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宝安,深圳历史的起源地,始设于东晋,有16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是岭南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宝安凭借连接粤港黄金走廊的区位优势,敢为人先,大胆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深圳城市发展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宝安面临着来自区域竞争、产业转型、资源环境、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压力和挑战,也面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宝安”迫切需要重新谋划战略定位,确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了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充分体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前瞻的思维、具有战略性的高度来谋划未来,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此背景下,宝安区委、区政府组织编制《滨海宝安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努力将宝安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宜业!
《规划》按照综合全面、高端引领、特色凸显、全面参与、保障
实施的编制原则,体现综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空间布局于一体。是引领宝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宝安”的纲领性文件,是宝安区的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等多规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宝安区城市建设与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指南。
第一章 发展条件
一、发展基础
宝安区地处深圳市西部,西临珠江口,东接光明、龙华新区,南连南山区,北与东莞市交界,总面积392.14平方公里,下辖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等6个办事处。宝安是深圳历史的起源地,地理位置优越,区域性交通设施密布,产业基础雄厚,山水要素众多,人文积淀深厚,是深圳未来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想象空间,承载深圳最美梦想的地区。 (一)经济建设
2012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9亿元,占全市的14%,居全市各区第四位;工业增加值829亿元,占全市17.8%;出口总额36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3.3%;三次产业比重为
0.03:50.13:49.84。宝安区产业基础扎实,工业化程度较高,制造业优势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独树一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创维、总裁网、航盛电子、华测检测、大族激光、日东科技等大批战略新兴企业落户宝安;总部经济开始启动,光大国际(南方总部)、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国华人寿省级分公司、中科创金融控股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集团总部和金融总部项目顺利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态势良好,UPS深圳亚太转运中心、联邦快递、DHL、顺丰航空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宝安。 (二)社会发展
2012年,宝安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68.4万,超过全市四分之一,常住人口中以非户籍人口为主,占比在85%以上,实际管理人口基数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社会民生不断改善,教育、医疗及文体设施的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涵盖教育、医疗、住房等12类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对区、街道行政管理职能进行了合理调整,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基层管理新模式的建立。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警情数明显下降,市民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宝安综合规划(2013—2020)(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