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级反渗透FM261 FM262 PP2601 去净水储存罐 透过液
高压泵 减震器 SP2601 去第一级反渗 透的进水端 VS2601 压力调节阀
两级DTRO系统流程示意图
(FM161,162,163为第一级反渗透,FM261,262为第二级反渗透)
5.3.3清水脱气及pH值调节
由于渗沥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气体,而反渗透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就可能导致反渗透膜产水pH值会稍低于排放要求,经脱气塔脱除透过液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后,pH值能显著上升,若经脱气塔后的清水pH值仍低于排放要求,此时系统将自动加少量碱回调pH值至排放要求。由于出水经脱气塔脱气处理,只需加微量的碱液即能达到排放要求。
B00411 碱罐 1m3 计量泵 PD00411 回流混合 B09711 清水储罐 10m3 达标排放/回用
离心泵 PK09711
图4、出水加碱pH调节示意图
出水pH回调在清水罐B09711中进行,清水排放管中安装有pH值传感器,PLC判断出水pH值并自动调节计量泵PD00211的频率以调整加碱量,最终使排水pH
值达到排放要求。 5.3.4控制系统
系统中心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PIV2.0MHz, 512M 内存, 80G 硬盘,16MB缓存,网卡,软驱,可刻录光驱,17’’显示器,彩色打印机。计算机系统软件为Windows 2000和Excel 2000;上位机控制软件为为WinCC。
系统中心控制室电脑和设备现场触摸屏均可实现对处理过程的控制。一套故障并不影响另外一套正常运行。 5.3.5设备的冲洗和清洗:
膜组的清洗包括冲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反渗透系统有清洗剂A、清洗剂C、阻垢剂和清洗缓冲罐。操作人员需要定期给储罐添加清洗剂和阻垢剂,设定清洗产生,需要清洗的时候系统自动执行。 系统冲洗:
膜组的冲洗在每次系统关闭时进行,在正常开机运行状态下需要停机时,一般都采取先冲洗后再停机模式。系统故障时自动停机,也执行冲洗程序。冲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膜片表面沉积。冲洗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渗滤液冲洗,一种是净水冲洗,两种冲洗的时间都可以在操作界面上设定,一般为2-5分钟。 化学清洗:
为保持膜片的性能,膜组应该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剂分酸性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两种,碱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有机物的污染,酸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无机物污染。
在清洗时,清洗剂溶液在膜组系统内循环,以除去沉积在膜片上的污染物质,清洗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但可以随时终止。清洗完毕后的液体排出系统到调节池。
膜组的化学清洗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可在计算机界面上设定清洗参数。
清洗剂一般稀释到5-10%后使用。 清洗周期
清洗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进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当在相同进水条件下,膜系统透过液流量减少10%~15%或膜组件进出口压差超过允许的设定值时需进行清洗,正常情况下清洗周期如下: 一级DT系统的化学清洗周期:
碱洗: 7天,pH=10~11,温度35℃ 酸洗: 14天,pH=2.5~3.5,温度35℃ 5.4 反渗透系统设计参数一览表
本溪市千金岭渗沥液处理系统 项目 设备型号 单位 系统 ROAW 9155 DTE135-35 膜柱型号 设计开机率 进水流量 进水量 浓缩液量 透过液量 运行回收率part % l/h m3/d m3/d m3/d % 90 14583 350 70 280 80 DTE 90 16042 311.1 70 311.1 81.5 DTE 90 12963 280 31.1 280 90.0 一级DTRO 9155 DTE 135 二级DTRO 9155 DTE 35 (15ms/cm) 设计通量 LMH 9.7 40.0 单支膜柱面积 需要膜柱数量 m2 part 170 9.405 90.05取135支 9.405 19.7取35支 膜柱排列 高压泵台数 在线泵台数 总膜面积 正常操作压力 设计最大操作压力 装机功率 part part part m2 bar bar KW 4 4 1598.85 16-30-30-30-29 2 4 1269.68 50 75 24-11 2 0 329.2 35 60 180 5.5去除效果预测
膜法处理渗沥液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主要取决于膜的截留率,膜的截留率主要与以下几个因因素有关:
1. 所选用膜本身的截留率; 2. 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分子量分布;
3. 运行参数:进水水温、操作压力、回收率等;
在渗沥液主要污染物的指标中,由于氨氮存在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其分子量也较小,所以膜对氨氮的去除率较其余几个指标相对较低,同时水中游离氨和离子氮组成比与渗沥液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氨盐的比例较高。为此系统设计上采用如下几个措施确保在进水条件最苛刻时出水也能达标:
1、采用高截留率反渗透膜
DTRO采用的反渗透膜对Nacl的截留率在98.7或99.7%(进水30000 mg/L
Nacl,30%回收率,根据进水水质要求选择对应的DTRO膜柱型号),对小分子有机物的截留率也较普通低压反渗透膜高得多。 2、进水加酸调节pH
反渗透膜对游离态的氨的截留率低,故垃圾渗沥液在进入DTRO之前将渗沥液将pH值调至6.1~6.5,一方面防止无机盐的结垢,另一方面使得渗沥液中游离态的氨与加入的硫酸形成二价氨盐,而DTRO对类似多价离子的截留率是很高的(可以参照各膜公司资料)。这就提高了对最难去除的氨氮的去除率。 3、进水温度的影响
反渗透膜基于25°C测试其标准截留率,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温度对膜截留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膜公司提供的温度对截留率的修正系统以及实践工程经验,温度每升高10°C,去除率只会下降0.5%~1.0%,反之会提高0.5%~1.0%。
综上几个因素,DTRO对CODcr、BOD5、氨氮等各污染的去除率能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在实践工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各工艺段去除效果
工艺段 一级DTRO出水 二级DTRO出水 CODcr ≤15000 600 >96% ≤600 36.0 >94% ≤100 BOD5 NH3-N TN (mg/L) ≤1800 180 >90% ≤180 27 >85% ≤40 SS (mg/L) ≤800 8 >99% ≤8 — >99% ≤30 项目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mg/L) (mg/L) (mg/L) ≤8000 320 >96% ≤320 19.2 >94% ≤30 ≤1500 150 >90% ≤150 15 >85% ≤25 pH值 6.0-8.0 6.0-8.0 6.0-8.0 6.0-8.0 6.0-8.0 6.0-8.0 6.0-8.0 排放标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50吨二级DTRO技术方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