”。再比方说,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暴发,所有国家和企业的经营环境都非常恶劣,这就是当前的“势”,而企业能够认清形势,不要盲目乐观,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出积极地应对性调整,就是“取势”。
总之,“势”,就是外部环境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取势”,是一种能力,要能敏锐地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中分析和判断出未来的趋势,结合个人的情况做出调整,决策或应对,这是“取势”最高明的功力。古往今来,所有有成就的企业或个人,首先都能审时度势,对自己本人做出客观的判断,并能及时把握。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取势”的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命长短,也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高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必须修炼的功力。
●道:是战略
比如蓝帆的“道”—战略,就是“高端化,差异化”,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要做最高端的PVC手套产品,确定最高端的市场,选择最高端的客人—每个行业的前10名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比如在医疗行业,我们的客户Cardinal, Kimberly-Clark等是行业领袖级的企业,在快速兴起的食品行业中,我们同样坚持高端化战略,就是选择最高端的终端用户,比如麦当劳,Burger
King,Sysco,US Food等,做最高端的品种,即NSF手套。在这种战略定位指引下,我们将用3-5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好的手套专业供应商。我想,蓝帆的战略大家都已经很明晰了,那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就是“道”。 再举个例子,比如做房地产,选择做高档别墅还是经济适用房,是两种不同的战略,也就是两种不同的“道”。再比如做服装,选择做高档服装面向成功人士,还是做低档服装面向广大百姓,也是两种不同的“道”。再比如我们每个人,是把自己定位为技术专家,还是营销大师,还是金融专家,这都是“道”。 “道”,没有好坏、高低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做高科技产品如航空航天,不一定就是好的道,而沃尔玛的盈利模式并没有高新技术,却成为了全球伟大的企业。对个人也一样,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企业家,但是,每个人都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很好的电焊工,都会是一样的棒。
这里面的关键,是“明道”,就是明白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能够掌控哪些资源,来确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道”。一个完全没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去做高科技行业,或者一个没有任何英文水平的人定位做国际贸易,这都是不明智的“道”,最终都不会善始而终。然而,很多企业在起步时能客观认清形势把握自己,但最终却会因为发展战略订得不切实际而导致衰亡。而做为个人来说,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开放的客观环境里,把自己的优劣势看透彻,才可以掌控自己的资源,走好人生每一步。
“明道”,实在是人生的大智慧,需要时刻高悬在自己心灵的上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明其真谛。
●术:是技能层面的东西
对一个人来说,“术”,指的是你的能力或技能,比如,是否有财务知识,财务能力是否比别人高明?有没有设备管理能力?设备管理是仅凭经验,还是有系统的理论指导?这些都是“术”的范畴。往往大学本科的教育,在某些专业领域领我们进了门,并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框架,而在“术”的层面,还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技术学校提供的是某些专业方面的“术”的教育。而现在较成熟的MBA教育,则是系统地专业地精深地给以“术”方面的教育。
说到MBA教育,蓝帆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可喜地看到我们凝练出了卓越的蓝帆文化,形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蓝帆团队,可是,我们这支团队的基本功是不够扎实的,我想,等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推到一个平台上,大家的时间精力允许以后,就要选拔一些好苗子送去高等院校接受MBA教育,他们将成为蓝帆未来的栋梁。 “术”,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指管理运营能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现金流的管控,企业流程创建和运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品质管控能力,体系的运行水平等等,2008年开始,我们全面导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系统,它不仅引导蓝帆人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科学的方法论和工具,这都是“术”。 对一个人来说,潜心修炼好自己的“术”,就会在人生路上比其他人多些机会,成就更高一些;对一家企业来说,如果“术”比其他企业更高明,那企业的比较优势就会突出,往往就会比其他企业发展的快一些。
●“势”、“道”、“术”三者的辩证关系
“势”、“道”、“术”三者是有辩证关系的。“取势”和“明道”一定是在先,而“术”是让你在一个可以生存的平台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跑得更快更远的技能而已,如果“势”把握错了,“道”制订错了,那么再好的“术”也无法挽回灭亡的命运。
