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A 22.B 23.A 四、判断题: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错误 五、叙述题:
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方案和主要依据?
答案: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利用地球物理资料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物理状态和性质。天然地震波传播的方向与速度资料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具有显著的纵、横向的非均匀性质。尤其是纵向上,在几个深度上波速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物质的同心圈层结构。根据地球内部存在的莫霍与古登堡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在根据次级界面,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带和内核。 2.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答案:(1)洋壳主要由玄武岩质及超镁铁岩石组成,而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层为特点。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明,陆壳比洋壳多Si,K,少Fe,Mg和Ca。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
(2)标准洋壳总厚度仅7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5km,两者相差5倍之多。陆壳不但上覆较厚(15~20km)的花岗岩质层,而且玄武岩质层也比洋壳厚得多。 (3)洋壳岩石比陆壳年轻。陆壳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可达35×108~40×108a;而洋壳岩石一般都小于1.6×108a,最古老的洋壳也很少超过2×108a。
(4)从火山岩成分来看,陆壳和洋壳也有很大差别。近大陆侧以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而大洋侧则以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等基性玄武岩为主,两者在物质成分和火山作用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5)在构造活动上,陆壳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很发育,大部分山脉是由褶皱或变质的沉积岩及花岗岩质岩浆岩组成,而洋壳构造除大洋边缘沟一弧体系外,广阔洋底以断裂构造为主,特别是沿中脊轴分布的中央裂谷带以及与之垂直的横向大断裂,是地球表面规模最大的两大断裂系统。
3.简述重力异常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
答案:重力异常就是校正后的实际观测值与该测站的正常重力值(标准值)的差异。实测值大于正常重力值是正异常,反之为负异常。引起重力异常一般和地下物质的密度大小有关。存在一些密度较大物质的地区,如铁、铜、铅等金属矿区,常表现为正异常;而存在一些密度较小物质的地区,如石油、煤、天然气、盐类以及地下水等,常表现为
负异常。重力勘探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寻找地壳中局部重力异常区的办法,来了解地球内部的大结构和勘探矿产。
4.以“河流地质作用”为例,论述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过程?
答案:外力地质作用是由于外部能量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洋湖泊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从风破坏开始,风化作用拉开外力地质作用的序幕。外力作用过程“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垂直侵蚀和侧方侵蚀,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具体为悬浮、滚动和跳跃三种方式,在流速降低地环境下发生沉积。 5.简述风化壳的概念、生成及其垂直分带。
答案:岩石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一些不稳定的矿物遭到分解,其中可溶性部分被水流失,难溶部分残留在原地,这些残留在原地的物质叫残积物。由于残积物未经过搬运,残积物中碎屑棱角明显,大小不一,也无层理。由地表面向下粒度逐渐变粗而过渡为基岩。残积物常分布在分水岭上或缓坡上,残积物顶部常因生物的活动被改造成土壤。由于残积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且构成一个不连续的薄壳,叫做风化壳。风化壳的风化程度是从地表向地下深处逐渐减弱,因此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根据产物特征,一般把风化壳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从上到下:第一层是土壤层(风化壳表层),表层处在氧化环境,特别在湿热地区酸性条件下,矿物风化彻底,生成各种粘土矿物。铁在此层呈高价氧化铁;第二层为残积物,一般由岩屑、粘土组成,风化不彻底,含有少量有机质;第三层为半风化层,遭受风化作用微弱,主要是未经化学风化的岩屑组成;第四层为底层,由基岩组成。 6.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答案:(1)一般说来,在岩浆岩中,最早结晶的矿物在地表条件下最先分解,最后结晶的矿物,如石英,抗风化的能力最强。含铁镁矿物多的超基性岩比含硅铝矿物多的酸性岩易于风化。
(2)单矿岩因具有各向同性,不易物理风化。而复矿岩因所含矿物颜色、成分、内部晶架各不一样,其导热率、体胀系数也不一样,因此在温度和水溶液的作用下,易遭受破坏。
(3)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大小,等粒不等粒,胶结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也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细粒、等粒,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疏松的岩石有利于水溶液渗透和生物的活动,因而抵抗风化的能力弱。
(4)在层理或节理发育的岩石中,由于水溶液沿层面和节理进行化学风化,特别在层理与节理的交叉处,岩石块的棱角风化快,且逐渐圆滑化,结果岩块表面呈浑圆形。
(5)当抗风化能力强弱不同的岩石组合在一起时,抗风化弱的岩石组成负地形,抗风化强的岩石组成正地形。
(6)在温湿地区,雨量丰富,植被发育,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强烈。在干寒地区,降水少,植被差,则盛行物理风化。
(7)地形的坡度也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和方式,陡坡处地下水面深,植物少,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基岩裸露又促使物理风化的持续进行;在缓坡或平凹区,地下水面浅,植被发育,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表现强烈。 六、计算题: 1.
℃
2.
M
矿物及岩石习题与答案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矿物 解理 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二、填空题:
1.矿物的晶体形成过程中常呈现三种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矿物的颜色根据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矿物透光能力大小可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级。 4.矿物光泽按其强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根据矿物承受外力作用情况,将解理分为____ 、____ 、____、____ 和__ 五级。 6.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大类型。
7.在地表以下的不同深度形成的岩浆岩称为__________ ;在地表以上形成的岩浆岩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8.根据岩浆岩中 SiO2 的含量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____ 、____、____和____四大类型。 9.根据岩石的主要物质成分和结构,将沉积岩分为____ 、______ 、______ 三大类型。
10.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某一形态的习性,称为 。
11.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个不同的级别。
12.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______和______;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____盐类矿物。 13.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_等物理性质。 14.除一般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磁铁矿的__ ;滑石的__ ;石墨的__ 和__ ;云母的__ 和____。
15.各类火成岩的SiO2__含量分别是:超基性岩为______ ;基性岩为______;中性岩为________ 和酸性岩为____________。
16.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及__________等方面。 17.碎屑岩的三种基本胶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18.碎屑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____________结构;泥质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______ 结构;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______结构和______ 结构。
19.区别石灰岩与石英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________,如有______ 反应的则为石灰岩。
20.区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________ ,有________反应者为石灰岩,仅有__________ 反应的为白云岩。
21.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2.常见的陆源碎屑岩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
23.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等。 24.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选择题:
1.石油和天然气与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2.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_____。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3.沉积岩一般可分为______。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4.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都属于_____。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火成岩
5.根据____ 的大小,碎屑岩又分为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A.矿物颗粒 B.粘土颗粒 C.碎屑颗粒 D.方解石颗粒 6.粘土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______等。
A.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B.矿物、岩石 C.石灰岩、白云岩 D.砾岩、砂岩
7.______根据矿物成分又可分石灰岩、白云岩两大类。 A.碳酸盐岩 B.岩浆岩 C.粘土岩 D.火山岩 8.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是______形成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A.火成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沉积岩 9.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10.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B.矿物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我们吃的盐、糖都是矿物 C.地壳中的矿物大多是单独存在的
D.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如云母、石英等 11.大理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下列中的_____。 A.石英 B.长石 C.方解石 D.云母 12.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_____。 A.石灰岩 B.长石 C.大理岩 D.砾岩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14.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______。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1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______。
A.橄榄石 B.灰岩 C.石英岩 D. 砂岩 16.下列不属于造岩矿物的是____。
A.长石 B.大理石 C.方解石 D.铁矿石
1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由此而形成的岩石,有下列中的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大理岩、板岩 D.花岗岩、砂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油地质基础习题(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