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案例分析:
在1999年11月,公司与G省劳动厅签订了以BOT方式建设社保信息系
统的合作意向协议,之后双方开始组织人员共同展开调研工作,半年后完成了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顺利通过了由国内知名专家和劳动部信息中心领导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为了表达合作诚意,在未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公司召集了70余名技术人员开始了系统的设计开发。
由于未签订正式合同,此时的投入根本没有回报保障,公司已经开始承担
风险。由于劳动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经费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因此甲方借此项目不断扩充系统建设范围,提高硬件设施水平,要求公司扩大投资额度;公司需要得到参保人员数量,以估算预期回报,但这些数据只可能从甲方获取,由于社保行业的统计系统多为人工操作,因而数据经常处于混乱状态,所以预期回报的估算十分困难。公司一方面承受着投资规模失控的风险,另一方面,预期回报却很模糊,如果再综合考虑回收期内的利率因素,项目最终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同时,由于劳动部门属于非盈利部门,他们无法也不愿对投资回报进行担保。由于上述几方面原因,合作双方一直对项目建设中风险控制和分担进行谈判和磋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乙方的投入暂停。
由于该项目属于“一把手工程”,而此时甲方的一把手已经临近退休年龄,
特许经营政策由于人为因素无法得到保证,致使双方在合同条款的商讨中格外小心,时间也因此拖长。另一方面,劳动部开始在沿海地区推行其指定的信息化系统“核心平台”,虽然不是强制使用,但是却实行不使用就不给拨款的政策,使G省社保项目的合作双方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产生怀疑。恰在此时,国家七部委向全国发出了集成电路卡的管理规定,禁止通过溢价发卡的方式回收系统建设费,社保项目的主要投资回收点是通过发卡的形式向参保人员收取费用,七部委的规定彻底否定了该项目的回收可能性,因此该项目最终停止。
1、什么是BOT项目
2、BOT项目具有哪些风险,并根据案例进行适当地分析。 3、这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可以得到怎样的风险控制启发?
16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项目风险管理及PMP考试部分习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