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框架柱内力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 ................................ 131 毕业设计总结 ............................................................ 134 参考文献 ................................................................ 135 致谢 .................................................................... 136
6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1.1工程概况与布局
1.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宁波某中学新建综合楼设计 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宁波市 建筑类别: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场地类型:Ⅲ类 抗震等级:三级
设防烈度:7度,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g;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主体结构:地上五层 建筑总面积:5059 m2
层高:一层4.8m,其余层均为3.6m; 基本风压值:0.55kN/m2(50年一遇) 屋面雪荷载:0.30kN/m2(50年一遇)
1.1.2 设计依据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他们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雪雨、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设计依据规范: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011-201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1.1.3 设计思路
设计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设计考虑到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形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确定本结构的建筑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长宽比不大,对抗震有利,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因建筑物长度较大,为满足设计要求,设置了伸缩缝;同时考虑到结构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可以自由分割空间,选用框架结构;立面注意对比与呼应、节奏与韵律,体现建筑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双重特性。
1.1.4 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用地条件和建筑使用功能,首先设计建筑平面,包括建筑平面选择、平面柱网布置、平面交通组织及平面功能设计;其次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最后设计楼梯和卫生间。
1.1.5 建筑平面设计:
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本设计是学校行政办公及学生图书、阅览的双重功能综合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筑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学生阅览室和服务用房等组成。设计建筑左侧为行政办公区。右侧为学生图书阅览区。楼内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创造条件。 1) 房间使用面积、形状、大小的确定
一个房间使用面积基本包括:家具、设备所占的面积;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所占活动面积:以及行走、交通所需的面积。本设计中二至四层办公室大小为6m*5.4m,5.4m*5.4m等,每层布置一个会议室,厕所布置在建筑物的北面,并设置两个前室,每个前世置两个洗手盆。卫生洁具数量按《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男厕所每50人一具大便器,女厕所每25人设一具大便器。 2) 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
为了方便施工和维修,各房间门的洞口宽度取1000mm,1500mm等,洞口高度取2100mm,每个办公室一般设置一个门,其余较大开间的房间前后各设置一扇门。本设计为内廊式建筑,门的开启方向朝房间内侧,厕所的门宽取为1000mm。
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室内采光和通风及窗地比的要求,具体大小及位置在图纸中结合平立面图表达。 3)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2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不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其对造价和平面组合设计的影响。平面设计中对交通联系部分作一下要求:
① 通路线简洁明确,以利于联系通行方便; ② 应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③ 宽度合理,人流畅通,以利于紧急疏散安全迅速; ④ 交通面积力求节省,同时兼顾空间造型的处理等。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廊
走廊是连结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已解决建筑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走廊的宽度应符合人流通畅和防火要求,中小学教学楼中过道的宽度,双面布房且大于40m的走道的最小净宽为1.8m,考虑到柱截面尺寸,适当放大取走道宽2.1m,2.4m。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设计楼梯时,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考虑防火要求。多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且应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考虑结构楼梯平面形式的选用,主要依据其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来决定。 坡度和踏步尺寸:民用建筑舒适的坡度范围是25度到45度,踏步尺寸宜满足: b+2h=600mm~620mm
其中b为踏步宽,h为踏步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议住宅建筑适宜的踏步尺寸为 b=250mm~300mm h=150~175mm
对于大中学校,楼梯踏步最小宽度b为280mm,最大踏步h为160mm。
本设计楼梯选用板式双跑梯。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考虑了人们行走的舒适性,均取踏步宽300mm,踏步高150mm,楼梯坡度小于30%。梯段宽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有否经常通过一些设备的需要,再结合本建筑的一些布置特点,楼梯梯段宽为1700mm-1800mm。
1.1.6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采用端庄、厚重的教学建筑风格,在建筑形象设计上,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与精致但不繁杂的外立面装饰。建筑立面设计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尺度和比例。立面组成部分的尺度要正确,比例要协调;
(2) 节奏和虚实。节奏感可以通过门窗的排列组合、墙面构件的划分表现;虚实对比则通过
形体的凹凸光影效果实现;
(3) 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 (4) 细部处理。如檐口和出入口等。
3
外立面悬挂成品百叶窗,使建筑肌理具有跳动感。矩形正交实体体现建筑坚毅的品质。
1.1.7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图旨在反映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个部分空间的高度、建筑的层数、建筑空间的利用以及处理建筑剖面中结构构造关系等问题,建筑剖面设计的实质是对室内空间、交通联系空间进行竖向的组合布局,并结合平面一起考虑。
为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室内外地面应有高差,一般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取300~600mm,本综合楼取450mm。对同一楼层和地面的部分用房,如易于积水或需经常冲洗的,如厕所,这类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应比楼层其他房间的标高低20~50mm,以防水外溢,本综合楼的厕所标高比其对房间标高低30mm。
1.1.8 建筑消防设计
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宜布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疏散楼梯的多少,可按宽度指标结合疏散路线的距离及安全出口的数目确定。
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首先楼梯的布置及大小要满足发生火灾时人流紧急疏散的要求。 建筑结构自身的防火保护:在结构外表面喷涂防火材料,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强度降低速度不是太快,以达到防火要求。建筑物内部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本设计主要配置消防栓。
1.2 建筑设计图纸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