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年 级 上 期 《品 德 与 社 会》(河北版) 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绚丽多彩的世界
1、(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赤道)附近,(自南向北)流向(地中海),在(北非)广阔的(沙漠中),冲出了一条狭长的河谷,由于(河流周期性的泛滥),(河谷及入海口处)日积月沉积了(厚厚的沃土),适宜于(农业生产)。
3、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为:(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埃及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产生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产生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4、(河姆渡文化遗址)是(1973年)(浙江余姚县)农民建造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发现的,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等,最厚的地方达(1米),出土的稻谷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晚稻)。
5、(半坡遗址)在(西安市东半坡村北),发掘出房屋遗址(45座)、圈栏遗址(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烧制陶器遗址(6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此外还有(兽骨、果核和腐烂的粟)等,证明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6、早期人类在(大河流域)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走出(洞穴),开始了(村落定居生活)。
7、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城市的相继出现)、(国家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古老的国家)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8、青铜是(红铜、锡、铅)的合金,质地(比较坚硬),易于(铸造),便于(使用),适合(做武器、工具和各种器皿)。最著名的是(中国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9、古代印度人耕作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印度人还制定了相当精确的(历法),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通用于(世界)。古代印度也是(佛教的发源地)。
10、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世界上还有(印第安文明)及(西文文明之源)(古西腊和古罗马)。其中印第安文明了是以(农业文明)开始的。
11、印第安文明是独具特色的(美洲文明),在(农业)、(天文)、(数学)、(建筑)等很多领域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贡献。
26、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它集中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知识与智慧),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奥秘)。
27、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很像中国汉字中的“金”字,由此得名。金字塔现存110座,用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约2.5吨,由几十万劳工,用了20多年的时间建成。
28、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塔高(146.5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了古埃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高超成就。
29、金字塔的每块石头衔接(非常紧密),连(锋利的刀)都很难插进去。
3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长久防范和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明、清)时期对秦长城进行了(延伸和重建),使长城成为(横亘东西)的伟大工程。
31、长城是(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缮、连接)并(向东延伸)的,全长(一万多)华里,历史上称为(万里长城)。
32、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
33、修筑万里长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民间就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抵御了(外来的入侵),为世界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工程)。 34、秦时修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5、(1974年)发现的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南倚郦山),(北临渭水)。兵马俑中有(将军)、(军吏)和(士兵)陶俑,包括(步兵)、(车兵)和(骑兵)。整个阵容(排列整齐),(威武雄壮),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秦军(征服六国)、(席卷天下)、(气吞山河)的历史场景。
36、地球上的各大洲,几乎都有(人类)居住。1999年,世界人口总量已达到(60亿)。在这60亿人口中主要有(黄色)、(黑色)、(白色)和(棕色)人种等,他们(肤色)不同,(长相)也有很大的差异。
37、(黄种人)分布很广,(亚洲)为最大的(黄种人)聚居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北非)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38、黑色人(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比较厚);白色人(肤色白皙),(头发弯曲呈金黄色),(鼻梁高),(嘴唇薄);黄色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39、世界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族人民 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40、(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权运动)领导人,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4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被(恩格斯)高度评价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使(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42、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世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3、地球上分布着许多(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44、巴基斯坦是(亚)、(非)、(欧)的交界;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很发达);加拿大有世界上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45、(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城)的(西北角),被称为(“国中之国”),面积仅(0.44平方千米),全国只有(1000多)人,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和(罗马教廷所在地)。
46、世界很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都是(平等的),大家(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创造世界)。
47、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优势),作为世界公民,要学会(相互尊重),(取长补短)。
48、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多元文化并存)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已经不属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做21世纪的世界公民。
49、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及(民俗)习惯,并且(提高)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 50、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多种多样。俗话说:(“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习俗)是长期以来(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不论我们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尊重)这些习俗,学会在世界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
(共同创造)。
51、一些国家和地区独特的问候方式:日本人见面行(鞠躬礼);澳洲毛利人喜欢(碰鼻子)行礼;西欧、北美人(通过拥抱)互致问候;美国和加拿大人(握手);印度人(把手放在胸前),(轻轻地鞠一躬)。 52、西欧人酷爱(乳制品和牛羊肉);阿拉伯人喜爱(白色服装);海边的人喜欢(日光浴);因纽特人乘坐(狗拉雪橇)。
53、世界各国的人们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如各种(文艺)、(体育)、(娱乐)等活动,这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鼓作为(“语言工具”),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广泛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维也纳(音乐会),巴西(足球),西班牙(斗牛)。 54、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巴西的(狂欢节)、德国的(啤酒节)、伊斯兰民族的(古尔邦节)、日本的(樱花节)、北美的(万圣节,也叫南瓜节)、西方信仰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加拿大的(枫糖节)、美国的(感恩节)、中国的(春节)。 55、(巴西人)每逢节日,(男女老幼),穿着(艳丽的服装),戴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面具和脸谱),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潮水般地涌向街头。
56、(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当春季来临,樱花盛开,人们开始欢庆(“樱花节”),在(美丽芳香的樱花树下)载歌载舞,尽情享受樱花带给他们的欢乐。 第二单元 日益繁荣的祖国
1、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薄弱),国内使用的石油绝大部分靠从(国外进口),那时候,人们都把石油产品叫做(“洋油”),点灯用的是(“洋油”)。
