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川大学远程教育考试试题:http://px.liexue.cn/school463/
50. “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 )。
A.基本技术 B.基本智力 C.基本素养 D.基本技能
51. 《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52.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法是( )。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掌握学习”教学法 C.快乐教学法 D.导学式教学法
5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一程序是采用了(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陶冶教学模式
54. 班级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55.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法是( )。 A.合作教学法 B.快乐教学法 C.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D.导学式教学法
56.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是从清政府1862年开办的( )开始的。 A.弘文馆 B.崇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57.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开始实行是在( )。
A.1840年 B.1862年 C.1912年 D.1922年
58. “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道德经》
59. 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评价对象为依据可划分为(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C.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
D.自评、他评
60.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
法,称为( )。
第 6 页 共 14 页
更多四川大学远程教育考试试题:http://px.liexue.cn/school463/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述法
61. 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实习法 C.练习法 D.实践活动法
62. ( )曾强调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63. 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方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64.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自我修养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65. ( )是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不依赖个体人存在。 A.道德 B.品德 C.思想 D.信仰
66. 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C.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7.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 )。 A.校外教育 B.课外教育 C.课外辅导 D.学科活动
二、心理学 (共69题)
1. 通过观察饿猫如何打开疑难笼获得食物的过程来研究学习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2. 强调对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是 (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完形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构造主义心理学
3. 人脑中负责躯体感觉以及初级听觉、视觉的脑区分别是 ( )
第 7 页 共 14 页
更多四川大学远程教育考试试题:http://px.liexue.cn/school463/
A.枕叶 顶叶 颞叶 B.颞叶 顶叶 枕叶 C.顶叶 颞叶 枕叶 D.枕叶 颞叶 顶叶
4.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5.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损伤将会引起( )
A.视觉障碍 B.听觉损伤 C.运动障碍 D.温度觉丧失
6. 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首先提出了人类具有( ) A.生本能 B.死本能 C.力必多 D.潜意识
7. 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 (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机能主义
8. 以下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 ( )
A.实验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9. 主张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心理学派是( ) A.认知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机能主义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10.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斯金纳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11.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音色和( ) A.情绪 B.响度 C.旋律 D.色彩
12.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具体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表象直观
13. 人在学习工作中要排除无关信息干扰,关注重要信息,说明注意具有( ) A.保持功能 B.监督功能 C.调节功能 D.选择功能
第 8 页 共 14 页
更多四川大学远程教育考试试题:http://px.liexue.cn/school463/
14. 学生背单词时闻到巧克力香味,第二天测验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的比不提供巧克力香味的回忆出来的词汇更多,说明嗅觉刺激可唤起人们的 ( ) A.想象 B.记忆 C.动机 D.兴趣
15.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6.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17. 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他马上做数学习题,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转到解题上来,说明孩子哪个方面的表现不错? (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18. 教师在上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再加上表情动作,有助于引起学生的(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9. 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好的方法是( ) A.双耳分听实验 B.警戒作业 C.双作业操作实验 D.速度实验
20. 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称为(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
21.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
A.语义编码 B.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 C.语音编码 D.都不是
22. “过目成诵”表现了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准确性 D.储备性
23.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是( )
A.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 B.语义编码 C.语音编码 D.都不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24. 背诵课文时中间的段落容易忘记,原因之一是 ( )
更多四川大学远程教育考试试题:http://px.liexue.cn/school463/
A.消退抑制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5.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 )
A.3-7个组块 B.5-9个组块 C.7-11个组块 D.9-13个组块
26.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指( )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27. 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以把记忆分为( ) A.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B.瞬时记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C.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D.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28. 最后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重现并遗忘较少,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晕轮效应
29. 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四个记忆高潮,它们分别是清晨、8-11点、18-20点和( ) A.22点 B.23点 C.24点 D.睡前一小时
30. 外出旅行时,老师叮嘱学生带上15种左右的必备物品,若学生没有用笔记下老师的话,他们大约记住物品的数量是( )
A.少于5个 B.10-12个 C.13-15个 D.5-9个
31. 儿童看着纸上画的一个圆,说它像个球,还像铁环和手镯,像方向盘、像锅盖、像硬币……,显示此儿童发散思维的(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减缩性
32. 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化石和有关资料,复现出恐龙的形象和当时生活场景,表现出思维的( ) A.概括性 B.稳定性 C.间接性 D.直接性
33. 为打开密码箱,小张逐一尝试三位数字的组合,他采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 ( ) A.手段-目的分析 B.启发法 C.逆向搜索 D.算法
第 10 页 共 14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大学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