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4、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的原因、作用:一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是保障人民的权益。 开放红头文件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政府的权威

含义: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我国政府的权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

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们自觉的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政府如何树立权威?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框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利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利,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的事务,并由权利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讨论

决定本行政区的重大问题并由它监督实施。

(6)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及其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7)人大代表的职责: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8)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框题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2)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政体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利机关;由国家权利机关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7)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8)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注意: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问题包括上面的(5)(6)(7)(8)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框题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是历史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6)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7)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框题二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成就:两个\回答了\。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据: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后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6)执政理念: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框题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7)以上六点回答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8)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注意: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要回答出优越性,还要说出其他两点,共5点(课本71页倒数第二段与73页一段)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依据、地位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含义、意义、地位)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原因、地位)

(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注意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要回答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有历史现实决定的,另一个他的优越性,

框题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

(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有信哪种、信哪派、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抵制境外势力利用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探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框题一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

(2)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

(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各自的内涵。P89

(5)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6)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 (7)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7)国际组织的不同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

(8)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9)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10)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各项原则。

(11)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12)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

框题二: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的含义及内容。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 的关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4)国家合作与摩擦的原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5)如何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6)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8)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

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594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