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82%。山地森林区降水多,黄土丘陵地区相对较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692.7mm,年最大1994.8mm,月平均最高值25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6%。 (2)水文
境内河流包括大小支流约7000余条,北部鄂河及黄河沿岸诸河均直接注入黄河,其余注入汾河,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 汾河水系的诸条支沟在本区多呈放射状展布,总流域面积可达1250km2,分别于县境的铺头、三官庙、大河、牛家地坪、安圪垛、诸河沟口出境,注入临汾盆地,然后入于汾河(见图1—2 乡宁县水系图)。
图1—2 乡宁县水系图
1.3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1)地层岩性
境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本区与地质灾害形成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上石炭系山西组、太原组含煤地层,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其中软岩总厚大于硬岩,且软硬相间,煤炭开发为地质灾害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位于吉家原西南枣园附近的太原组、山西组剖面,据统计太原组厚度63m,其中泥(页)岩21层,厚 34.6m,砂岩、灰岩共9层,厚24.8m,软岩多于硬岩;山西组总厚39.63m,其中
6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泥岩、煤共18层,厚23.28m,砂岩3层,厚16.35m,软岩多于硬岩,山西组中的2号煤为稳定可采煤层,是乡宁境内的主采煤层,煤层东北薄西南厚。 (2)地质构造
区内构造形迹以褶皱、断裂为主。以紫荆山断裂南延的一系列北东向断裂、褶皱带将全境分为北西和东南两部分。 1)断裂
① 冯南庄断层 位于前油峰岭、疙塔上村一线,向北东方向延伸至尧都区冯南庄一带。全长17 km,境内长9km。断层走向60—70°,倾向东南,倾角70°,断距20—150m。下盘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地层和上盘太原组山西组地层相接触。
② 陈家沟断层 位于南武、陈家沟、管头一线。断层走向60°,倾向北西,倾角65—70°,长约16km。下盘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地层与上盘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地层接触,断距40—130 m 。
③ 柳沟断层 位于卜罗山、柳沟至水院一线,全长9km,与陈家沟断层大致平行。断层走向65─75°,倾向南东,倾角65—70°。两侧地层主要为太原组、本溪组地层,带宽15m左右,断距30—120m。
④ 南塔断层 位于枣园挠褶带东侧 1.6—2km处,与该带近于平行。走向25—30°,北起关家河,向南西经下杏坪、南塔到辛庄附近消失,长约 8.2km。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75—79°。上盘为太原组和山西组,下盘见峰峰组、本溪组和太原组。落差140m,带宽3—5m,可见到角砾岩,碎裂岩及擦痕。 2)褶皱
① 枣园挠褶带 主干构造,走向NE30°。北起田家坡,经下南庄、枣园、下咀到柴家庄附近,长约16km。田家坡以北由高家坡断层替代,柴家庄以南挠褶强度减弱逐渐撒开消失。带内北窄南宽,北端宽40m±,南端柴家庄附近宽800m左右。
② 南塔向斜 位于枣园挠褶带的南东侧,与该带近平行。北起关家河,向南西经桃家沟、南塔、大凹沟煤矿向南延伸,全长15km,轴向35°,核部出露地层,北段为石盒子组,南段为山西组,向斜两翼倾角20°—30°。
③ 西坡向斜 位于枣园褶皱带的北西侧,与该带近平行,轴向35°左右,北起下庄北东,经西坡、吴家河到枣庄附近尖灭,全长35km,向斜轴部地层为石盒子组,南东翼较陡,倾角13
7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15°,北西翼8—13°,斜幅较小。
④ 西坡背斜 位于境内西南部西坡镇之南西,向南入河津市,全长25km,境内长3km,西翼陡,东翼缓,轴部地层为峰峰组灰岩,西翼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地层,东翼为马家沟组—峰峰组地层。
1.4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本区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汾渭地堑即是新构造运动的标志物。临汾盆地位于怀来—西安地震带中段。临汾盆地发震频繁,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31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15次。其中5—6.5级10次,6.5—8级3次,8级以上2次。近年来小震多有发生。乡宁位于临汾盆地的边缘,相差仅有几十公里,乡宁境内可查到最高震级在5级以下,但基于上述情况,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时,必须考虑地震因素对本区域稳定的影响。
1.5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岩土体的岩性组合,结构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乡宁县境内的岩土体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六类:
(1) 块体状、块状结构较坚硬岩类(An)
出露于境内大神头、塔儿坡一带,分布面积少。由一套古老的混合花岗岩、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岩体稳定,强度高。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80—200Mpa,坚固系数大于8,软化系数大于0.8。
(2) 中厚层具泥化夹层较软岩类(P+C)
