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思考
作者:彭军 唐震宇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7年第10期
【摘要】划定生态控制线是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引导城市健康、精明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对生态控制线的实操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生态控制线实践的分析总结,提出对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建议:强化城市发展需求研究、针对划定目标及自然环境特征优化划定对象识别、借助“多规合一”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增强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用”的引导。 【关键词】生态控制线;实操性;动态调整;因地制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式城镇化模式、“唯GDP论”的政绩考核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观所积累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重要发展战略。
生态控制线,即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划定的保护范围界限[1],是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已形成各地区城市共同认可的划定工作的方法,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对生态控制线的实操性要求越来越高,不同地形、气候、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发展规模的城市对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的要求存在差别。 1、生态控制线实践情况 1.1 国外相关概念发展
国外无明确的“生态控制线”的概念,相关概念可追溯至美国19世纪中期的城市公园运动,以及20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提出“绿带”政策、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和20世纪90年代北美地区提出以绿色基础设施(GI)为代表的“精明保护”理念 [2]。上述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生态控制线的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1.1.1 城市公园运动
城市公园运动发源于19世纪后期纽约中央公园的修建。美国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城市的人口和土地规模迅速膨胀,导致的基础设施的落后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不同种族、文化、信仰的人群集聚在同一混乱的城市,城市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纽约州议会于185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