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5. 如何做好IPD项目管理
6.11. IPD关键支撑性流程之三——需求管理 6.11.1. IPD需求管理的重要作用 6.11.2. E2E的需求管理流程 6.11.3. 需求管理子流程 6.11.4. 需求管理的5个步骤 6.11.5. 需求工程方法论
6.11.6. $APPEALS——关键的需求收集及分析工具 6.11.7. 示例:某产品包的需求列表 6.11.8. 如何做好IPD需求管理 6.12. 产品开发流程结构化的几个常见问题 6.12.1. 缺少执行流程的文化
6.12.2. 一把手对研发流程建设不重视 6.12.3. 为认证而认证 6.12.4. 闭门造车
6.12.5. 没有指定流程责任人 6.12.6. 流程培训不足 6.12.7. 没有流程审计 6.12.8. 没有持续优化 6.12.9. IT固化不够
6.13. 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开发流程有何不同 6.13.1. 示例:系统级产品的开发流程 6.13.2. 示例:机电产品的开发流程 6.13.3. 示例:软件产品的开发流程 6.13.4. 示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 6.13.5. 示例:项目型产品的开发流程 6.13.6. 创业期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建设 6.13.7. 成长期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建设 6.13.8. 成熟期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建设 6.14. 研讨:企业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IPD流程 ? 分析企业目前的研发流程现状 ? 确定研发流程的建设目标 ? 如何分步设计并实施IPD流程
7. 研发绩效及薪酬管理
本单元学习目标:了解研发绩效的特点及操作办法;学习如何有效激励研发人员 7.1. 案例分析:DM公司的研发绩效考核 7.2. 研发绩效管理的特点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研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任务及目标难以量化 研发成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不确定性
在不同研发部门、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绩效的可比性不强
研发的最终结果(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等)具有滞后性,不可能在当期评价 研发人员的角色是多样化的,工作是复杂的 研发工作具有很强的团队性质
研发人员具有内向、敏感、较真、希望得到认可等个性特点
研发主管对于下属的工作内容往往不如下属更专业和深入,而且往往拉不开面子
7.3. 研发KPI指标体系制定的方法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明确组织的战略和战略目标 确定公司的KRA及KPI
将公司KRA及KPI分解到部门,找出部门KPI(备选)
列出与部门职责相关的流程,识别这些流程的衡量指标,找出关联到部门的KPI(备选) 将以上两步骤识别的KPI汇总在一起,形成部门备选的KPI集合 对部门备选的KPI指标进行审查、筛选和确定 制作部门KPI管理表
7.4. 研发绩效管理的过程 7.4.1.
制定绩效目标及计划
7.4.1.1. 如何设定KPI目标 7.4.1.2. 如何设定定性工作目标 7.4.1.3. SMART原则 7.4.2. 7.4.3. 7.4.4.
进行绩效辅导 实施绩效考核及反馈 应用考核结果
7.5. 基于矩阵组织的绩效考核模式 7.5.1. 7.5.2. 7.5.3. 7.5.4.
部门考核与项目考核
一考、二考、三考(一级考核、二级考核、三级考核) 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程序
如何建立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在考核方面的信任
7.6. 研发人员薪酬结构设计 7.6.1.
薪酬政策
7.6.1.1. 根据职位等级和职位信任能力确定工资;根据绩效确定奖金。
7.6.1.2. 较高的固定薪酬+较低的浮动薪酬,越高层浮动比例越大。 7.6.1.3. 技术人员的薪酬达到甚至超过管理人员。 7.6.2.
奖金形式
7.6.2.1. 项目奖 7.6.2.2. 季度奖 7.6.2.3. 年终奖 7.6.2.4. 效益提成 7.6.3.
长期激励:针对核心人员实行长期激励
7.7. 研发工资模式 7.7.1. 7.7.2. 7.7.3.
职位评估与职位等级 职位工资框架
研发人员的职位技能工资体系
7.8. 项目奖模式与季度奖/年终奖模式的比较 7.8.1. 7.8.2. 7.8.3. 7.8.4.
项目奖的优点与弊端
项目奖最根本的弊端是对研发文化不利 季度奖/年终降的优点与缺点 国内外领先企业的研发人员薪酬模式
7.9. 如何真正有效地激励研发人员?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给予发展前景和机会 充分认同其价值的报酬策略 给员工更多的自由空间 让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 充分的信任 关注和沟通 尊重员工的工作
表彰他们的成绩(证书、荣誉、奖牌) 在里程碑和完成时庆祝他们的胜利
8. 如何成功实施IPD
本单元学习目标:掌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阶段性实施IPD的策略及方法;了解IPD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了解变革管理的方法
8.1. 怎样根据企业研发管理现状采用不同的IPD实施策略 8.1.1. 8.1.2. 8.1.3.
局部改进 实施部门级IPD 实施企业级IPD
8.2. 实施IPD变革的风险、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8.3. 实施IPD变革的过程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增强紧迫感 组建领导团队 确立变革愿景 有效沟通愿景 确定原则并授权行动 制造短期成效 不要放松 巩固变革成果
8.4. IPD变革的策略 8.4.1. 8.4.2. 8.4.3. 8.4.4. 8.4.5.
打破部门壁垒 观念先行
“削足适履”VS 量身定制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自我超越
8.5. 案例:W公司实施IPD的实践 8.5.1. 8.5.2. 8.5.3. 8.5.4.
W公司在研发管理方面的持续努力 IPD变革过程初期出现的问题
案例分析:如何解决W公司在IPD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IPD咨询项目的过程
8.5.4.1. 关注阶段 8.5.4.2. 发明阶段 8.5.4.3. 推广及优化阶段 8.5.5. 8.5.6.
IPD变革的成效 W公司IPD变革的启示
8.6. 案例:F公司实施IPD的实践 8.6.1. 8.6.2. 8.6.3.
F公司IPD实施的背景
IPD项目目标及范围、项目计划 IPD变革愿景
? 快速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击败竞争对手!
? 建立集成开发模式,各部门协同工作,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 快速有效的开发决策! ? 具有前瞻性的产品规划!
? 建立有效的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 促进个人学习与成长! ? 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8.6.4. 8.6.5.
持续优化的组织保障及经验 IPD正式运行一年后的效果
? 同时在线项目:43项,增加1.5倍(研发人员仅增加20%) ? 已完成项目:15项,共计23款。
? 按时完成率:80%(误差:超过项目完成时间15天内)
? 研发周期缩短50%:平均研发周期(不包括SKD、改进型)9个月,单个项目最长周期是12个月,最短的5个月(EH02)。IPD项目实施前的平均研发周期约为16个月。 8.7. 企业级IPD变革的关键成功因素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一把手认识到位和亲自推动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
解决方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严密的项目管理 有效的变革管理
从职能型文化向团队型、流程型文化转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集成产品开发(深圳10月22-23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