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源利用
2011年宝安区城市建设用地226平方公里,占辖区总用地的57.6%,超出了全市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比例偏高,约占总建设用地的43%,商服用地及政府社团用地比例偏低,各占总建设用地4%。宝安区用水主要来自境外,处于东深供水工程和东部供水工程末端,水源保障率低;用电负荷全市最高,区内缺乏大型电厂,电源主要依赖外部供给。山水要素众多,紧邻珠江出海口,拥有66条大小河流,13宗水库,3条城市绿廊、4座森林公园,多处水源保护区,海岸线长度约45.3公里,约占深圳海岸线的1/5,生态控制线总面积142k㎡,占全区总面积的36%。 (四)人文环境
宝安县始设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工业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区内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现有曾氏大宗祠和铁仔山古墓群遗址2处省级文物,黄氏宗祠古建群、绮云书室、文昌阁、凤凰塔、永兴桥等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王大中丞祠、浪心古村、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表会旧址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点)28处;金威啤酒厂、新桥粮仓、沙井蚝厂等多处工业遗产。吃“盆菜”、福永舞麒麟舞狮、
松岗赛龙舟、石岩重阳登山及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五)基础设施建设
宝安区域性交通设施密布,机场二跑道和T3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已成为深圳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福永码头是来往港澳的重要口岸之一;深茂铁路、穗莞深城际线、深中通道等区域性交通设施有序推进;地铁1、5号线开通运营,地铁11号线正在加紧建设;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南光高速、福龙路等高快速路经过宝安区,107国道改造、宝石路一期改造、宝安大道、大铲湾疏港通道等干道建设完工,公交区域化专营正式实施。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区投入运营的变电站总数达58座,主变电容量为1.9万兆伏安,完成铁岗水库扩容工程和北线引水二期工程,燃气管网覆盖率53%。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形势
外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当前国际、国内整体经济形势正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欧美发达
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仍十分薄弱,国际出口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力求实现“再工业化”,这将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产业分工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已逐步增速趋缓,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从产业结构调整向需求、供给和要素投入的全面结构调整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新型城镇化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过去以消耗大量资源、土地为前提的城镇化已难以为继,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宝安区应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方向的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深圳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过去30年,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城市高速发展的巨大需求与紧缺的资源供给矛盾也日益尖锐,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具有鲜明科学发展内涵的深圳质量。
宝安区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和人口大区,应引领转型发展,推进经济、城市、社会、生态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机遇和挑战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不断凸显。随着T3航站楼、西部沿江高速、深茂铁路及深中通道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的逐步建成,宝安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成为珠三角发展脊梁上的关键性节点。通过交通枢纽的强大辐射力,宝安能够快速有效调配各种区域要素资源,与香港、广州乃至世界各大城市之间实现便捷的联系与交往,全面提升宝安区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
前海中心的加快建设。前海中心是深圳城市的双中心之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将作为与香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成为深圳乃至珠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增长极。宝安区紧邻前海中心,且宝安中心区是前海中心,未来可积极承接前海的辐射带动和功能外溢,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陆海统筹的深化发展。当前,全面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的新时期拉开帷幕,海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宝安区拥有绵长的海岸线,集中了全市大部分的生产
岸线,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条件在新兴海洋产业、传统海洋产业的高端环节等方面抢占制高点,同时结合滨海岸线的优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城区。
特区一体化全面推进。随着特区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全市更多的财力、物力资源将向原特区外倾斜,宝安作为一体化的先行区,将在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为打造高品质城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宝安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创新要素缺乏,内生增长点不多;战略性空间资源低效利用;社会建设与发展模式尚未健全;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制约了宝安的转型发展。
总体上看,宝安区域性要素众多,生态人文条件丰富,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及用地空间均占据全市较大比重,打造建设“美丽宝安”,对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乃至珠三角打造世界级湾区具有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面对新形势,宝安区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把握全面提升发展质量这个大方向,为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宝安综合规划(2013—2020)(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