比如,30几岁的人一定都记得BP机这个产品,在手机兴起之前,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好产品,差不多10年时间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很多企业依赖这个产品而生存。当然这里面的企业有不同区分,有在“道”上走高端路线的,有在“术”方面做的更好的。但是,随着手机的面世,没有几年时间,BP机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这样的历史长河上我们再回头看这个案例,如果当时的企业不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这个“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进行企业转型,那么,“道”订得再正确,“术”修炼得再高明,也无法扭转企业倒闭的命运。 但是,“势”把握得再好,“道”定得再正确,企业或者个人不能在“术”上下功夫,那还是水中花,镜中月,好高骛远,最终一事无成。中国的很多企业正是这样,选择了一个好行业、好项目,战略也制订得很好,但是,在战略的执行体系上不作为,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根基的,也不可能有未来。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是个苦差事。打个简单的比方,建立了一个企业,好比种植一个果园。累累的果实不是坐在房间里想像出来的,需要平整土地,播种,灌溉,施肥,浇水,除虫害,剪枝,挖掉坏死的植株,移挪来新株,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打理......企业的运营也是一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各色人等,围绕一个共同的使命,在不同岗位上运转,需要有合适的系统,把人机料法环联结起来,需要不断因地制宜地调整,需要长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需要不断根据新的内外部形势创造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推动企业螺旋式地上升,不能急,更慢不得,且永远不能停下来。
事实上,很多企业在“势”、“道”上做得不错,但在“术”的层面上远远不够,更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甚至都没有基于战略的思考。
而蓝帆,是一个胸怀远大的企业,我们志存高远,我们的愿景是把蓝帆打造成一个世界级企业,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职业经理人。我相信这一点一定能够实现,套用“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模式来分析:
“取势”方面: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我们所处的行业,从全球范围内做了分析和评估。我们分析了该产品和产业的市场前景,结论是广阔和朝阳性的;我们分析和评估了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评估了在全球竞争格局内我们的优势和劣势,结论下来我们的比较优势是突出的;我们分析了中国做为手套制造基地的民族优势,很明显,相对于南美、中东、俄罗斯、亚洲的北朝鲜、越南、印度、
巴基斯坦、柬埔寨......,中国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虽然,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或许会使未来3-5年内全球的经济处于低谷,但是这样的经济时代并不是我们产品或产业的单独经济周期,我们预见到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产业将会迎来更蓬勃的发展,我们完全有实力和能力,做行业的领军者。
“明道”方面:我们基于蓝帆集团的综合优势--全球范围内垂直化整合战略的唯一企业,我们有强大的技术、管理、人员、品牌和资金实力,基于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我们的优势战略,即高端化,事实证明,我们的战略定位是符合企业实际的,我们也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配置充足的资源去实现这样的企业战略。
“优术”层面:勿需多言,我们在“优术”层面,是下功夫最深的一个企业,我们并不是智商或者情商特别高的一群人,可是,我们蓝帆人勤勉尽责,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善于思考,开放,务实。过去几年,我们滚打摸爬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蓝帆管理模式和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企业流程,而今天,精益六西格玛的导入,又给我们的“术”送来了最尖端的武器,我们将如虎添翼,再过几年,蓝帆企业的功力将成为企业致胜最重要的力量。
当然,拥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还只是理清了思路,明白了未来什么是可为的、应该怎么为、和如何为得更好的问题。远远不代表我们就已经做到和实现了,今天,我希望全体蓝帆人能够明确的,就是两点:
一.用“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模式分析的结果,我们蓝帆的发展规划是正确的,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二.希望每个蓝帆人都能够学会“取势”、“明道”、“优术”的思维模式,学会科学地思考。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会21次,210次,2100次地灌输“取势”、“明道”、“优术”给每一个蓝帆人。掌握了它,无论管理好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项目、还是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最重要的智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取势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