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2.1 AT24C02模块
2.1.1 器件及原理介绍
AT24C02串行E2PROM具有I2C总线接口功能,功耗低,宽电源电压(根据不同型号2.5~6.0V),工作电流约为3mA,静态电流随电源电压不同为30μA~110μA。
图表 2
I2C通信原理:I2C总线进行数据传送时,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如图A。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示起始信号;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变化表示终止信号,如图4。
图表 3
3
图表 4
2.1.2 电路实现
A0 、A1 、A2作为地址线,因在此只有一个器件,故全都接GND。SDA作串行数据读写端接P1.2口,SCL作为时钟信号接P1.1口。
图表 5 AT24C02硬件结构
2.2 红外通信模块
2.2.1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 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我们使用的超薄型红外线遥控器使用的就是6121 编码。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其波形如图7 所示。
4
图表 6
上述“0”和“1”组成的32 位二进制码经38kHz 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UPD6121G 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 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 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如我们可以同时使用电视机、机顶盒、功放等遥控器,但它们不会产生误触发。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 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 最多额128 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 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 之间,
图表 7 发射波形图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 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 位地址码(9ms~18ms),高8 位地址码(9ms~18ms),8 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 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 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 代码格式(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
1) 位定义
5
图表 8
2) 单发代码格式
图表 9
3) 连发代码格式
图表 10
2.2.2 电路实现
一体化的红外接收装置将遥控信号的接收、放大、检波、整形集于一身,并且输出可以让单片机识别的TTL 信号,这样大大简化了接收电路的复杂程度和电路的设计工作,方便使用。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红外一体化接收头HS0038,外观图如图所示。
图表 11
HS0038 黑色环氧树脂封装,不受日光、荧光灯等光源干扰,内附磁屏蔽,功耗低,灵敏度高。在用小功率发射管发射信号情况下,其接收距离可达35m。
6
它能与TTL、COMS 电路兼容。HS0038 为直立侧面收光型。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 kHz,周期约26 μs,同时能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三个管脚分别是地、+5 V 电源、解调信号输出端。利用外部中0断进行数据的接收。
图表 12 HS0038硬件结构
2.3 矩阵键盘模块
将12个按键分为4排3列排列好,如图:矩阵键盘硬件结构。当有一个键按下时,通过某一边引脚赋低电平,扫描全部引脚看是否与最初的赋值一样,不一样则根据相应的算法(通过改变后的值与初始值相或,根据结果赋值)确定是哪个键按下。
图表 13 矩阵键盘硬件结构
2.4 显示模块
2.4.1 LCD12864介绍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课程设计 - 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