为境内出露较多的工程地质岩类。本组岩层风化层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属坚硬—半坚硬岩体。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50—160Mpa坚固系数7—12,软化系数多大于0.8,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薄层状泥岩及泥化岩层软弱岩类(P+C)
本区内大面积分布的石炭、二叠纪中的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炭质页岩以及三叠系地层中的铝土岩夹层,均属软弱岩类。上述的多数岩层体遇水易吸收,从而能使岩体软化、体积膨胀,力学强度迅速降低。在干燥状态下,尚属半坚硬岩体,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0—30Mpa,软化系数0.5左右,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差。
8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4)中厚层稀裂状低岩溶化较硬岩类(∈+O)
寒武、奥陶系地层中的各种灰岩包括条带状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均属此类。分布于境内南部,一般岩溶作用小,裂隙溶隙不甚发育,岩体稳定,调查中未见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是本区地质灾害发育最少的地质体。 (5)单层土、双层、多层土体软土类(Q2+Q3+Q4)
第三系及第四系的红粘土、黄土、亚砂土、亚粘土,现代河床两侧的冲洪积物、坡积物均属松散结构土体,遍布中部及西南部大部分地区。该组岩体结构疏松,遇水后极易软化或湿陷,最容易形成崩滑灾害,工程地质条件差。 (6)碎裂结构软岩类(F)
在断层带两侧及枣园挠褶带呈条带状分布。在构造线附近由卷入不同时代的地层组成,岩体受内动力作用又被多组节理、劈理切割为大小不等的网格状,局部成为糜棱岩、断层泥。岩体呈碎裂结构。工程地质条件最差。
1.6岩土体水文地质特征
(1)变质岩类裂隙水区
仅在南部大神头、塔儿坡一带小面积分布,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壳中。为风化裂隙及少
量的构造裂隙存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径流途径短且季节性明显,在沟谷两侧以泉的形式排泄,单泉流量一般0.1—2L/S,矿化度0.3g/L左右。 (2)碎屑岩类裂隙水区
分布于黄河东岸、北部管头、台头以北地区。含水层多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该区中砂岩为含水层、泥(页)岩为隔水层。由于多为互层结构,故含水层过多,属含水—隔水—含水互层结构。当有较大的裂隙和构造切断泥页岩时,相邻的含水层导通。浅层为潜水,深层可出现承压状态。从而形成裂隙潜水—承压水。由于地形切割强烈,多数以泉的形式顺沟谷底部排泄,裂隙愈发育,排泄周期愈短。该单元区内地下水富水性一般较弱。据资料记载,单泉流量0.003—1.79L/S。井孔单位涌水量0.017—1.24L/S2M,矿化度0.20—1.7g/L。 (3)碳酸盐类岩溶水区
分布于境内的南部及东南部。含水岩组多为寒武系及奥陶系可溶岩,岩性多灰岩。在裸露区及半裸露区灰岩裂隙、溶隙较发育,见有规模不小的溶洞,直径可达0.5—3m,内无充填物,
9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连通性较好。标高1125m左右。该单元中主要含水段为奥陶系纯灰岩和寒武系竹叶状、鲕状灰岩层。据钻孔揭露,深埋区灰岩裂隙溶隙均不发育,富水性迅速减弱。1999年调查该含水岩组地下水最大富水地段单泉流量仅有0.51—0.64L/S。属弱富水区,矿化度0.19—0.62g/L。 (4)碎屑岩—碳酸盐类裂隙溶隙水区
分布于境内东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含水岩组为奥陶系灰岩及石炭系砂岩、二叠系砂岩。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富水性则受构造及埋藏条件的制约,储水特征基本与变质岩裂隙水类型接近。在地表分水岭附近,储水条件差,富水性弱。该单元区内单泉涌水量0.08—2.0L/S,井孔自流量0.98—2.25L/S。局部地段富水中等。矿化度0.2—1.1g/L。 (5)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及鄂河河谷区、东部豁都峪河及较大的河沟内。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全新统、中更新统及上更新统风积、冲积、洪积物。该单元中河床区下部砂砾石层中水位埋深一般20—40m,井孔单位涌水量3.6—36m3/h.m,水量较为丰富。地下水补给源除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外亦接受东北侧的山区侧向补给。黄土塬梁地段含水体岩性主要是砂土及亚砂土,因地形切割强烈,且沟壑纵横,储水条件差,多透水不含水,局部地区因构造作用可能形成孔隙潜水,但富水性极弱,矿化度小于0.6g/L。此外,在煤层采空区大气降水往往沿地表开裂或通过塌陷直接进入矿井,在适宜条件下可能形成矿坑积水。
1.7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地质灾害往往与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关系密切,对资源的索取量愈大,孕育的地质灾害相对也多。乡宁县境内的矿产资源繁多,除煤炭储藏得天独厚外,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陶瓷、建材等工业的矿产资源也占着一定的优势。境内有发电厂、陶瓷厂、冶炼总公司、建材厂以及众多的乡镇企业,生产高峰期大、中、小型煤矿达250座或更多,庞大的开采业构成对境内地质环境的严重危害,多数地区已酿成地质灾害。
境内交通事业日新月异,全县乡乡通汽车,庞大的公路网必然造成大量的路岸切坡,规划中的地方铁路也将进入乡宁,路基开挖会造成其边坡失稳,直接导致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乡宁境内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集中在煤矿业开采和公路建设两个方面,灾害的形成主要与这两类活动有关。此外,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乡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