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值 工程贡献值 夜间 标准值 35.3 44.7 60 47.9 50 45.0 从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噪声源对四周厂界的贡献值在35.3~47.9dB(A)之间,项目东面、南面、北面场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西面场界噪声符合4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8.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8.2.4.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除尘系统产生的除尘灰、中频炉的熔炼炉渣、旧砂清理工段产生的废砂、以及机械维修保养产生的少量废润滑油、废乳化液等,其产生量和处理措施见8.2-3。 固体废物,如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不加以回收利用则需要占地堆放。据估算堆积1万吨废物需要占地1亩左右,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可能侵占周围农田和其他土地,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
(2)污染土壤 废物堆放或没有适当的防治措施的垃圾处理,特别是对于危险废物暂存场,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通过风化、雨水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有毒有害液体渗入土壤,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随天然水体和地表径流流入周围水体,或者随风飘移落入水体,使地表水体受到污染;若随渗滤液进入土壤则污染地下水。直接排入水体则会减少水体面积,防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4)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污染大气的方式有: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随风漂移扩散到很远的地方;运输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固体废物在处理时散发毒气和臭味等。 (5)影响环境卫生 城市的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由于清理不及时,会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天气炎热时,垃圾腐解很快,分解、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同时容易滋生蚊蝇。 8.2.4.2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方式,详见下表。 表8.2-3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方式 序号 1 2 3 5 6 7 固废名称 废机油 产生工序 机械设备维修 产生量 0.06t/a 100t/a 20t/a 6t/a 6.12t/a 6t/a 交环卫部门处理 生活垃圾 交水泥厂作原料 处置措施 交危废资质单位处理 返回中频电炉熔化 一般工业固废 固废属性 危险废物 金属屑、残次品 铸件打磨、产品检验 废 砂 炉 渣 除尘灰 生活垃圾 旧砂清理再生 中频电炉 各工序除尘器 员工办公生活 8.2.4.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都按国家和地方对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其中一般工业固废可外售处理,不能外售的送有专业公司处理;生活垃圾等固废由环卫部门上门清运统一处理;本项目的固体废物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置,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既防止了固体废物的二次污染,又做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因此,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可达100%,不会进入当地环境,对区域环境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4 8.2.5运营期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区域为已建成工业区,运营期所排放的污染物简单且量少,而且不存在对土壤、植被等造成危害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此,项目正常营运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微。 8.2.6卫生、大气防护距离 8.2.6.1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建成后,混砂、落砂、抛丸、破碎清砂及打磨过程中将产生少量无组织形式排放的粉尘,需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对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用下式计算: Qc1?BLC?0.25r2LDCmA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采用的标准见表35;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8.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粉尘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0.3mg/m3 取值 0.9mg/m3 图8.2-1 粉尘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图6计算结果,粉尘的卫生防护距离为46.289m。根据GB/T3840-1991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提级后卫生防护距离为50m。 本项目抛丸及机加工车间外50米以内无环境敏感点(详见图8.2-2),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8.2.5.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含义是指“工业企业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导则要求,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为粉尘。无组织排放采用国家环保部评估中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计算,详细参数见表8.2-5,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8.2-5无组织估算模式参数一览 污染物 粉尘 排放速率(kg/h) 0.33 质量标准 (mg/m3) 0.3 面源高度 (m) 5 面源长度 (m) 100 面源宽度(m) 10 计算结果 无超标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计算结果为无超标点,因此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图 例 粉尘排放车间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 图8.2-2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 09.环保措施分析 9.1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9.1.1废气防治措施分析 9.1.1.1中频电炉及浇注烟气处理措施分析 (1)烟气收集措施 本项目中频电炉熔化过程产生烟尘废气,依倨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07)及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设计手册等规范,拟在熔炼设备、炉前脱硫、出铁扒渣、铁水包及渣包的维修或烘干,炉渣的干法泼渣及水淬渣,铁液球化孕育处理等铁水预处理设备上方应设置侧吸或移动式集气罩,烟尘废气收集率按90%设计。 (2)烟气处理措施 根据同类项目污染源数据,类比可得,每台中频炉产生烟气量约为10000m3/h(2台中频电炉烟气产量为20000m3/h),烟尘产生浓度约为545.454mg/m3。拟采用“回转烟气集气罩+风管冷却+布袋除尘器”处理,拟设计的风机引风量合计约20000m3/h,类比同类除尘系统除尘效率高达98%,处理后烟(粉)尘排放浓度为20.91mg/m3。经处理后烟尘排放浓度能满足《铸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TCFA-030802-2-2017)1级有组织排放限值的要求。中频感应炉烟气处理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中频感应电炉烟尘 集气罩 布袋除尘器 引风机 引至15米排气筒 图9.1-1 中频感应炉烟气处理工艺图 9.1.1.2工艺粉尘收集及处理措施分析 (1)工艺粉尘收集措施 本项目在在射压成型、开箱落砂、砂处理、抛光阶段和精加工工段会产生的粉尘。依倨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07)及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设计手册等规范,拟在在各扬尘点工段分别加装吸气罩,烟尘废气收集率按90%设计。 (2)工艺粉尘处理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