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按照境内的地貌类型及岩土体分布特征,依本次调查所得成果,本区地质灾害可归结为下列几类: ① 崩塌、滑坡
多形成于黄土丘陵地貌区,且绝大部分的灾害直接为人类活动所引起。崩塌、滑坡本次调查4处,1999年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调查点11处,共15处。其中大型滑坡2处,中型滑坡1处,中型崩塌3处,小型崩滑体9处。 ② 地面塌陷
形成于采煤区,采煤区上部地层多为二叠系石盒子组。调查点38个,单个调查点塌陷面积最大的不足1.0m2,均为中小型,但与周围的受灾体(如房屋开裂、地裂缝)连起来分析,很多地段可连成较大的塌陷片区。 ③ 地裂缝
多分布在煤矿采空区上部的山体上,一般均为小型地裂缝、长度不足1km,影响宽度小于3m。此次一共调查到37条,按形成条件,均为塌陷型地裂缝。 ④ 泥石流(隐患点)
境内未发生过一起泥石流,但存在潜在泥石流灾害隐患。在县境东部的台头镇的一段河沟内,可能形成泥石流。调查段流域面积小于2km2,为长叶状,沟底为V型,离发源端300m处开始顺沟堆积有煤矿废弃的煤矸石及大量生活垃圾,分布长度占沟段长度(至台头镇)的30%左右,物源储量在4—5万m3左右。 ⑤ 煤矿顶底板突水
调查共收集到3起,一起发生于本县南部的关王庙乡郭家沟煤矿,另两起发生于西南部枣岭乡的凡水渠、三眼洞煤矿。
2.2各灾种的分布、规模、特征及危害程度
境内的地质灾害多集中分布于北侧的五个乡镇,西起枣岭、西坡、昌宁、管头到台头镇。
11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其地貌特征多属黄土堆积地貌和石山丘陵地貌。 (1)崩塌滑坡分布、规模、特征及危害程度
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及黄土丘陵区,地势多属坡高沟深,土层覆盖较厚的区域。如西部的枣岭、西坡及县城周围沿鄂河两岸的广大地区,一般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滑动方量几千到两百万方,此次调查到崩滑灾害15处(见表2—1乡宁县崩塌、滑坡统计表),其中青石峪河分布3处,有大型土体滑坡1处,小型崩滑2处。鄂河流域分布7处,多为中小型土体或坡积土类崩滑。豁都峪河3处,均为岩质滑坡,其中的东沟滑坡为大型滑坡。另两处发生在西部高塬上的公路路岸上,为小崩塌体。
滑坡体类型在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多为崩塌型,滑体在平面上多为舌形或半园形,也有宽大于长的矩形,剖面看上去则多为阶状或不规则状。以后缘成因分析,重力型崩塌滑坡占大多数,表现为下滑面陡立,多80-85°,下切面光滑,符合重力下坠的特征。如枣岭公路上的两个崩塌,桑岭、冯家沟崩塌、长咀湾滑坡都属于这类。除重力型崩塌或滑坡外,还存在暴雨—重力型复合作用形成的滑坡,这类滑坡有西家沟土体滑坡和209国道南原段的路岸崩塌,表现为后缘陡直,但凸凹不平,多在雨期形成,降雨沿坡体进入到土层内部的节理裂隙面后破坏了土体间的凝聚力,当坡体上有临空面形成时,极易导致下滑。这类滑坡体一般下滑面较大,滑动(下坠)的土方量也大,宽度沿临空面呈走向呈带状发育。滑带土多为亚砂土或粉砂质粘土,与滑体为同一类土体,在黄土丘陵区内的混合土形成的滑坡与西部的土质滑坡的发育特征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它的滑带土一般多为亚粘土及坡积土。土中的碎石含量可占到15%左右,由于坡体的地理位置及地貌、岩性和风化能力的差异,碎石的粒径、分选性也存在明显差,在县城一带的崩滑体中碎石粒径达2cm--2m以上,其它区段的滑体中碎石一般粒径差异较小。
对人类经济社会构成危害的崩滑灾害在乡宁多与公路建设有关,15处调查到的崩滑灾害有11处分布在公路路区,这些崩滑均由公路路岸的高临空面引发。如西家沟大型土体滑坡、209国道南原段、冯家沟段土体崩塌、城南玉环路滑坡等,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破坏或威胁。
(2)采空型地面塌陷的分布、规模、特征及危害程度
塌陷主要分布在西坡、枣岭、台头、尉庄、管头等乡镇。这些地区由于采煤相对集中,生产规模大,煤矿众多,形成多达135个采空区。在采空区的上部产生地面塌陷,尤以西坡、台头两镇最为严重,塌陷区面积占到乡镇总面积的30%左右。此次工作划出15个塌陷片区,
12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名 称 寨上崩塌 碟村崩塌 长咀湾滑坡 西家沟滑坡 桑岭崩塌 冯家沟崩塌 南原崩塌 南阁滑坡 龙王坡崩塌 反帝村滑坡 营里崩塌 管头西南滑坡 碌柱坪滑坡 东沟滑坡 后高家河滑坡 2-1 乡宁县崩塌、滑坡统计表
