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盘腿坐在土炕上,听取帐房先生的帐务汇报,通过信房先生把各项指示与要求传送到了全国的各个分号。
做为一个金融机构的总部,就必然设有金库。“日昇昌”的周转金库,出人意料地设在会客室里,一个看似简单的灰坑,打开顶盖,就是一个地下银窑。楚悠寻思,金库这样的的安排,正应了那句老话了: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日昇昌”的后院里,悬挂着光绪皇帝所赐的匾额,那是气吞万里的四个大字:汇通天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昇昌”以及山西票号业甚至整个晋商都开始走向了衰落。 4 蔚泰厚
从日升昌出来,我又转到了隔壁的蔚泰厚票号,这里是继日升昌创办之后国内第二大票号,创立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
“蔚泰厚”票号由曾任“日升昌”的二掌柜毛鸿翙创立。后来毛鸿翙又将蔚丰厚、蔚盛长、天成亨、新泰厚四家商号改组经营为票号。它们的声势相通,左右迎合,构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集团,这就是票号史上有名的“蔚”字五联号。
蔚泰厚总号现在已经改造成了票号博物馆。重新开放的蔚泰厚票号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是传统的三进式店铺院落,古色古香。40间砖木结构房屋,分为了谋略、经营、人物三大展区,十八个展室,以大量史实,对日升昌与五联号之间的“恩怨情仇”进行了揭秘。
值得一提的是,蔚泰厚里还有三件珍贵墨宝,其中两件都出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之手。据说,时任北京分庄经理的杨松龄和刘春霖很有交情,所以杨松龄在从北京回山西总号时,特意向刘状元求得了两件珍宝,并放在了蔚泰厚的隔扇之上。
5 古民居博览苑
平遥古民居博览苑是五联号之一 ——“蔚丰厚”票号的旧址。院子面阔五间,是南北两个套院串在一起的大宅院。北院坐南朝北,大门临街,属于典型的商号经营四合院。南院坐北朝南,大门隐没在深巷职中,是由“一主两跨”带一个后院组成的,属于标准的民居性四合院。
现在的博览苑里主要是介绍明清时期富商大贾豪华的居住环境、宅院布局、建造工艺、雕刻饰品、彩绘艺术、生活方式,展示一些昂贵的用具器物。除了直观的欣赏,我们在展览中也对平遥的古民居有了更多的认识。
6 南大街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西大街与东大街合成了一条笔直贯通的交通主干线,连接着下西门与下东门。而南大街是平遥古城的中轴线,但它与北大街却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点,与祁县旧城呈十字形交汇的四条笔直大街有着明显区别。
南大街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迎熏门,在明清时期就是最繁华的传统商业街。 横跨在南大街北段街心上的是著名的过街市楼,它是城里边儿最高的建筑。这座市楼是三重檐木构架楼阁,楼高18米 ,属于清代遗物。放眼看去,楼顶上的彩色琉璃瓦拼出的“寿”字非常醒目,从楼南还可以看到楼顶另一面拼出的双“喜”字。市楼因为雄姿壮观、造型华丽,成为了平遥的八景之一。它和城墙一样,已经成为了古城的象征。
现在,南大街的商贾云集,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鳞次栉比,已经成为一条十分著名的商业街。
7 协同庆
穿过南大街市楼,就到了协同庆钱庄博物馆。
协同庆钱庄,是由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共同投资开设的大钱庄。整个院落是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庞大,讲究之豪华,功能之齐全,在平遥商铺院落中都是典范。 第一院,分别有南北两间帐房。第二院,是营业厅大院,这里与邻街柜台房业务有别。第三院作为上房位置,是钱庄总经理、协理、襄理办公的场所。
进入协同庆钱庄的第四进院。这里亭台楼阁,过桥驾建,别具风采,如同花园一样。第五院是金库院落。从金库院出来,就是六院护卫院落,这里是护卫们晨暮练习腿脚的重要场地。第七院是达观院,现在是钱币博物馆。
8 中国镖局
走出协同庆钱庄,沿着南大街一路往前,大大的“镖”字旗出现在我的眼前,前面就是中国镖局。 中国镖局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展馆里主要介绍了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
9 平遥县衙
平遥古县衙就位于县城中心偏西南的衙门街上,这里可是城镇的中心地带。据说,平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衙后,这条街道被改名为政府街。平遥县政府搬出古城后,这里又被修复一新,对外开放。
