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本题结合一些物理、化学常识,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1)根据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材料证明了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物质。(2)由题意可推知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3)采用图解方式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①该实验是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由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在融合前,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观察融合后的细胞,开始红、绿色各占一半,40 min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细胞膜表面,可推知一定是蛋白质分子运动的结果。②0℃时,蛋白质分子的活性很低或基本不动,即温度能够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活性。 答案:(1)脂质分子
(2)磷脂双分子层(或两层磷脂分子) (3)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②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12.(15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 (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
【解析】(1)漏斗内液面上升是由细胞吸水引起的,水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a侧液体的浓度小于b侧;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率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
(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看作一层半透膜,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图丙的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
(3)对于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
答案:(1)小于 下降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13.(15分)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所观察的植物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则B步骤主要观察细胞中紫色
的大小以及 的位置。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 。
(4)某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
(5)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
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
。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该实验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2)B步骤低倍镜下观察,目的主要是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臵。
(3)步骤C是一种典型的引流法操作。
(4)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说明植物细胞可能已死亡,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5)从蔗糖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角度拟定实验课题,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或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或吸水,或证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等) (2)(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4)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5)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其他的合理也可)
【知识总结】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的区别
(1)原生质层:植物细胞中的特有名词,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存在浓度差,细胞液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
用。
(2)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工程中去掉细胞壁后剩余的植物细胞结构称为原生质体,实际上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 1.4.1-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