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一高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汉语文试卷
(时间110分钟,满分150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翅膀 秩序 炽热 炙烤 B冤枉 迷惘 狂妄 忘本 ........C逾期 舆论 丰腴 痰盂 D挽留 手腕 瓜蔓 委婉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情有独钟 张冠李戴 礼上往来 义愤填膺 B名列前茅 含辛茹苦 万事俱备 涂毒生灵 C哗众取宠 绿树成荫 杞人忧天 白头偕老 D津津有味 理直气壮 卑躬曲膝 慰为壮观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A沉默寡言(少)嫉恶如仇(憎恨)原形毕露(完全) 傲岸不羁(旅途) ....B百战不殆(危险)浅尝辄止(就)川流不息(河流) 囊中羞涩(口袋) ....C循序渐进(按照) 心旷神怡(舒畅) 情有可原(原谅) 众志成城(城墙) ....D煞有介事(极;很)莫名其妙(说出) 近在咫尺(八寸) 面面相觑(看着) ....4下列词语完全构成反义词的一项
A安宁—寂静 硕大—微小 怯懦—勇敢 漫长—短暂 B 沮丧—兴奋 奢侈—节俭 怀疑—信任 称赞—表扬 C 愚蠢—聪明 干涸—湿润 轻盈—沉重 敏捷—轻快 D 钦佩—鄙视 慌张—镇静 浪漫—古板 含蓄—直白 5下列选项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A不耻下问 德高望重 专心致志 逆来顺受 B刚正不阿 骇人听闻 鹤立鸡群 斩钉截铁 C杞人忧天 按图索骥 量体裁衣 琳琅满目 D超凡脱俗 实事求是 亭亭玉立 崭露头角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抗洪而牺牲的烈士们,你们为长江两岸的人民而倒下了,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铭记你们献出的爱.。
B.卡塔尔和沙特两个队还有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将取决于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结果而定。.
C.抗战期间,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昧着良心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D.邓颖超此次率团访泰,受到泰国朝野和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她是已故周恩来的夫人,而是她本人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9.下列按括号内要求变换了句式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她说话简直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变为反问句) 她说话难道不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吗? B.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内涵。(变为感叹句) 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啊! C.你可得抓紧时间啊!(变为双重否定句) 你可不能不抓紧时间啊!
D.外面真冷,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上?(变为祈使句) 外面真冷,请你把窗户关上!
10.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热气飘荡着。) B.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红日映照着桥身。)
C.广播员富有鼓动性的、热情的话语响彻整个会场。(话语响彻会场。) D.船晃动得厉害,脸色煞白的他差点儿掉进浑浊的河里。(他掉进河里。) 1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______________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12填入括号内恰当的关联词的一项( )
( )树立了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 )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 )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成为这些书的朋友。 A只要 即使 也 并且 B因为 即使 也 并且 C如果 虽然 却 并且 D既然 那么 就 而且 1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有些学生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爱摆谱。 B.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 C.夏夜,柳丝是些温柔低垂的睫毛,在月光里睡着。
D.自从进入信息时代,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 1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老师除了给我们传授文化知识,还常常 ( )地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
(2)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光孝寺、镇海楼、陈家祠这些 ( )的建筑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3)蒲松龄的《狼》叙述了一位屠夫智斗恶狼的故事。故事启发我们遇到危险要( )才能摆脱困境。
(4)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 ),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A.苦口婆心 朴实 见机行事 不以为然 B.苦心孤诣 古朴 看风使舵 不以为意
C.苦口婆心 古朴 见机行事 不以为意 D.苦心孤诣 朴实 看风使舵 不以为然 1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大海》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由,渴望自由的感情。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脍炙人口的佳句,句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句中用对偶的手法,写出秋季长江的壮阔。
D《回延安》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作者贺敬之,诗歌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样式。 二阅读(42分)
(一)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C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
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选自位梦华《气候的威力》)
17、从选段看,南极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4分)
18、选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4分) 19、选段从说明的对象看是什么说明文(3分)
A事物说明文B 事理说明文 (二)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