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资源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
(四)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一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尚未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规模化、集团化、工业化开发,普遍处在天麻原料初级加工阶段,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加工,加工方式粗放、落后。市场销售渠道短而窄,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多数以农户分散销售与大户收购并存,导致天麻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缺乏市场影响力。云南自古有“南三七,北天麻”的说法。与天麻齐名的文山三七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产品多达160多个,形成了独特的国际文山三七文化。而彝良天麻宣传造势力度不够,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未形成独特的天麻文化,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影响力弱。
三、彝良发展天麻产业的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和优质种质资源优势。距彝良县城32公里的小草坝原始森林,是昭通市最大的原始森林,也是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昆明静止峰停留处,四川盆地的暖流与云贵高原寒流交汇于此,地形地貌为卡斯特
- 6 -
岩地形地貌,土壤心以石灰岩成土母质上发育的黄壤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多雨多雾,气候温凉潮湿,全年降雨量在1000-1250毫米之间,平均年日照不足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年相对湿度为85%,造就了以小草坝天麻主产区为中心的优质天麻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同时,彝良拥有世界品质的野生天麻种质资源,是开展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优质种麻。
(二)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独特的林下栽培。彝良天麻栽培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1966年,周铉教授受省药材公司的委托,对天麻的生长规律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经过反复实验,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于70年代末获得成功,并相继得到推广,效果十分明显,为天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彝良县把天麻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林麻间种,仿野生环境栽培,栽培出来的天麻形好质优,创造了彝良独特的天麻人工种植模式,探索出了发展种植天麻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全县绝大多数麻农已掌握了仿野生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彝良天麻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天麻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7 -
(三)优良的内在品质和特效的药理作用。1994年,昭通药检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中医学院对彝良天麻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彝良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1.13%,与省外产区比较(是陕西汉中0.52%的2.1倍,湖北恩施0.27%的4倍),且含有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和6种宏量元素。尤其是被称为与生命攸关的锌、锰、铜3种微量元素,彝良天麻每克的含量就分别高达28.96微克、37.17微克、10.54微克,而对人体有害的砷、汞、铅、镉4种元素,每克含量最高仅分别为0.381微克、0.221微克、0.451微克、0.303微克,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其特殊的药理和保健作用,可以与冬虫夏草、三七、人参相媲美,特别是含有对脑神经、肝脏有补益作用,而人体又不能合成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高达0.92%、0.91%和0.30%。其作用被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
(四)悠远的品牌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彝良天麻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从国际看,18世纪进入石门坎传教的英国传教士回国后绘制的英国地图上,准确把中国的“小草
- 8 -
坝”三个字标识在北纬27度和东经104度之间,其含义是指小草坝天麻。从国内看,天麻初唐时期被作为“贡品”,清朝时期作为皇家“御膳”,足见其珍贵。1950年云南省农产品展销上,彝良小草坝天麻第一次获奖,1973年的中国广州商品交易会上,“中国小草坝天麻”蜚声海内外;19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和1995年北京“食品专家鉴定会”上两次获金奖;一年一度的中国昆明商品交易会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品供不应求。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天麻产业,省、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自2002年5月起,省委、省政府把生物资源开发纳入重中之重来抓,提出了像打造云烟产业一样打造“云药”产业;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央把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云南实施“两强一堡”战略;8月4日省政府昭通专题会议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把昭通打造成为以天麻为主的现代化中药基地,所有这些都为彝良县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发展壮大天麻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四、彝良发展天麻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 9 -
(一)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原则。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小草坝天麻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龙头企业为载体,小草坝天麻产业园区为平台,产业政策为保障,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着力把彝良天麻产业培育成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现代中药产业。
目标任务。组建一个集生产、加工、研发、交易、物流、展示、推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物特色园区,形成以天麻为主的生物产业发展链,力争到2015年,全县天麻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达到50亿元以上。
1.种植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天麻种植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全县天麻种植面积总量控制在6万亩以内,实现80%以上的天麻种植通过国家GAP认证,重点培植5000亩以上的天麻种植基地3个。
2.加工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天麻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形成以天麻为主要原料的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彝良县发展壮大天麻产业的思考与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