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Dell)计算机是最能够掌握此一创新行销模式的代表企业之一。主要成功关键是允许顾客大量订做,当时其它企业都是透过经销商通路销售产品,戴尔却透过网络与直接销售(DM),计算机不需经过中间通路,直接卖给顾客,顾客只要从网络下单,几天后就可以收到产品。
大量客制化在于如何满足第一线消费者需求,因此顾客关系管理是否建置周全,牵系销售的成败。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企业必须将供货商和顾客之间转化为虚拟整合关系,生产做到迅速响应顾客的需求。 19.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doard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board),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一九九○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会计量度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
该研究的结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发表在一九九二年哈佛企管评论一月与二月号,基本上,平衡计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必须改用一个将组织的愿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针架构来评核组织的绩效。此四项指针分别是: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 (Learning and Growth)。
借着这四项指针的衡量,组织得以明确和严谨的手法来诠释其策略,它一方面保留传统上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指针,并且兼顾了促成财务目标的绩效因素之衡量;在支持组织追求业绩之余,也监督组织的行为应兼顾学习与成长的面向,并且透过一连串的互动因果关系,组织得以把产出(Outcome)和绩效驱动因素(Performance Driver)串连起来,以衡量指针与其量度做为语言,把组织的使命和策略转变为一套前后连贯的系统绩效评核量度,把复杂而笼统的概念转化为精确的目标,藉以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针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 20.经营结果取向管理Results-Based Management
经营结果取向管理(RBM, Results-Based Management)相对于强调功能的管理、过程取向的管理和重视投入的管理,经营结果取向管理,更专注于从制度的角度管理经营的结果与产出的品质,并且极为显著地将经营管理的分析焦点和运筹焦点,放在经营的结果和管理的绩效上。在管理技术方面,经营结果取向管理非常强调绩效的衡量,以「按绩效付给薪酬」、「按绩效实施管理」、「按绩效分配预算」为原则,运用信息管理和计划学习,以及灵活地设计各种营收、毛利率、销售成本、资产、负债等财务结果指针来衡量与控制,以提供监督、评估,与报告经营结果。
经营结果取向管理的问题在于,组织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各种指针,但是传统的绩效衡量指针却可能无法测算出管理绩效的所有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绩效都可以量化,指针之间可能是互相冲突的。要实施经营结果取向管理,就须先具备绩效管理的各种成功要件。
21.高绩效组织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高绩效组织(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意即对比于传统组织的组织,经过管理学者的归纳,相对于传统组织而言,高绩效组织通常更具有下列的倾向:技术创新与冒险,重视学习,设计工作去要求许多技能,组织跨部门团队,以援助者与训练者的角色来代替管理者的角色,能够为员工的表现提供回馈,只有极少的管理阶层,让每一位成员都接近客户,能够提升应变力与平衡力,能够支付与表现相称的酬劳,将企业有关的信息与全体员工共享,规划信息系统以支持团队工作,做到社会面与技术面的平衡。 高绩效团队通常是由工作团队、改善团队和整合团队组合建立起来的。高绩效组织中的成员会接管传统管理者与监督者的工作与职责,因此,通常也要接受技术技能、行政技能、人际技能、决策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此外,高绩效组织还须重新设计工作、薪酬系统、信息系统,并使每个人的绩效目标与组织的使命策略结合在一起。 22.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企业流程再造(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系指「由组织过程重新出发,从根本思考每一个活动的价值贡献,然后运用现代的信息科技,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及重新架构组织内各间关系」。在管理学上,企业流程再造系将在一九八○年代出现的各种 Reconstruction、Restructuring等思路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在Michael Hammer 和 James Champy于一九九三年出版的经典性的著作「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中,予以系统性地整合与发展。该书强调,企业流程再造应包括四个要素:根本(Fundamental)、彻底(Radical)、显著(Dramatic)和流程(Process)。
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为:整合工作流程、由员工下决定、同步进行工作、流程的多样化、打破部门界限、减少监督审核、减少扩充协调、提供单点接触、集权分权并存。
其特色为:一、在崭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以流程为中心,大幅度地改善管理流程。 二、放弃陈旧的管理做法和程序。
三、评估管理流程的所有要素对于核心任务而言是否重要。专注于流程和结果,不注重组织功能。在方法上以结果为导向、以小组为基础、注重顾客,要求严格衡量绩效,详细分析绩效评估的变化。 23.六个标准差Six Sigma
六个标准差(Six Sigma),意即实际上消除企业在每一项产品、制程、以及互动方面的误差,以接近其品质目标标准之品质顶尖水准程度,并减少「不良品质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缩短交期(Cycle Time Reduction)、增进顾客满意度的管理过程和企业衡量。
摩托罗拉公司在一九八○年代后期到一九九○年代中期,首先推动「六个标准差」行动。基本上,「六个标准差」采取预防导向的问题解决法、强调主动性的行为、基于资料而做决定、采取长程的规划、将人力视为资产而非成本,并且强调团队的授权与标竿学习。实施「六个标准差」的公司,能够一致地将产程的误差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三点四以下,成为接近完美品质的标准。
「六个标准差」的实施,第一步为成立小组,再由小组负责以六个标准差品质水准为目标的计划。每一小组须遵循「M-A-I-C」的四个步骤:M即「评量」(Measure),A即「分析」(Analyse),I即「改善」(Improve),C即「控制」(Control)。此外,为了推动「六个标准差」,选需要设计「战士层级」(Warrior Class),使员工接受「六个标准差」所要求的统计训练,通常这些层级以空手道的技能高低来命名,以奇异公司为例,包括:黑带高手(Master Black Belts)、黑带(Black Belts)、绿带(Green Belts)等。
24.消费者教育customer education(ED)
消费者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公司、产品、服务、政策、策略等期望消费者了解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并获得认同的过程。 它的好处就是可以创造忠诚客户并使新产品(服务)得到比较大的投资回报。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研究和战术的运用。一定不能将它与广告、促销或公关活动混为一谈! 详细的论证和举例过程将在公司专业文章中体现。 25.支持性价格(SUPPORT PRICE)
支持性价格我们也可以将其称呼为维持性价格,我们不难从其英文演绎中了解其核心含义——SUPPORT PRICE. so,how do you support your price?(你如何支持产品的价格呢?)
我们不要在市场上出现价格竞争的时候,首先想到降低产品价格。我们应该首先分析产生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然后将支持我们的产品价格的有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通过关键因素分析法来加强我们稳定价格的支撑力!!!
为了启发读者,我们提供一些常见的支撑手段:1、非直接降价性促销;2、经销商关系处理;3、公共关系活动;4、品牌建设;5、行业联合行动;6、新产品研发与替代;7、增加服务投资;8、一线员工训练;在你们决定降价前,请各位多想一想:how can i support my price?!!!
2010年
管理职能和过程
– 管理者工作最重要的职能
– 计划 - 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
– 组织 - 决定应该从事哪些任务,应该由谁来从事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和归集,谁向谁报告,以及在哪一级做出决策的过程 – 领导 - 指导和激励下属,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 – 控制 - 监控以确保事情在按计划进行 – 管理过程
– 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
– 管理活动通常以连续的方式体现出来
强文化和弱文化
– 在强文化中,基本价值观被强烈拥有并广泛共享 – 强文化比弱文化对雇员的影响更大
– 强文化组织中的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 – 强文化与组织绩效是紧密关联的 – 大部分组织已向强文化转变
–
–
–
–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学最新理论知识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