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爆破前钻机保持对钻头的提升力,利用爆破时的震动将钻头提起来。爆破后顺利将钻头提起。解决卡钻问题后,再次钻进前,我们按照配比加入适量膨润土和粘土,将泥浆比重提高至1.25,加大了粘度,同时采取采取小冲程钻进,顺利通过了过渡段。
在处理34米深处溶洞时由于加入粘土比例过多,在采用小冲程造壁和造浆时,出现粘锤现象,最终导致卡钻。对于此次卡钻,我们采取高压水置换法解决,将钢管依次插入钻头十字岔内(采用十字形冲击钻头)注入高压水,同时卷扬机瞬间提升,最终提起了钻头。 3.2溶洞处理
赵家岭大桥2号墩6#钻孔桩在钻至34米深处时液面迅速下降,判断出现溶洞或溶隙,我们将钻头提起一定高度后采用装载机向孔内填充粘土和片石,进行小冲程挤压钻进,填充了约9方粘土和块石后,液面停止下降。随后紧急补充泥浆,以保持对孔外地下水的水头。在后续钻进过程中,采用继续采用小冲程钻进,穿过溶洞后向下钻进1.5米后塌孔,同时液面缓慢下降,但钻头仍可提起。推测为溶洞段所造粘土片石孔壁坍塌。对此综合孔壁坍塌的原因研究了一整套处理方案:(1)迅速遏制孔内液面下降,填入粘土和片石,泵入泥浆,提高泥浆比重和粘度,保持对孔外地下水的水压。(2)粘土和块石按比例和次序加入,确保所形成的孔壁稳定。粘土和块石按3~4:1的比例投入,一层粘土一层片石,片石尺寸不超过钻头十字岔开口宽度的1/3,片石采用人工沿孔壁投入。(3)多次回填。初次完毕并穿过溶洞后再进行二次回填,确保孔壁稳定密实。本方案实施后,我们通过了溶洞段施工,在后续施工中未出现任何问题。
四、结束语
在赵家岭大桥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技术研究,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困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卡钻、塌孔、岩溶等问题,顺利通过了粘土岩和岩溶地段地层,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也形成了几点体会:
(1)在复杂地质地区或岩溶地区进行钻孔桩施工,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钻探,充分了解地质情况,以便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施工风险。
(2)在复杂地质地区或岩溶地区进行钻孔桩施工时,做好施工前的风险防范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本工程中无论是倾斜岩层还是溶洞处理均未出现偏孔即源于此。
(3)钻孔桩施工遇到溶洞时,极易发生塌孔、卡钻、偏孔等现象,必须稳扎稳打,不能一味追求进度,以免清孔或浇筑时出现问题。
(3)本工程中遇到的都是小型溶洞,对大型溶洞靠粘土加片石形成孔壁效果尚存在疑问,对采用混凝土回填处理溶洞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99) 3、《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桥涵》(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年)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技术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