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俄而: 拟: 堪: 逝:
21.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未若柳絮因风起。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3.从上面选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3分)
成语: 释义: 2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B. “撒盐”与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形态相似,但有物象无意蕴;“柳絮”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有意蕴。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用表委婉语气的疑问句告诉他的弟子,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D.第②章《论语》孔子自述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后达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指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
6
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
(二)古诗歌阅读。(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2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7.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在生活中,我们收获过甜蜜的成功,尝试过喜悦的登顶,产生过泪如泉涌的感动;当然,我们也会遭受苦涩的挫败,忍受锥心的疼痛,经历让人煎熬的牵挂……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让我们的人生道路风光无限,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请以“ 也是一种收获”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二)“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要求:1、请注意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7
海豚教育2014—2015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姓名: 学校: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 2.( ) 3.( ) 4.( ) 5.( ) 6.( )(每题2分) 7.(共10分)⑴ , ,仁在其中矣。 ⑵ , 。 ⑶ , 。 ⑷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⑸ , 。 8.(共4分)⑴一是对 ;三是对 ⑵《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 9.(共4分)活动一 ——探究发现: 活动二——温馨提示: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10.(2分)( ) (2分)答:修辞方法 。表达感情 11. (2分)答: 12.
8
13.(2分)答: 14.(2分)答: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15.(2分)答: 16.(2分)答:作用是 17.(3分)答: 18.(3分)我选 赏析: 19.(2分)本文主要的写法是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20.(2分)俄而: 拟: 堪: 逝: 21.(3分)答: 22.(4分)⑴ ⑵ 23.(3分)成语: 释义: 24.(2分)( ) 25.(2分)答: 26.(2分)答: 参考答案
四、作文(30分)
9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题卡、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