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真菌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真菌》教学设计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爱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说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到真菌区别于植物和细菌的特征。 2.尝试将观察到的特征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 真菌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真菌的图片,以菌治虫的视频,真菌孢子繁殖的视频。 学生:发霉的橘子、面包片、食用的蘑菇、放大镜。(生物材料放在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蝗虫被分解》),天呐!这只蝗虫怎么了?(学生纷纷提出猜想,教师对其中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正确的想法给予鼓励。)

教师解释:其实事情的开端仅仅是一粒肉眼看不到的小“尘埃”落在了它的身上,这可不是普通的灰尘,而是一种真菌的孢子。 【设计意图】

用简短而精彩的视频资料,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教师提问:对于真菌你们了解些什么?你能用最精炼的词语说说你所知道的真菌吗?(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关键词简要记录在副板书上)

【设计意图】

用这样自由发言的形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快速地检测,无论对错都简要记录,然后在学习过本节知识后让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审视和修正。 (二)真菌的形态

1.过渡:同学们对真菌的了解不少,但这些都是正确的吗?我们先来看看真菌到底长什么样子。

2.实物观察: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材料──发霉的橘子、面包、蘑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提示不能将塑料袋打开,可以用手撕取少许进行深入观察)

3.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取一滴发酵馒头的溶解液,滴碘液观察酵母菌,用镊子在发霉馒头上取少许霉菌涂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观察青霉的孢子和透明的菌丝。强调取材一定要少,否则堆在一起不透光,不易观察。

4.图片:教师通过PPT补充各种形态的真菌,并对图片进行简要介绍(图片是实物还是模式图,是显微图还是原图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真菌形态差异很大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真菌?)

【设计意图】

1.展示形态各异的真菌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形态不同但是却属于同一个大的类群,说明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感受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真菌的结构特征

1.教师: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从外部的形态找到这几种真菌的共同特征时你还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说出从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寻找共同点。)

2.教师给出几种典型真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生活方式相关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尝试着从图和文字中提取信息。) 3.教师对学生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总结记录在板书中。

4.教师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真菌是植物吗?和细菌有什么不同?教师用PPT出示植物和细菌的细胞模式图、营养方式、生态系统

组成等相关资料辅助学生进行对比,找到三者间的异同。(学生回忆植物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并与真菌进行对比。) 5.得出结论: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设计意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回忆旧知识,进行横向的对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真菌的繁殖

1.过渡:还记得刚刚上课时我们看到的那只蝗虫吗?真菌是怎样把它化为乌有的?是一个真菌在起作用吗?

2.出示霉菌的菌落,它们是怎样繁殖的?播放视频,风力作用下大量飘散的孢子和雨滴落后喷射出的孢子。补充说明: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我要求你们把带来的生物材料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了吗?提出问题:孢子要想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忆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条件进行知识迁移,体会借助雨水力量进行繁殖的生物设计之巧妙。)

(五)生活中的真菌

1.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真菌的知识,它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2.出示图片:冬虫夏草,灵芝,葡萄酒,酱豆腐(腐乳),馒头(面包)、青霉素等,以菌治虫的方法及其优势。出示另一组图片:发霉的食物,补充说明(不用图片)可能引发的一些疾病。 3.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在出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永远是双刃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和其他生物建立和谐的关系。

4.布置作业:制作孢子印痕 (六)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课本64页练习题的第4题进行本章的小结。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结合课本的练习第3题,查阅资料,制定“养殖食用菌”的方案。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我认为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一段录像。其

实收集课程资源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段录像的获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但也是由于我每时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将它很好地保存下来。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有人向一位刚上完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的特级教师提问:‘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觉得每一位有志于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都应当如此。 2.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4.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组织相差很远,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非常生动形象,极好的解决这个难点,学生收获会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真菌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真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83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