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一、概论部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要是强调( )的重要性。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2、管理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的科学的方法论,这表明管理具有( )。
A.系统性 B.社会性 C.艺术性 D.科学性
3、对于管理者来说,一般都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按照重要程度分,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其对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的排列顺序是 ( ) 。
A.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B.首先是技术技能,其次是概念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C.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最后是技术技能 D.首先是人际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概念技能
4、对于管理者来说,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按照重要程度分,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其对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的排列顺序是( )。
A.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B.首先是技术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最后是概念技能 C.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最后是技术技能 D.首先是人际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概念技能
5、对于管理者来说,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人员,其对人际技能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通常是 ( )。 A.高层为多,中层次之,基层最少 B.基层最多,中层次之,高层最少 C.中层最多,高层次之,基层最少 D.基层与中层一样,高层最多 6、人们在进行环境分析时,通常将组织的外部环境分为两类,即( )。 A.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 B. 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C.政治环境与生态环境 D. 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
7、张总是一家企业新上任的总经理,经过调查研究后,他打算采取4项重大举措来
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这4项举措分别为:一是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二是调整部门结构;三是采取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四是要加强对工作绩效的考核。这四项举措按顺序分别对应于管理的什么职能?( )
A.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B.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 C.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 D.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
8、某航空公司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时,分析了铁路部门提速给航空业带来的影响,按照波特关于行业竞争结构的理论,这一分析所考虑的竞争因素属于( )。 A.潜在竞争者 B.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C.替代品竞争者 D.有实力竞争者 9、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你认为下面哪一种说法最为贴切。 ( )
A.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具有环境洞察力 B.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拥有发言权
C.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 D. 和中层管理人员相比,总经理的行为受到的约束较少
10、公司经过几年发展之后,在战略方面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今年决定全面分析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制定一个系统的公司战略。下列是公司已识别的竞争优势或劣势,请问哪个不属于优、劣势的范畴。( ) A.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团结,凝聚力强
B.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市场大幅度提高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C.公司销售渠道的实力比主要竞争对手弱,覆盖面也比竞争对手小 D.技术的整合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1、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但经营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后来他们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居大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在家庭中渐成时尚。于是公司推出了各种款式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该公司的这一调整是对下列哪种环境要素所作的何种反应?( ) 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 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 C.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
12、通过市场调查发现, 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观念变化引起的, 这一因素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 )。
A. 经济因素 B. 技术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13、某甲原是技术部的一位工程师,一直从事专业工作,业务专精,绩效显著,上个月刚被任命为技术部部长。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调整到( )。
A.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工作,不要再做专业工作 B .以技术工作为主,以自身的榜样带动下级
C .以抓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D .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工作
14、主张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是哪位管理学者?( )
A.赫伯特.A西蒙 B.彼得.F.德鲁克 C.弗雷德.E.费德勒 D.弗里蒙特.E.卡斯特 15、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表明管理具有(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科学性 D、艺术性
16、泰罗之所以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因为泰罗( )。 A、认为人是“经济人” B、将科学的方法引入到管理领域 C、实行“合理的日工作量”制度 D、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17、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D.社会系统学说 18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19、生产效率主要取决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是( )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20、( )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A.切斯特·巴纳德 B.亨利·法约尔 C.泰罗 D.韦伯 E.梅约 21、
被后世管理学者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 )。
A.法约尔 B.韦伯 C.德鲁克 D.泰罗
22、( )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其中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一位伟大的管理教育家,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之父”
A.法约尔 B.韦伯 C.德鲁克 D.泰罗 23、 管理即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是指:( )
A.管理因环境而变的随机性 B.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管理技能的培养 C.管理者的艺术修养 D.管理的复杂性
24、 ( )提出的理论,是对同时代其他管理理论的一种补充,对后来的管理学家,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有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切斯特·巴纳德 B.亨利·法约尔 C.泰罗 D.韦伯
二、计划职能
1、某公司生产产品A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A的单位可变成本只有降到( )元/件时,公司生产销售该产品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130 C.60 D.30 2、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 )。
A.计量决策法 B.主观决策法 C.头脑风暴法 D.德尔菲法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哪一项职能?
( )
A.组织职能 B.领导职能 C.计划职能 D.控制职能 4、计划制定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 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 B.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考虑有机结合
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性远期的过早过死安排 D.以上三方面都是
5、某企业提出2015年经营管理目标:“质量上台阶,管理上水平,效益创一流,人
人争上游”。该目标存在哪方面欠缺?( )
A.目标缺乏鼓动性 B.目标表达不够清楚 C.目标无法考核 D.目标设定得太高6、在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决策是( )。
A.高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 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 C.高层主管和参谋人员所承担的任务 D.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能要从事的任务 7、隔绝群体成员间过度的相互影响,避免了组织的花费,从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一起开会,这种群体决策方法是( )。
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 C.个人决策法 D.集体决策法
8、实行目标管理,对于目标的制定工作,下级( )。 A.要参与 B.要回避 C.不要参加 D.不要传达。
9、每个决策备选方案都会遇到几种不同的可能情况,且每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难以确定出其发生的概率,这种决策方法属于( )。
A.风险型决策 B.非确定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等概率决策 10每个决策备选方案都会遇到几种不同的可能情况,且每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可以确定出其发生的概率, 这种决策方法属于( )。
A.风险型决策 B.非确定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等概率决策 11、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 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 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
12、管理学中有一原则叫“跳起来,摘桃子”,这一原则可用来描述目标的( )。 A、可接受性 B、挑战性? C、可量化 D、时间性
13、如果企业内部有较强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威胁,根据SWOT分析法,应采取( )战略更合适。 A.扭转型战略
B.增长型战略 C.防御型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14、如果企业内部有较强的优势,而外部环境也有一定的机会,根据SWOT分析法,应采取( )战略更合适。 A.扭转型战略
B.增长型战略 C.防御型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15、如果企业内部有明显的劣势,而外部环境有一定的机会,根据SWOT分析法,应采取( )战略更合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学单选题(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