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2012年要实现240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同时,五年内要从主业向“多经”分流1.6万人。 “成都局主业大概有10多万人,可以说他们吃的三顿饭里有一顿是我们的。”上述人士说,“如果2012年的收入和利润目标实现了的话,可能主业吃的两顿饭里就有一顿是从我们这边来的。”
由于存在创收的内在动力,20多年来,铁路多元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最高时几乎接近运输主业收入。根据铁道部统计数据,2007年,全路多元经营资产总额为892亿元,营业收入1300亿元,实现利润30亿元。同年,铁道部运输业总收入为3308亿元,多元经营企业收入约占40%。
根据铁道部提出的“十一五”铁路多元经营工作的目标,多元经营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或高于中国GDP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1500亿元左右。
但另一方面,躺在主业上生存的铁路“多经”企业,实际上不具备市场竞争实力。如果铁路服务业放开竞争,这些企业很快难免遭到市场淘汰。
业内人士指出,“多经”利润大多用于补贴主业,并未形成积累;加之企业多而散,多处于小作坊的经营状态,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也由于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萎靡不振。另外,“多经”企业安置了大量年龄较大的主业分流人员。
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总结“十五”期间铁路多元经营工作时指出,2005年,铁路多元经营有1236家亏损企业,占“多经”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亏损总额达10.1亿元。
一位铁路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许多多元经营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不足,但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硬性经营指标,可谓不择手段;除挤压主业运输成本,还制造虚假贸易、虚增销售收入,或将代理服务项目转化为贸易。殊不知此举造成多报税收(5%的服务业税率提高至17%的增值税率)。一些地方税务官员称铁路多元经营要额外交纳“牛皮税”。
除补贴主业,长期以来,多元经营还充当铁路系统劳动力的“蓄水池”,承担接收主业分流人员的任务。2007年,多元经营企业职工总数为27.2万人,而“十一五”铁路多元经营工作的目标指出,多元经营扩大就业能力要明显增强,2010年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左右。
在“人到‘多经’去,钱从‘多经’来”的双重压力下,多元经营殊难健康发展。“全路多元经营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创岗和创效的关系’。”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报告中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铁路揭开黑幕一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