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 )。 A. 动力感 B. 能动性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感 标准答案:D
2. ( )在1961年提出智力的层次结构论。 A. 弗农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标准答案:A
3. 把需要改变的行为症状,与一些不愉快地刺激相联系,目的是要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不正确的行为。这属于( )。 A. 厌恶疗法 B. 系统脱敏疗法 C. 放松疗法 D. 认知疗法 标准答案:A
4. ( )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A. 性情感 B. 性冲动 C. 性行为 D. 性体验 标准答案:A
5. 大脑改变了感觉输入,使之能符合以前发展起来的图式,这一过程被称作( )。 A. 同化 B. 内化 C. 顺应 D. 外化 标准答案:A
6. 月经初潮是女性身体发育成熟之后才出现的,一般发生在( )岁左右。 A. 9 B. 10 C. 11 D. 12
标准答案:C
7. 按照( )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A. 瓦龙 B. 普莱尔 C. 高尔顿 D. 迪卡尔 标准答案:A
8. ( )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 A. 性别角色 B. 性别认同 C. 性别同一 D. 性别辩认 标准答案:B
9. ( )的确立解决对道德标准的信仰问题。 A. 道德概念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评价 标准答案:B
10. ( )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社会规范、道德、习俗等要求自己而形成的一套思维习惯、观点与行为。 A. 社会性 B. 社会认知
C. 社会性行为方式 D. 社会道德 标准答案:A
11. 在自我意识中涉及“我对自己是否感到满意”问题的是( )。 A. 自我概念 B. 自我感知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意识 标准答案:C
12. 在意志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是(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力 标准答案:C
13. 情绪的产生以( )为中介。 A. 需要 B. 期望 C. 认知评定 D. 动机 标准答案:B
14. Q—分类法属于( )。 A. 认知疗法 B. 行为疗法 C. 人本主义疗法 D. 放松疗法 标准答案:C
15. 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表现为(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压力就是( )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A. 压力源 B. 压力行为 C. 压力反应 D. 压力感 标准答案:ACD
2.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青少年道德认识采用的方法有( )。 A. 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需要 B. 组织学雷锋,开展上街便民服务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 C. 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和生产劳动活动来增强劳动观念
D. 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民情和国情,这是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 标准答案:ABCD
3. 青少年的生理压力来源有( )。 A. 性情感带来的压力
B. 生理因素导致的自卑与害羞 C. 性成熟与性冲动导致的压力
D. 体力、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导致的压力 标准答案:BCD
4.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矛盾动荡性 D. 社会性
标准答案:ABCD
5. 个体遭受到压力时行为表现出的负面类型有暴力攻击类型、自我中心类型、寻求生理满足类型、逃避退缩类型( )。 A. 潜在发泄类型 B. 负向转移类型 C. 寻求刺激类型 D. 寻求自杀类型 标准答案:ABCD
6.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 )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A. 条件反射 B. 模仿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无条件反射
标准答案:AB
7.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矛盾动荡性 D. 社会性
标准答案:ABCD
8.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 )。 A. 直观动作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形式逻辑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标准答案:ABD
9. 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具体表现( )。 A. 在情感上与父母不如以前亲密了
B. 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C. 在思想上他们对父母的许多观点都有要重新审视,表现出在观念上与父母的隔离 D. 对学校的态度,都会引起父母注意 标准答案:ABC
10. 青少年在“心理性断乳”期寻找的精神 “ 替代品”主要有( )。 A. 英雄人物 B. 老师或大朋友 C. 父母
D. 同龄伙伴或好朋友 标准答案:ABD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2.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3. 人的一生脑电波出现两次“飞跃”现象。第一次在6岁左右,第二次在13、14岁,此后,脑电波形趋于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4. 青少年肥胖会导致心理问题、行为偏差及社会调适不良等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5. 多血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暴躁;思维敏捷,但缺乏准确性。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6.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7. 考试焦虑在几乎所有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然而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不好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8. 个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稳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9. 观察学习它是一种比模仿更复杂的学习形式,其中包含有中介的认知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10. 兴趣及个性上的和谐成了青少年择友的基础,利益关系成了青少年交友的目的和维持友谊的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1. 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12. 智商可以用来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聪明程度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13.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由分化到统一这个过程并是绝对的,个体间没有较大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4. 共情就是要求咨询者能够敏感地、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世界。 A. 错误 B. 正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师青少年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