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5.读剖面图5,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地貌称___________地貌,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的国家是___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___高原也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两个名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A:CaCO3+H20+CO2→Ca(HCO3)2 B:Ca(HCO3)2→CaC03↓+H20+CO2↑
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 表示,为流水的 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_作用。
图5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 6.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 。
(2)甲处的山地是由流水的 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从地质构造看,其成因属于____________ 。
(3)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③,④两处有一处为可作装饰材料的岩石是____________处;①,②两处有一处为可作建筑材料的硬质石材,它是____________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____________处。(填字母)
(4)⑤地和②地岩石的新老关系是
A.⑤>② B.⑤<② C.⑤=② D.无法比较 (5)形成此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图6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较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较老。
3.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对于古今自然地理及其环境变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4.水平运动——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称水平运动。常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挤压力,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因此,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
5.垂直运动——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缓慢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又称“造陆运动”。
6.岩层——具有层状结构、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近似的岩石。岩层的上下界面统称层面(板画、模型)。
7.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指向即为走向。走向表示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用方位角表示。走向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
8.倾向——在岩层层面上,垂直于岩层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即是岩层倾向。倾向表示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倾向只有一个方向,与走向的交角恒为90°。
9.倾角——岩层层面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倾角表示岩层层面的倾斜程度。
10.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即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改变了原始产况,形成倾斜的及各种弯曲的形态。
11.褶曲枢纽——褶曲岩层的同一层面与轴面相交的连线。枢纽可呈水平、倾斜或起伏(倾伏)状,表示褶曲有倾向延伸的变化。
12.褶曲轴(轴迹)——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轴永远是水平的。它可以是水平直线或水平曲线。轴向代表褶曲延伸方向,轴的长度反映褶曲的规模。
13.隔挡式褶皱——在一个平行的褶皱群中,各褶皱轴相平列,但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等,如果背斜紧密,向斜开阔平缓,称为隔挡式褶皱。反之,称隔槽式褶皱。
14.隔槽式褶皱——在一个平行的褶皱群中,各褶皱轴相平列,但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等,如果背斜平缓,向斜开阔紧密,称为隔槽式褶皱。
15.节理——是一种断裂构造,是沿着断裂面没有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者。按照节理的成因分类,分为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
二、填空题:
1.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2.走向│倾向│倾角
3.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 4.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5.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6.地堑与地垒│阶梯状断层│叠瓦式断层 7.水平│倾斜│直立│倒转
8.直立褶曲│斜歪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9.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 10.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 11.剪节理│张节理
12.断层面│断盘│断层线│位移(断距); 13.背斜│向斜 14.节理│断层 三、选择题:
1.D 2.B 3.B 4.D 5.D 6.C 7.B 8.B 四、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五、叙述题:
1.什么是同沉积断层?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同沉积断层又称长生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边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过程中,盆地不断沉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这些作用都是由于控制盆地边缘断层的不断活动而发生的。同沉积断层规模大小不一,以大、中型为主.在时代上,主要发生在中、新生,很可能与中新生断陷盆地的广泛发育有关。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为:(1)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在剖面上常呈上陡下缓的凹面向上的勺状;(2)上盘地层明显增厚,这是同沉积断层最基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同一地层在下降盘与上升盘的厚度比称为生长指数,它反映了同沉积断层的活动强度;(3)断距随深度加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因断距是累积的,所以任一标志层的都反映了这层以前断层活动引起的断距之和;(4)常在上盘发育逆牵引构造,逆牵引一般构成背斜,与断层走向一致延伸,背斜顶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偏移的轨迹与断层面大致平行。 2.地质构造有哪些基本类型?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四类: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1)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这种构造出现在构造运动影响较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或下降的地区,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水平构造中较新的岩层总是位于较老的岩层之上。不同地点同高程上,出露同一地层;同一地点,老地层在低洼处,新地层在较高的位置。
(2)倾斜构造: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倾斜构造带常常是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也可以是大区域内的不均匀抬升或下降造成的。此时岩层仍保持下老上新的层序。
(3)褶皱构造:褶皱是岩层弯曲形成的构造。在地壳岩石中褶皱弯曲的规模差别很大,从显微构造直到巨大的构造盆地和地槽带均属褶皱构造。在松散的沉积物,沉积岩,各类变质岩,甚至某些火成岩中的原生流动构造,都有褶皱发育,这说明褶皱可由多种压力环境下形成,其形态多种多样。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背斜和向斜。背斜的特征是岩层向上弯曲,中心核部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则相反,岩层向下弯曲,核部较新,两侧依次变老。如岩层未经剥蚀,则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表仅见到最新地层。若岩层受剥蚀,则地表可出现不同时代的地层露头。
(4)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力发生脆性破裂而产生的构造。根据相邻岩块沿破裂面的位移量,又可分为节理和断层。节理:节理是当岩层、岩体发生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位移时的断裂构造。它是野外常见的构造现象,一般成群、成族出现。断层:是岩体发生较明显位移的破裂带或破裂面。断层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的地质构造,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断层深度可达数千米,断层延伸最长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千米。根据断层上下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和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线方向发生了相对运动)。
3.什么是岩层?什么是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要素是什么?
答案: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叫做岩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叫沉积岩层。岩层的产状就是岩层的空间产出状态,常采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的数值来表示。 4.什么是擦痕?什么是阶步?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擦痕断层两盘岩块相对错动时在断层面上因摩擦和碎屑刻划留下的痕迹,表现为一组平行均匀的细纹。据此可判断断层的存在和相对运动方向。阶步是断层两盘岩块相对错动时在断层面上因摩擦和碎屑刻划留下的痕迹,表现为一组与擦痕大致垂直的微小陡坎。由局部阻力差异或断层间歇性运动的顿错而成。 5.在野外使用地质罗盘如何量测岩层产状?
答案:(1)测量走向:罗盘长边紧贴层面,调整罗盘至水平,渎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走向。(2)测倾向:罗盘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倾向。(3)测倾角: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悬锤所示角度,即倾角。 六、综合分析题: 1.答案:
(1)该地海拔约为50米形平坦,地形为平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