县衙最初的建造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根据旧县志的记载,县衙在明清时期都曾有过大规模的增建和改筑,才形成了后来的规模。衙门外东有风水楼,南有照壁。县衙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东西厢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占地面积26000多平方米。
大堂,也叫公堂、正堂,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它是整个县衙中主要建筑物,矗立在高于地面2尺多的台基地之上,显得雄伟壮观。二堂在明朝时候叫退思堂,也叫思补堂。这里主要是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也是知县办公中间临时休息或者幕僚商议政事的地方。内堂又叫做内宅、勤慎堂,知县不但在内宅里吃饭、睡觉、读书、办公,而且还在这里审理一些机密案件。
县衙里面还建有酂侯庙,也叫衙神庙。平遥的酂侯庙同时还兼有戏园的功能。
平遥县衙内还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那就是大仙庙,传说供奉着替县官保管大印的狐仙。 在县衙对面的小巷子里,有升昌票号的第一任掌柜雷履泰的故居。说到日升昌的崛起,雷履泰是功不可没的。雷履泰故居坐北朝南,始建于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
10 文庙
参观完雷履泰故居后,绕到古城东南角,这里的文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 平遥文庙主建筑大成殿重修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到如今已经保留了841年。而且,现存的主建筑大成殿是全国各地文庙中最早的,比北京文庙早248年,比曲阜孔庙还要早317年。
平遥文庙历来是县学的所在,直到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办,改办为“平遥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
文庙占地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达16类112座。沿着中轴线自南而北分为四个区域:服务区、祭祀区、儒学区和科举区。整个景点文化气息浓郁,景观品味极高,不仅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固定性科举史展、中国唯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还陈列着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张状元试卷、清代文官系列服饰等一大批珍品。
11 城隍庙
城隍神是民间极为崇拜的地方神之一,一般是由深得民心的大英雄来充当。平遥的城隍庙始建年代是在明朝,清同治年间曾经修复过,它前后总共有四进院落,占地7302平方米,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
这座庙有三个特色,首先第一大特色就是三庙合一,庙中套庙。中轴线上坐落着城隍庙,它的东侧是灶王庙,西侧是财神庙。三庙合一、三神共享香火,三庙连为一体,这可是全中国独有的。这第二大特色是庙内的壁画。壁画长8.05米、高4.5米,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幅,堪称国宝。壁画采取了明代著名画师吴伟的竹叶描法,线条流畅,刚柔相济,有很高的艺术以及历史价值。而第三大特色呢,是琉璃艺术。
每逢正月十五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寿诞、六月初八日夫人妈的生辰,还有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庙都要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据说规模很大,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
12 清虚观
绕了大半个古城,最后来到了东大街东段上的清虚观,这里是一个常被游客忽视但却绝对值得一游的地方。
清虚观的建造年代是唐朝,元朝时候的香火最旺盛。现在留下的这部分主体建筑都是明朝时期的遗物。
如今的清虚观还是平遥县博物馆所在地,保存了平遥县的一些珍贵文物、碑刻和民间艺术品。道观里还设了以清虚观道教文化、平遥县史、历史珍品为主题的几个展室。
13 平遥三宝
进城的时候,楚悠提起过平遥有“三宝”。古城墙的风采我们已经领受过了,至于其它 “二宝”却不在古城里,它们分别是出古城北门的镇国寺和离古城西南六公里的双林寺。
关于平遥“三宝”的说法其实挺多的。前面说的“三宝”指的是平遥的文物,还有“三宝”说的是平遥的特产:牛肉、漆器、长山药。牛肉味美飘香,漆器色彩绚丽,长山药更是食疗佳品,这些可都是平遥人引为骄傲的。 他提醒我,平遥行程结束后,可不要忘了捎上一些回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平遥古城导游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