危害程度 轻 轻 轻 严重 轻 严重 严重 严重 轻 轻 轻 轻 轻 轻 严重 位 置 乡宁县枣岭乡寨上村东 乡宁县枣岭乡碟村西 乡宁县枣岭乡长咀湾村南 乡宁县西坡镇赵岭村北 乡宁县西坡镇桑岭村 乡宁县昌宁镇冯家沟209国道 乡宁县昌宁镇南原209国道 乡宁县昌宁镇南阁村 乡宁县昌宁镇龙王坡 乡宁县昌宁镇反帝村东 乡宁县昌宁镇营里村东 乡宁县管头镇西南 乡宁县台头镇碌柱坪 乡宁县台头镇东沟村 乡宁县台头镇后高家河 发生时间 1999年 1999年 1998年 1998年8月 2000年3月 2001年2月 2000年11月 1983年7月 1992年 90年代 1989年 90年代 90年代 2000年2月 1998年5月 规模(万m3) 0.0036 0.0060 1.2 209 2.04 0.49 0.964 0.638 0.539 40 1.125 2.50 0.90 107 0.781 片区面积在0.70—21.2km2之间,塌陷深度介于0.3—1.0m,极限最大深度可达2.5m。煤田分布与煤矿及煤层采空分情况(见图2-1乡宁煤矿及采空区分布略图、图2-2乡宁煤层分布图)。 采空型塌陷发育类型多为单坑,且塌陷的深度一般不好辩认,仅能从地裂缝的下错位移或拉张的宽度进行推测,活动周期较长,如长咀湾—杜闯塌陷区从1984年已形成,到1998年仍不稳定。塌陷区的形状在地表无法确定,仅能以民宅的破坏程度和对土地种植的影响大体判别其塌陷的范围。乡宁境内的塌陷均由采煤而起,其发育的范围往往可事先预估,一般均分布在采空区周边,显著的标志就是由塌陷派生的地裂缝和民宅的变形和破坏,所以由此确定的采空塌陷区在空间位置上是可信的。按《实施细则》给定标准均为小型的塌陷,面积在5.0m2—990000m2之间,深度在0.3—1.0之间者最多(见表2-2乡宁县地面塌陷统计表)。
塌陷所造成的危害多属一般性的,但分布广,涉及的地域多,且隐伏期长,故每时每刻在困扰着塌陷区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采空区面积达95km2,由采空塌陷影响到的地区达116km2,
13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在这些地区,已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至本次调查结束,塌陷区内共有2330间民宅遭到损坏,1800亩林木、4100亩土地受损。水资源严重破坏,使许多村庄没有水可取。
图2—1 乡宁县煤矿及采空区分布略图
图2—2 乡宁县煤层分布略图
采煤的速度愈快,致灾的速率也愈高,境内从西南至东北分布有有证生产的煤矿207座,其中包括已经采空资源枯竭由当地政府下令关闭的煤矿85座,高峰生产年开采量达1000万吨。因此,每年相应的约有几个或许多的村庄落入采空塌陷区,到目前为止,枣岭、西坡及台头镇仍有十几个村庄有待安置,潜在受害的山村很难做到精确的统计。 (3)地裂缝的分布、规模、特征及危害程度
14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煤矿采空形成规模不等的采空塌陷区,塌陷区形成过程中在其周边产生了许多地裂缝,这些地裂缝多分布在农田中,老百姓春种秋耕,已将许多的裂缝掩埋掉了,当裂缝较大时则只好将土地弃之。按调查所得地裂缝多为小型,长度在几十米—千米之间,宽0.01—2.50米,深0.01—10.0 米。大致顺煤层采空巷道的走向发育,多为直线或弧线形,无论在土层中还是岩层中,直缝最多,多分布于西坡、台头、管头等地,应为塌陷型地裂缝(见表2-3)。地裂缝对民宅或土地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村庄附近,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4)泥石流
在东部台头煤矿生产区,工业垃圾、弃土及煤矸石均顺河沟堆放,矿区生活垃圾及生产废弃物也散布其间,堆积量达4—5万m3。此处处于分水岭附近,河床纵坡大, 可达30—50‰,沟底为“V”型谷,至台头镇河床被建筑挤压,缩窄到5—7m左右,一旦泥石流激发条件具备,瞬时爆发,可殃及到台头镇几百人的生命安危,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5)煤矿巷道顶、底板突水
境内共发现3处,均造成了人员伤亡。郭家沟煤矿死亡4人,凡水渠煤矿死亡8人,三眼洞煤矿死亡8人,三矿共死亡20人,均为煤矿井下违章作业使井巷内迅速充水所引起(见表2—4乡宁县煤矿井下突水灾害调查统计表)。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乡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