2、解放前,外国人把中国称为(“贫油国”),他们断言:(中国不可能储藏具有开采价值的石油)。我国科学家(李四光)不迷信(外国人),不迷信(权威),在深入研究(我国地质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具备生成和储藏石油的条件”)的理论。建国后,石油工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油田)——(大庆油田)。
3、(1959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黑龙江省)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油田,历时(3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建成了(大庆油田)。
4、40多年来,大庆油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从(1976年)开始,大庆油田连续(29年)保持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到(2000年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6.24亿吨),占全国同期石油生产总量的(40%)以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人民依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掀开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6、(1956年7月13日上午),(深绿色载重汽车)--(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中国从此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7、红旗牌轿车是继解放牌汽车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小轿车。国产汽车有长安牌汽车、东 年)全部建成,主要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工程完工后,从宜昌到重庆的江段将形成一座长达(600多千米)、平均宽度(约1100米)、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从而在雄伟险峻的长江三峡出现烟波浩渺的(平湖景观)。
20.三峡工程在水利建设领域创造的世界之最:(永久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是世界级(数量最多)、(过船吨位)最大的(内河船闸);(垂直升船机)可将(3000吨轮船)垂直提升(113米),属于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1.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上游)航运条件将大大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每年外运货物(单向通过能力)增至(5000万吨),是现在的(5倍),使长江真正成为一
条(“黄金水道”)。
22.三峡工程的兴建,是我国(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
2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24.截止1970年4月,世界上只有(5个)国家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依次是:(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
25.中国发射的卫星虽然比苏、美晚,但首次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总和),说明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更大),卫星发射的(起点更高)。
26.我们的生活同(人造卫星)密不可分,目前利用卫星传输电视节目的的覆盖率已达到(84.5%),卫星电视教育培养毕业生(100多万)人,近(1000万)农民收看(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另外,卫星气象预报使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45.8亿元)。 27.(2003年10月15日),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28.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个伟大壮举,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29.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向地面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并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说:(“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30.(无垠的太空)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有益探索。
31.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步:将宇航员顺利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 第二步:实现宇航员出舱活动,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太空实验室。 第三步:建造更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3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她创造的(文明)是我们的(骄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33.现在,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越来越多,(“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已经启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入了很多资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可以领到(免费的教科书)了。
第三单元 密切联系的世界
1、丝绸之路始于我国的(西汉)时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全长(7000多)千米,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通道,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们吃的(核桃)、(胡萝卜)、(蚕豆)、(黄瓜)、(石榴)、(葡萄)、(大蒜)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中国的丝绸、铁制品、药材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 3.张骞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为了打开(西行)的通道,他历尽千辛万苦,曾经(两次)通西域。
4.第一次被(匈奴)扣留了(十几年)后逃回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多)人,带着(数百匹马、牛羊)和(金币、丝绸)等物品(数千万)(第二次)通西域。 5.(张骞通西域),不仅打通了(西域与汉朝)的通道,而且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
的(贸易)通道。
6.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K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到(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
7.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与(郑和)有关的古迹和地名,如(三宝地)、(三宝洞)等,因为郑和的小名叫(三宝)。
8.海上丝绸之路从(秦朝)开始,到(唐宋时期)由于(造船业的发达)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达到了(鼎盛)。许多外国商人都喜欢搭乘中国的船只,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漆器)等物品运往欧洲,欧洲商人也带来了(毛纺品、玻璃制品、象牙等)珍品。
9.(1405年~1433)年,郑和曾经(7次)下西洋。
10.古代的中国瓷器以[昌南镇(景德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直接将瓷器叫(昌南),也就是(“CHINA”),后来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11.(波斯银币)和(罗马金币)是在我国发现的(对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12.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在(西域)曾经召开了(28个)国家参加的(贸易博览会)。 13.(16世纪),(墨西哥)、(西班牙)、(荷兰)等国的(银元)输入我国,这些钱被称为(“洋钱”),可以看出当时的(贸易繁华景象)。
14.现在,世界越来越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1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之一,(中外交往)频繁,(中国文化外传),外国文化也(传播进来),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就是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16.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师徒4人到(西天取经),(唐僧)就是(玄奘)的原型。 17.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他在研究(佛教)中发现,(佛经译文)相互抵触,于是萌发了到(佛教发源地)取(真经)的念头。 18.(627年),玄奘从(长安西行),一年后到达(天竺)。他游历了很多国家,遍访(佛教圣地),并进入(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传播中国文化,求取真经。 19.玄奘回国后,经他(口授),弟子们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20.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还有大批的(留学生)和(学问僧),来中国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他们归国后,积极传播(唐朝的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21.唐朝时,日本僧人仰慕(高僧鉴真)的学问,邀请他到日本(传播佛法)。鉴真在(十多年)的时间里,(5次东渡)都告失败,(双目失明)后,(第6次东渡)到了(日本)。 22.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广泛传播(佛教文化),还把唐朝的(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等带到日本。他亲自参与修建的(唐招提寺),至今仍是日本的(著名建筑),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
23.唐朝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都城(长安)成为(东西文化)的聚会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4.唐朝初年,(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扬州)等地采用(天竺的工艺)熬出来的(砂糖)很有味道。(马球)也从(波斯)传入中国,深受(唐朝皇帝)的喜爱,
6.南极大陆有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那里飘扬着(五星红旗),来自(中国)的科考队员在(天然)的实验室里,进行各种(科学探索),不断地揭开南极的(自然之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六年级上 思品复习资料 河北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